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铆冲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49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穿铆冲头结构,包括上模冲头和下模冲头坐;所述上模冲头为通孔,所述上模冲头的内部设有顶针,所述上模冲头的内部下端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安装在上模冲头内部的顶针的伸出长度;在所述顶针上端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上设有螺塞,通过冲头底端内螺纹上所设的螺塞将螺旋弹簧禁锢在上模冲头内;所述下模冲头坐与上模冲头配套使用,下模冲头坐为中空,下模冲头坐的刃口与铆压螺母刀口配合实现冲孔,该中空孔洞使上模冲头的顶针下压废料片通过该中空孔洞排废料;铆压螺母下压切割母材,同时螺旋弹簧推动顶针向下运动将切割后铆压螺母中间的废料顶离母材,实现自主排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铆冲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孔铆压
,具体涉及一种穿铆冲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市场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行驶高里程的追求。汽车的轻量化设计,使铝料的运用更加频繁。因为铝件的电阻焊焊接工艺稳定性差,相较于钢件电阻焊极易出现虚焊、铝板熔点低电阻率低焊接电流是钢件的2~3倍。电极表面易形成合金层需频繁修模,实际操作性差,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铝件加工工艺多样化促进了铝件的汽车行业中的运用比列。其中无孔铆压工艺的运用即解决了电阻焊焊接质量稳定性低、成本高的问题又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利用无孔铆压工艺的灵活性可以随时根据装配尺寸调试铆压位置,避免了模具调试的繁琐性。目前,穿铆冲头结构的结构形状,请参阅图1和图2,穿铆冲头分为上模冲头1及下模冲头坐5。在上模冲头内部安装有顶针2。当上模冲头1下压时,顶针2先行接触母材6,使螺旋弹簧3受压储能。当铆压螺母7接触并切割母材6后螺旋弹簧3释放储能驱动顶针2下行顶离废料。采用普通冲头,铆压产生的废料不能通过顶针施加外力顶离废料极易导致废料粘连与下模冲头坐上,易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铆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冲头(1)和下模冲头坐(5);/n所述上模冲头(1)为通孔,所述上模冲头(1)的内部设有顶针(2),所述上模冲头(1)的内部下端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安装在上模冲头(1)内部的顶针(2)的伸出长度;在所述顶针(2)上端安装有螺旋弹簧(3);所述螺旋弹簧(3)上设有螺塞(4),通过冲头(1)底端内螺纹上所设的螺塞(4)将螺旋弹簧(3)禁锢在上模冲头(1)内;/n所述下模冲头坐(5)与上模冲头(1)配套使用,下模冲头坐(5)为中空,下模冲头坐(5)的刃口(51)与铆压螺母(7)刀口配合实现冲孔,该中空孔洞使上模冲头的顶针(2)下压废料片通过该中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铆冲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冲头(1)和下模冲头坐(5);
所述上模冲头(1)为通孔,所述上模冲头(1)的内部设有顶针(2),所述上模冲头(1)的内部下端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安装在上模冲头(1)内部的顶针(2)的伸出长度;在所述顶针(2)上端安装有螺旋弹簧(3);所述螺旋弹簧(3)上设有螺塞(4),通过冲头(1)底端内螺纹上所设的螺塞(4)将螺旋弹簧(3)禁锢在上模冲头(1)内;
所述下模冲头坐(5)与上模冲头(1)配套使用,下模冲头坐(5)为中空,下模冲头坐(5)的刃口(51)与铆压螺母(7)刀口配合实现冲孔,该中空孔洞使上模冲头的顶针(2)下压废料片通过该中空孔洞排废料;铆压螺母(7)下压切割母材(6),同时螺旋弹簧(3)推动顶针(2)向下运动将切割后铆压螺母(7)中间的废料(61)顶离母材(6),实现自主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铆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强晏文奉
申请(专利权)人: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