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36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地下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包括地面土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顶部固定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有横向移动机构,第二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设有壳体,壳体的内部竖直设有旋转柱,旋转柱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壳体的顶部和底板转动连接,且旋转柱的下端贯穿至壳体的下方并固定设有旋转板,壳体的内部设有带动旋转柱转动的驱动机构,旋转板的下表面设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上设置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单个传感器即可实现对管段之间相对位置变,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地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陆续开展,但是由于地下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且处理这些地质条件时技术并不成熟,导致在工程施工中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沉降错台的后果最为严重。其中专利号为CN208059861U,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属于市政地下工程
,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地下管廊的伸缩缝处,包括用于采集相邻的两个地下管廊同一水平面上相对位移变化信号的位移传感器组件和用于采集相邻的两个地下管廊的高低位置变化信号的倾角传感器组件,靠近伸缩缝的其中一个地下管廊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处理采集数据的信息处理器,位移传感器组件和倾角传感器组件分别通过线路与信息处理器相连,信息处理器通过有线或无线与用于监控地下管廊的终端设备相连。在该方案中,采用了较多的倾角传感器组件、纵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和横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增加了监控系统的布置成本,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包括地面土层(1)和混凝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固定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内部设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内部设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下方固定设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内部竖直设有旋转柱(6),所述旋转柱(6)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壳体(5)的顶部和底板转动连接,且旋转柱(6)的下端贯穿至壳体(5)的下方并固定设有旋转板(7),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有带动所述旋转柱(6)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包括地面土层(1)和混凝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部固定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内部设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内部设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下方固定设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内部竖直设有旋转柱(6),所述旋转柱(6)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壳体(5)的顶部和底板转动连接,且旋转柱(6)的下端贯穿至壳体(5)的下方并固定设有旋转板(7),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有带动所述旋转柱(6)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板(7)的下表面设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上设置有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差异沉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9)、丝杆(10)和移动块(11),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下表面横向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电机(9)固定设置于条形槽的左侧壁上,所述丝杆(10)横向位于条形槽的内部,所述丝杆(10)的右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丝杆(10)的左端与条形槽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1)滑动设置于条形槽的侧壁,且移动块(11)的侧壁通过螺纹孔与丝杆(10)的杆壁螺纹连接,所述壳体(5)固定设置于移动块(11)的下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机构设置相同。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侯利军车建国刘后虎曹敬凯顾奇峰吕玉飞韩雨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