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3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的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顶杆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具有一空腔,模具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空腔及通孔的同一侧均为敞口结构;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安装固定在基础支架上,且基础支架上设有一与模具底部通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顶杆本体竖向设置且其底端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上部,顶杆本体中部与所述基础支架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模具本体可以实现后罗拉的固定,通过顶杆本体可以将后罗拉与轴承脱离,从而实现了拆卸,避免后罗拉受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的拆卸一般都是通过工具进行敲打,拆卸过程中后罗拉易发生变形,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后罗拉的要求精度较高,故导致后罗拉需要修复或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的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顶杆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具有一空腔,模具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空腔及通孔的同一侧均为敞口结构;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安装固定在基础支架上,且基础支架上设有一与模具底部通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顶杆本体竖向设置且其底端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上部,顶杆本体中部与所述基础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基础支架的定位孔位于一定位盲孔内部。所述顶杆本体的顶端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摇杆。所述基础支架还包括了底板和与底板连接固定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底部与底板连接固定,安装支架上部悬空设置在模具本体上部并安装有所述顶杆本体。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平板和支撑杆,上平板位于模具本体上部并水平分布,上平板两端底部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基础支架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分别与上平板、底板螺纹连接。所述模具包括对称分布的两组,且模具本体的敞口朝向外侧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模具本体可以实现后罗拉的固定,通过顶杆本体可以将后罗拉与轴承脱离,从而实现了拆卸,避免后罗拉受损变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底板、101定位孔、102定位盲孔、200模具本体、201空腔、202通孔、301上平板、302支撑杆、400顶杆本体、401摇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的两组对称分布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本体200和顶杆本体400,其中:所述模具本体200内部具有一空腔201,空腔201内部略大于后罗拉设置,以便于将后罗拉置入空腔201内部进行限位,模具本体200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空腔201连通的通孔202,通孔202用于后罗拉的轴部置入使用,其中底部的通孔202设置较大,满足后罗拉的整体置入,空腔201及通孔202的同一侧均为敞口结构,且模具本体200的敞口侧朝向外侧设置,敞口处用于将后罗拉置入空腔201内部使用;所述模具本体200底部安装固定在基础支架上,且基础支架上设有一与模具底部的通孔202对应的定位孔101,定位孔101为通孔结构,其中一个定位孔101位于一定位盲孔102内部,该定位孔101也用于置入后罗拉使用,可以在底部对后罗拉进行定位,保障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基础支架还包括了底板100和与底板100连接固定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上平板301和支撑杆302,上平板301位于模具本体200上部并水平分布,上平板301两端底部通过所述支撑杆302与所述底板100连接固定,支撑杆302分别与上平板301、底板100螺纹连接,可以实现上平板301的高度调整,上平板301悬空设置在模具本体200上部并安装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所述顶杆本体400,顶杆本体400的顶端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摇杆401,摇杆401水平分布,通过摇杆401可以轻便的转动所述顶杆本体400,使顶杆本体400轴向活动,从而完成相对于模具本体200的升降动作,该动作用于顶紧后罗拉的轴部端面使用。在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使用时,拆卸过程中,可以将后罗拉置入模具本体200的空腔201,后罗拉的轴穿过通孔202设置,而与后罗拉连接的轴承则位于模具本体200上部外侧,然后旋转顶杆本体400向下移动,使顶杆本体400顶紧后罗拉的轴端部,此时后罗拉及其轴向下移动,而轴承下部则通过模具本体200的顶面支撑不会移动,故可以实现轴承与后罗拉的拆除;安装过程中,则将轴承置入定位盲孔102内部,使得轴承位置固定,而后罗拉还是置入模具本体200的空腔201,并位于轴承上部,此时旋转顶杆本体400向下移动,顶紧后罗拉的轴端部,使得后罗拉下部的轴端部插入至轴承内部,完成安装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的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顶杆本体;/n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具有一空腔,模具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空腔及通孔的同一侧均为敞口结构;/n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安装固定在基础支架上,且基础支架上设有一与模具底部通孔对应的定位孔;/n所述顶杆本体竖向设置且其底端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上部,顶杆本体中部与所述基础支架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的至少一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顶杆本体;
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具有一空腔,模具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空腔及通孔的同一侧均为敞口结构;
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安装固定在基础支架上,且基础支架上设有一与模具底部通孔对应的定位孔;
所述顶杆本体竖向设置且其底端位于所述模具本体上部,顶杆本体中部与所述基础支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架的定位孔位于一定位盲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纱机后罗拉拆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本体的顶端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摇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华张海超赵振林王震陈风新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