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和辊底式热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5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和辊底式热处理设备,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接触式驱动辊棒包括承载辊棒结构和至少一个传动轴,承载辊棒结构的至少一端开设有膨胀导向槽,传动轴间隙装配在膨胀导向槽中,且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卡持在膨胀导向槽中,以使传动轴与承载辊棒结构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将原有的一体式辊棒用分体式的承载辊棒结构和传动轴替代,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能够使得辊棒整体的热传导效率大大降低,避免了热量从传动轴处散逸,从而降低了炉内热量损失,避免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和辊底式热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和辊底式热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辊棒主要应用于辊底式热处理设备上,是承载及输送处理品的关键部件;辊棒的结构及质量直接影响热处理产品的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转使用率。现有技术中,辊棒结构大部分都采用一体式结构,即通过一整个辊棒进行输送工件,由于辊棒直接与工件接触,一体式结构会导致热传导效率非常高,这样会使炉内热量损失大,造成能源的浪费。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降低炉内热量损失,避免能源浪费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其能够降低炉内热量损失,避免能源浪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底式热处理设备,其能够降低热量损失,避免能源浪费。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包括承载辊棒结构和至少一个传动轴,所述承载辊棒结构的至少一端开设有膨胀导向槽,所述传动轴间隙装配在所述膨胀导向槽中,且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辊棒结构和至少一个传动轴,所述承载辊棒结构的至少一端开设有膨胀导向槽,所述传动轴间隙装配在所述膨胀导向槽中,且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卡持在所述膨胀导向槽中,以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承载辊棒结构之间保持相对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辊棒结构和至少一个传动轴,所述承载辊棒结构的至少一端开设有膨胀导向槽,所述传动轴间隙装配在所述膨胀导向槽中,且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卡持在所述膨胀导向槽中,以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承载辊棒结构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辊棒结构包括辊棒本体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辊棒本体端部的辊棒轴套,每个所述辊棒轴套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膨胀导向槽,另一端开设有固定传动槽,所述辊棒本体的端部紧配在所述固定传动槽中,以使所述辊棒本体和所述辊棒轴套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传动槽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配段和止挡段,所述止挡段的内径小于所述装配段的内径,以使所述止挡段与所述装配段的连接处形成止挡环面,所述辊棒本体紧配在所述装配段中,并抵持在所述止挡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段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至所述辊棒轴套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驱动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弹性销轴,所述弹性销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膨胀导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飞束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