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5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包括升降箱、伸入箱、气缸、拉绳和料箱,升降箱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伸入孔,升降箱的另一侧壁上,且与伸入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焊接有伸入箱,升降箱上,且位于伸入孔的外侧固定有气缸,升降箱的顶壁内侧绑固有拉绳,且拉绳的底端绑固有料箱,该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通过在升降箱上设置有气缸,并在气缸的顶端和升降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绕线轮,气缸顶着拉绳横向移动,进行折叠,从而带动料箱升起,利用气缸代替电机驱动,升降循环速度快,周期短,节省时间,通过在正面开口的升降箱内设置有料箱,料箱的上升时,可在不同的高度进行下料,停止即可下料,落点随意,且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
技术介绍
茶叶加工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按加工过程不同,可分为初制(初加工)、精制(精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加工工艺不同便形成不同的茶类,各茶类茶叶品质的形成取决于加工工序的协调配合;优质的鲜叶原料只有在优良的加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各种茶叶,加工时通常需要用到提升机将输送茶叶,便于转运。目前使用的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在运输时,仅能够运送到设定的高度,不便于在中途下料,导致下料点固定,且利用电机驱动升降,升降循环较慢,周期长,浪费时间,影响输送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用于茶叶初加工和精制拼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包括升降箱、伸入箱、气缸、拉绳和料箱,所述升降箱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伸入孔,便于气缸伸入,所述升降箱的另一侧壁上,且与所述伸入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焊接有所述伸入箱,便于隐藏起伸出的气缸,提高安全性,所述升降箱上,且位于所述伸入孔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气缸,用于顶着拉绳折叠,所述升降箱的顶壁内侧绑固有所述拉绳,且所述拉绳的底端绑固有所述料箱,用于提升茶叶,所述气缸的伸出端从所述伸入孔内伸入,至所述升降箱的内部,且其顶端固定有第一绕线轮,所述升降箱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伸入箱的上下方均固定有第二绕线轮,所述升降箱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下方固定有导线管。优选的,所述升降箱的底部固定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板。优选的,所述升降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料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所述滑杆伸入到所述滑槽内。优选的,所述料箱的正面设置有可打开和闭合的侧门板。优选的,所述拉绳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导线管,且所述第一绕线轮与所述第二绕线轮位于同一垂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升降箱上设置有气缸,并在气缸的顶端和升降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绕线轮,气缸顶着拉绳横向移动,进行折叠,从而带动料箱升起,利用气缸代替电机驱动,升降循环速度快,周期短,节省时间,通过在正面开口的升降箱内设置有料箱,料箱的上升时,可在不同的高度进行下料,停止即可下料,落点随意,且便于控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升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升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料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箱;2、伸入孔;3、伸入箱;4、气缸;5、第一绕线轮;6、第二绕线轮;7、导线管;8、拉绳;9、料箱;10、弹簧;11、撑板;12、滑槽;13、滑杆;14、侧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包括升降箱1、伸入箱3、气缸4、拉绳8和料箱9,升降箱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伸入孔2,升降箱1的另一侧壁上,且与伸入孔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焊接有伸入箱3,用于隐藏伸出的气缸4,提高安全性,升降箱1上,且位于伸入孔2的外侧固定有气缸4,用于顶着拉绳折叠,升降箱1的顶壁内侧绑固有拉绳8,且拉绳8的底端绑固有料箱9,用于拉动茶叶上升,气缸4的伸出端从伸入孔2内伸入,至升降箱1的内部,且其顶端固定有第一绕线轮5,便于固定拉绳8,同时防止发生偏移,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伸入箱3的上下方均固定有第二绕线轮6,用于对拉绳8进行导向,同时减小摩擦力,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绕线轮5的下方固定有导线管7,用于对拉绳8进行限位,避免晃动。本实施例中,升降箱1的底部固定有弹簧10,且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板11,用于缓冲减震。本实施例中,升降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2,料箱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3,且滑杆13伸入到滑槽12内,便于滑动和固定。本实施例中,料箱9的正面设置有可打开和闭合的侧门板14,便于下料。本实施例中,拉绳8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绕线轮5和导线管7,且第一绕线轮5与第二绕线轮6位于同一垂面上,可确保拉绳8能够贴在绕线轮上。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使用时,将气缸4缩回,让料箱9落入到升降箱1的底部,利用弹簧10进行缓冲减震,提高落下时的稳定性,然后将茶叶从料箱9的上口装入到料箱9内,然后开启气缸4,让其伸长,伸长的过程中,第一绕线轮5带着拉绳8靠近两个第二绕线轮6,当气缸4伸入到伸入箱3内时,拉绳8贴在两个第二绕线轮6上,并在其线槽内滑动,带着绕线轮一起转动,减小摩擦力,导线管7可避免拉绳8晃动,提高稳定性,在升降的途中,只需关闭气缸4,让其停止工作即可控制料箱9的停止位置,然后打开侧门板14进行下料,再然后缩回气缸4,让料箱9落下,再次进行装料,料箱9的落点可随意控制,便于根据需求将茶叶输送到不同的高度,且升降循环的速度快,周期短,节省时间,大大提高输送速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包括升降箱(1)、伸入箱(3)、气缸(4)、拉绳(8)和料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伸入孔(2),所述升降箱(1)的另一侧壁上,且与所述伸入孔(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焊接有所述伸入箱(3),所述升降箱(1)上,且位于所述伸入孔(2)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气缸(4),所述升降箱(1)的顶壁内侧绑固有所述拉绳(8),且所述拉绳(8)的底端绑固有所述料箱(9)所述气缸(4)的伸出端从所述伸入孔(2)内伸入,至所述升降箱(1)的内部,且其顶端固定有第一绕线轮(5),所述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伸入箱(3)的上下方均固定有第二绕线轮(6),所述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5)的下方固定有导线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叶生产的提升机,包括升降箱(1)、伸入箱(3)、气缸(4)、拉绳(8)和料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伸入孔(2),所述升降箱(1)的另一侧壁上,且与所述伸入孔(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焊接有所述伸入箱(3),所述升降箱(1)上,且位于所述伸入孔(2)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气缸(4),所述升降箱(1)的顶壁内侧绑固有所述拉绳(8),且所述拉绳(8)的底端绑固有所述料箱(9)所述气缸(4)的伸出端从所述伸入孔(2)内伸入,至所述升降箱(1)的内部,且其顶端固定有第一绕线轮(5),所述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伸入箱(3)的上下方均固定有第二绕线轮(6),所述升降箱(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5)的下方固定有导线管(7)。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新黄建安王慧付奇林张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