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27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包括一目视框体以及一可用来将该目视框体配戴在人体头部的配戴装置。该目视框体内部形成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容置空间,在各该容置空间内分别设有一显示单元;该配戴装置设置在目视框体的外部上。其中,该两显示单元分别通过一瞳距调整机构连接在该目视框体的两容置空间内。通过该两瞳距调整机构来分别调整该两显示单元间的间距,供使用者将两显示单元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针对自己双眼的瞳距,将头戴式显示器的两显示单元调整至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的头戴式显示器。
技术介绍
在信息流通及网络盛行的今日,显示器在网络信息的获取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由于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可通过个人随身的通讯器材,利用显示器的播放而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交换信息以及处理电子档案等等。基于这种趋势,个人通信设备的设计也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潮流,以提高使用者携带上的便利性及强化个人使用的特性。头戴式显示器即是一种强调个人化使用的显示产品,其运用投射原理将入射光束扫描使画面显示出来,且由于可满足体积小、重量轻的需求,因而在市场上逐渐受到重视。由于传统的头戴式显示器,其双眼所能目视的显示面板彼此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无法作适当的调整,然而,又由于每个人的外貌、脸形大小的不同,因此每个人两眼瞳孔间的间距也不相等,因此,使用者往往选购不到符合自己的头戴式显示器。如果在这样情况下持续配戴使用头戴式显示器,则极容易造成配戴者头昏、想吐等使用不适的症状,其原因即在于传统的头戴式显示器不具有调整其两显示面板间距的功能。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进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技术。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是使头戴式显示器的两显示单元可进行独立横向的左、右移动,当使用者在配戴时,除了可独立调整视景焦距外,也可针对自己双眼的瞳距,将两显示单元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解决了配戴不适的问题,增长了使用者的配戴时间及其配戴上的舒适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包括一目视框体以及一可用于该目视框体配戴在人体头部的配戴装置;该目视框体内部形成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容置空间,在各该容置空间内分别设有一显示单元;该配戴装置设置在目视框体外部;其中,该两显示单元分别通过一瞳距调整机构连接在该目视框体的两容置空间内,通过该两瞳距调整机构来分别调整该两显示单元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头戴式显示器除了可调整视景焦距外,也可针对自己双眼的瞳距,将两显示单元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并具有分别独立调整焦距及瞳距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戴不适的问题,增长了使用者的配戴时间及其配戴上的舒适感。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目视框体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目视框体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目视框体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目视框体的后视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目视框体10-容置空间 100-窗口11-容置空间 110-窗口12-瞳距调整机构 13-瞳距调整机构2-配戴装置20-镜脚 21-镜脚 3-显示单元30-滑动座 300-螺孔31-放大透镜 32-显示面板33-框形架 330-螺孔34-焦距调整组件4-显示单元40-滑动座 400-螺孔41-放大透镜 42-显示面板43-框形架 430-螺孔44-焦距调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目视框体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一目视框体1以及一可用来将目视框体1配戴在人体头部的配戴装置2;其中目视框体1呈一眼镜型的框体,配戴装置2设置在目视框体1的外部。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配戴装置2为一对镜脚20、21,两镜脚20、21为略呈弯弧状的长条体,并对称平行排列且通过枢轴设置在目视框体1的左、右两侧。两镜脚20、21的长度方向朝向目视框体1后侧,从而构成一近似于眼镜造型的头戴式显示器,并可通过镜脚20、21使使用者将该头戴式显示器配戴在其头部。此外,配戴装置2也可为一可调式头带(图中未示出)。如图2及图3所示,目视框体1内部形成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容置空间10、11,两容置空间10、11在目视框体1上开设有分别相对于人体双眼的窗口100、110,并可在两窗口100、110上分别设置一透明镜片。两容置空间10、11内分别设有一显示单元3、4,两显示单元3、4分别包括一滑动座30、40、一放大透镜31、41以及一显示面板32、42。其中,显示面板32、42竖立固定设置在滑动座30、40前端,并分别与目视框体1的窗口100、110相对应,放大透镜31、41也竖立设置在滑动座30、40上,且与显示面板32、42呈平行排列。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在两放大透镜31、41的外围处分别设置一框形架33、43,两框形架33、43上分别开设有一螺孔330、430。在两滑动座30、40上分别通过枢轴设置一焦距调整组件34、44,焦距调整组件34、44可为螺杆,用来穿过框形架33、43的螺孔330、430,使两滑动座30、40分别与两框形架33、43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焦距调整组件34、44而使放大透镜31、41可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改变放大透镜31、41与显示面板32、42间的距离,使显示单元3、4具有调整焦距的功能,供使用者调整清晰的影像,并可针对左、右眼分别独立进行调整。本技术主要是使两显示单元3、4可进行横向的左、右移动,供配戴头戴式显示器的使用者可按照自己双眼的瞳距,将两显示单元3、4分别独立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目视框体1上设有瞳距调整机构12、13。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两显示单元3、4分别对应一瞳距调整机构12、13,两瞳距调整机构12、13可为螺杆(如图所示)或阻尼滑块(图中未示出)等具有横向调整位置功能的装置或机构,并分别设置在目视框体1的两容置空间10、11内。两滑动座30、40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螺孔300、400,供两瞳距调整机构12、13分别穿过两螺孔300、400而与两滑动座30、40螺纹连接,由此,即可通过旋转两瞳距调整机构12、13来调整两显示单元3、4间的间距,进而供使用者将两显示单元3、4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因而具有独立调整瞳距的功能。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即可得到本技术的头戴式显示器。因此,当使用者在配戴本技术的头戴式显示器时,除了可调整视景焦距外,也可针对自己双眼的瞳距,将两显示单元3、4调整到最适合自己配戴的情况下使用,并具有分别独立调整焦距及瞳距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戴不适的问题,增长了使用者的配戴时间及其配戴上的舒适感。综上所述,本技术实为不可多得的新型创作产品,其确实可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授予本案专利,以保障设计人的权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包括:    一目视框体,在其内部形成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容置空间,在各所述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一显示单元;及    一配戴装置,设置在所述目视框体外部上,用于将所述框体配戴在人体头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显示单元分别通过一瞳距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目视框体的两容置空间内,通过所述两瞳距调整机构来分别调整所述两显示单元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彬
申请(专利权)人:晶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吴世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