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学深度效应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0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在观察显示装置时产生光学深度效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具有发光元件和横向结构化的发光面,该发光面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发光的区域,以及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反光层(7,9),由发光面发出的光在反光层之间来回反射,至少一个反光层是半透明的,并且至少一个反光层(7,9)距离发光元件一定距离地被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显示内容的光学深度效应(Tiefeneffekt)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示元件通常二维地在显示面上显示它们的信息。例如,已知OLED显示元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被结构化的发光面并且将它们的信息以照亮区域和未照亮或暗区域的形式提供给观察者。然而,通常需要另一技术可能性,以便能够更有效和创造性地表示信息。例如,一个这种可能性是为被显示的二维信息赋予光学立体效应,并因此赋予特别的光学感觉。WO03/075369公开了一种具有聚合物LED显示的电子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半透明的反射层。然而,通过单反射层的反射没有实现光学深度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为所显示的信息提供光学深度效应。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改进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横向结构化的发光面,该发光面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发光的区域,以及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反光层或反射层,在这些反光层或反射层之间,由发光面发出的光来回反射,其中至少一个反光层距离发光元件一定距离地设置。此外,为了从显示装置输出用于显示的光,至少一个反光层是半透明的。特别地,两个反光层也可以都距离发光元件一定距离。于是,有利的是,两个层都是半透明的,以便允许发光元件的光的光入射以及观察者侧的光出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优选地将反光层理解为在可见区中具有至少10%、特别优选地具有至少50%反射率的层。特别地,半透明层具有10%到90%范围内的反射率。显示装置工作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在反光层之间来回反射,其中在半透明反光层上的每次反射时,一部分光穿过该层向外到达观察侧,并且可以被观察者看到。如果以平行反光层的情况下以不垂直的角度观察发光面,则横向结构化的发光面的发光结构的反射图像在直接通过半透明层到达观察者的图像下不同深度处通常显示为不同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发光面的发光结构的可见的立体效应或三维印象。其中,反射图像的虚拟距离以及它们的深度印象由反射层的距离确定。因此,在每种情况下,优选地根据应用和要实现的深度效应,也根据发光面的结构大小,选择层的距离。典型地,层的距离有利地为至少100微米,优选为至少500微米,特别优选地为至少1毫米。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透明基片实现两个彼此间隔的反光层的优选排列,其中透明基片在相对侧面上具有两个反光层,这两侧面中一个侧面与显示装置的发光面相对设置地或者平行于发光面地设置基片。特别地,具有反光层的侧面之一的基片可以被放置在发光元件上或者支撑发光元件的基片上。基片的优选材料是陶瓷、玻璃陶瓷、玻璃,似玻璃物质或塑料。如果至少一个反光层相对于其它层可移动地设置,则可以通过改变两个反光层之间的距离改变立体效应,并且可以根据该层的造型自由地设定立体效应。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被涂敷在透明的、并且可移动或可定位到第一反光层地设置的支撑基片上的反光层实现至少两个彼此可变间隔的反光层的这种排列。支撑基片例如可以包括聚合物膜、玻璃板或玻璃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反射层包括干涉反射层。这种层通常包括多个连续的单层,具有从一个单层到另一单层在两个值之间交替的折射率,或者具有相互交替的高折射层和低折射层。例如,交替地包含用于高折射层的氧化铌、氧化钽或氧化钛,以及用于低折射层的氧化铝、氧化铪、氧化硅或氟化镁的单层适用于此。干涉层的其他合适的涂覆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这种干涉反射层对老化相对迟钝,并且作为半透明层可以适应于发光元件所发出的波长区域。然而,至少一个反射层也可以包括金属反射层。这种反射层特别易于生产,因为必须涂敷单个金属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别优选实施方式,发光元件包括OLED。OLED可以容易地非常平并且大表面地生产。还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横向结构化的发光面。而且,可以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内部量子效率(每个注入电子的光子数量)的OLED。因此,已知具有85%内部量子效率的OLED层结构。简单地,OLED通常包括具有不同逸出功的两个电极层,在这两个电极层之间设置具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活动层。此外,电极层之一至少是部分透明的,以便使得活动层中所产生的光能够出射。有利地,为了形成部分透明的电极,使用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TCO透明导电氧化物),特别是氧化铟锡(ITO)或薄半透明金属层或其组合。由于电极层-在其之间设置活动层-之一通常是反射光的,提供作为发光元件的OLED。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OLED的这种电极层可以同时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反光层之一。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针对反射能力这样构造部分透明的电极,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电极同时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反光层之一。为此,例如可以规定,OLED的电极层包括具有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特别是具有氧化铟锡的单层以及半透明的薄金属层,并且形成反光层之一。其中,主要通过选择金属以及金属层和TCO层的相应层厚度来确定该电极层的层组合的光谱反射性能。贵金属、特别是以大于4eV的逸出功充分适应OLED层的潜在要求的铂或金特别适合。US6262441B1和EP966050中也公开了具有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和金属层的OLED的双层电极层。当然,也可以使用OLED的这种多层电极层,而不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反光层之一。具有结构化的发光面的OLED可以例如包括设置在OLED发光元件的两个电极层之间的横向结构化的绝缘层,其中该绝缘层覆盖电极层之一的至少一个区域。以这种方式,电流在绝缘层所覆盖的区域中中断,从而发光面在该区域中保持为暗。相应地,在将电压施加于电极层时,发光面在未覆盖区域中发光,因为这里电流未被阻止。为了限制电流以及发光面局部区域上的光辐射,还可以横向结构化至少一个电极层。为此,可以例如借助于真空涂覆处理中的掩模技术直接结构化地沉积该层,或者该层被沉积作为连续层,随后例如通过蚀刻处理被结构化。提供结构化的发光面的另一可能性在于,部分地遮掩由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一部分。为此,显示装置例如可以包括横向结构化的掩模。同样,这些结构化方法和提供结构化发光面的措施的结合也是可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反光层彼此平行地设置。这里,特别是当观察者倾斜地观看发光面时出现明显的光学深度效应。可以通过反光层的可变距离来调整该排列的深度印象。然而,还可以彼此倾斜地排列反光层。这里,光学深度效应也变成可见的,如果观察者垂直地观看发光面。此外,各个反射图像彼此以固定角度翻转,这产生光学深度效应的弯曲,其中固定角度由反光层的倾斜引起。还可以实现其他光学效果,例如通过将至少一个反光层拱曲。还可以将部分吸收材料、尤其是彩色材料设置在反射层之间的光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影响色觉,其中在适当选择材料的情况下,光的颜色从反射到反射逐渐变化。由此,产生位于对于观察者可见的不同高度、并且分别具有不同色彩的各个反射图像。通过该至少一个半透明反光层在由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中和/或根据入射角具有光谱变化的透射系数或反射系数,也可以获得相似的效应。通过添加其他半透明反射层,可以增强并且进一步模拟深度效应。相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1),具有发光元件和横向结构化的发光面,其中所述发光面具有至少一个能发光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反光层(7,9),其中由所述发光面所发出的光在所述反光层之间来回反射,至少一个所述反光层(7,9)是半透明的,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反光层距离所述发光元件一定距离地被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大比贝尔安德莱斯巴尔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肖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