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受限于工程布置,某些新建泵站工程只能采用侧向进水泵站。然而侧向进水泵站弯道边坡处易形成一系列回流,并产生水流低速区,从而导致水泵进水条件变差。侧向进水泵站弯道处水流的流速分布通常由边坡处涡流区、低速区范围决定。一般出弯后水流流速分布恢复正常的调整段距离很长。因此,在侧向进水弯道处加设扇形流态改善措施,有利于减少边坡处涡流和低速区范围,从而能够在较短的过渡段内,使过弯水流流速恢复到正常分布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针对侧向进水泵站弯道边坡处出现的低速区、回流区,提出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扇形整流装置,扇形整流装置设置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处;所述扇形整流装置包括5片导流栅以及格栅,5片导流栅分别为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扇形整流装置,扇形整流装置设置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处;/n所述扇形整流装置包括5片导流栅以及格栅(6),5片导流栅分别为第一导流栅(1)、第二导流栅(2)、第三导流栅(3)、第四导流栅(4)、第五导流栅(5);/n设定泵站侧向进水流道的深度为h,泵站中的水泵叶轮直径为D;/n所述第一导流栅(1)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的边坡距离为1.4D,第一导流栅(1)、第二导流栅(2)间距为1.6D,第二导流栅(2)、第三导流栅(3)间距为1.8D,第三导流栅(3)、第四导流栅(4)间距为2.0D,第四导流栅(4)、第五导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30°扇形改善泵站弯道边坡流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扇形整流装置,扇形整流装置设置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处;
所述扇形整流装置包括5片导流栅以及格栅(6),5片导流栅分别为第一导流栅(1)、第二导流栅(2)、第三导流栅(3)、第四导流栅(4)、第五导流栅(5);
设定泵站侧向进水流道的深度为h,泵站中的水泵叶轮直径为D;
所述第一导流栅(1)与泵站侧向进水流道弯道的边坡距离为1.4D,第一导流栅(1)、第二导流栅(2)间距为1.6D,第二导流栅(2)、第三导流栅(3)间距为1.8D,第三导流栅(3)、第四导流栅(4)间距为2.0D,第四导流栅(4)、第五导流栅(5)间距为2.2D;第一导流栅(1)、第二导流栅(2)、第三导流栅(3)、第四导流栅(4)、第五导流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立,张锐,周春峰,施伟,赵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