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6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包括设置于桩体内部的载荷箱和设置于桩体外部的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通过加压管与载荷箱连通,所述加压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移测杆和位移测量设备,所述位移测杆的下部伸入所述桩体内并与荷载箱连接,所述位移测量设备安装于位移测杆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测量设备均通过串口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采用本装置进行自平衡法测试,没有“堆载”,也不要笨重的反力架,检测过程更加方便、安全、环保,并且检测桩完全按工程桩制作,不需到达地面,不需制作桩头,与常规方法相比,缩短了检测桩长度,且检测后经压浆处理的检测桩仍作工程桩使用,且不需要施工锚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载荷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桩的静载荷试验(如堆载法,锚桩法)是检测桩承载力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两种方法都是采用油压千斤顶在桩顶施加荷载,而千斤顶的反力,前者通过反力架上的堆重与之平衡,后者通过反力架将反力传给锚桩,与锚桩的抗拔力平衡。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者必须解决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荷载来源、堆放及运输问题,后者必须设置多根锚桩及反力大梁,不仅所需费用昂贵,时间较长,而且易受吨位和场地条件的限制,以致许多大吨位桩和特殊场地的桩(如山地、桥桩)的承载力往往得不到准确数据,基桩的潜力不能合理发挥,这是桩基础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解决以上难题,美国学者Osterberg于80年代首先提出了自平衡法测试法,并于80年代中期开展了桩承载力试验方法的研究,首先在桥梁钢桩中成功应用,后来逐渐推广至各种桩型。自平衡法利用桩土体系自身提供反力以确定单桩承载力和桩周土层的测摩阻力、桩端阻力,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实际工作状态的试验方法。其原理参照图2所示,是在桩身埋置载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桩体(1)内部的载荷箱(2)和设置于桩体(1)外部的加载装置(3),所述加载装置(3)通过加压管(4)与载荷箱(2)连通,所述加压管(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还包括位移测杆(6)和位移测量设备(7),所述位移测杆(6)的下部伸入所述桩体(1)内并与载荷箱(2)连接,所述位移测量设备(7)安装于位移测杆(6)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位移测量设备(7)均与数据采集设备(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桩体(1)内部的载荷箱(2)和设置于桩体(1)外部的加载装置(3),所述加载装置(3)通过加压管(4)与载荷箱(2)连通,所述加压管(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还包括位移测杆(6)和位移测量设备(7),所述位移测杆(6)的下部伸入所述桩体(1)内并与载荷箱(2)连接,所述位移测量设备(7)安装于位移测杆(6)的顶部;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位移测量设备(7)均与数据采集设备(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4)的外部套设有加压保护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杆(6)的外部套设有移杆保护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体静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杆(6)包括上位移测杆(61)和下位移测杆(62),所述上位移测杆(61)伸入所述桩体(1)内与载荷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栖梁兵谢磊李军刘家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