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7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结构包括:一激光二极管,其用来发射光,一散射镜片,其用来增加激光二极管所发出光源的散射角度以及一聚焦镜片,其用来接收由散射镜片所来的光源;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源,透过散射镜片来调整光源所需要的散射角度,再透过聚焦镜片使光源能平行投射出去,如此之结构设计,让激光二极管所发射光源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投射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利用镜片折射及激光二极管(LD)高能量原理,能有效将光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人眼可见光,其波长大约从380nm至775nm,波长大于红色光波(775nm)以上的光波谓之红外线(IR),它的波长约从775nm至1500nm,红外线人眼是无法看见,既然是不可见光,当然是无法看到,但数字相机或摄影机却可以看得到,关键就在于其中的关键组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中文称为“电荷耦合组件”(或另一种称为CMOS Sensor)。CCD(或CMOS)的功能关系到数字摄影器材图像分辨率的好坏,一般人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CCD(或CMOS)却能够忠实且完整的记录下来,再经由屏幕呈现出来,这就是数字相机可以拍到可见光以外的红外线波段的原理;一般的监控摄影器材,在夜间作监控时,都是架设红外线,来达到夜视的功能以及点对点式人体温度移动感应侦检器,人眼并无法看见红外线,进而可以达到监控的效果;虽然,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红外线摄影器材,但碍于红外线是属于点对点的方式投射,若使用长距离投射,红外线(IR)LED需求量势必增多,造成体积无法缩小。图1所示为激光光源投射装置改进前投射示意图。该投射原理由激光二极管LD,发出L1的光源、经由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10,可以改变波长及光的颜色、然后产生L2的光源,再经由聚焦镜片20,产生L3的光源,最后汇成一点;这是一般市面上所利用激光二极管LD所产生的。由于一般透过此折射原理所产生的激光二极管LD的光源是为一个点,不是一个面,故无法有效的运用在监控摄影器材上,也无法取代红外线的夜视功能。有鉴于传统红外线监控装置仍存在有不完善之处,经创作人多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以中长距离投射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以及利用激光二极管(LD)高能量的原理以解决红外线无法投射远距离的缺点。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镜片折射及激光二极管(LD)高能量原理,能有效将光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结构包括一发射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一增加激光二极管所发出光源散射角度的散射镜片;以及一接收由散射镜片所来光源的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散射镜片与激光二极管发射光源之间具有一将激光二极管所构成的点光源扩散成扩散光束的距离范围;聚焦镜片与散射镜片保持一将所述扩散光束汇聚成平行光束进行投射的距离。如此的结构设计,让激光二极管所发射光源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由于激光的投射距离可以很长,不像红外线(IR)LED只能在短短几十米才能发挥效果,针对远距离监控,该激光光源投射装置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式,此结构除了运用在监控器材方面,亦可用于中长距离的探照。为了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特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激光光源投射装置改进前投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激光光源投射装置改进后投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前述,图1所示的改进前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投射示意图,该投射原理由激光二极管LD,发出L1的光源、经由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10,可以改变波长及光的颜色、然后产生L2的光源,再经由聚焦镜片20,产生L3的光源,最后汇成一点。请参看图2,图2所示为激光光源投射装置改进后投射示意图。该投射原理由激光二极管LD,发出L1的光源,经由散射镜片30,然后产生L2的光源,再经由聚焦镜片20,产生L3的光源,最后光线L3平行出去;这样的装置可以使激光二极管LD的光源是为一个面,故可以有效的运用在监控摄影器材上,也可以取代红外线的夜视功能,如此的结构设计,让激光二极管LD所发射光源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由于激光的投射距离可以很长,不像红外线只能在短短几十米,才能发挥效果,针对远距离监控,该激光光源投射装置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式。以上所述仅是藉由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然而对于该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例如散射镜片与聚焦镜片的距离及曲率可以依所需求的投射范围来调整,以及可加装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来改变波长及光源颜色等等之改变均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与范围。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了本技术的确可达成前述之目的,符合专利法之规定,遂依法提出创作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结构包括一发射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一增加激光二极管所发出光源散射角度的散射镜片;以及一接收由散射镜片所来光源的聚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散射镜片与激光二极管发射光源之间具有一将激光二极管所构成的点光源扩散成扩散光束的距离范围;聚焦镜片与散射镜片保持一将所述扩散光束汇聚成平行光束进行投射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二极管为可见激光二极管或不可见光激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二极管和散射镜片之间加装有光学低通滤波器。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结构包括一激光二极管,其用来发射光,一散射镜片,其用来增加激光二极管所发出光源的散射角度以及一聚焦镜片,其用来接收由散射镜片所来的光源;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源,透过散射镜片来调整光源所需要的散射角度,再透过聚焦镜片使光源能平行投射出去,如此之结构设计,让激光二极管所发射光源能以所需要的范围平行投射出去。文档编号G02B27/00GK2779436SQ200420087969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致霖 申请人:英镁俤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光源投射装置,其结构包括:    一发射激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    一增加激光二极管所发出光源散射角度的散射镜片;    以及    一接收由散射镜片所来光源的聚焦镜片;    其特征在于,散射镜片与激光二极管发射光源之间具有一将激光二极管所构成的点光源扩散成扩散光束的距离范围;聚焦镜片与散射镜片保持一将所述扩散光束汇聚成平行光束进行投射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致霖
申请(专利权)人:英镁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