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32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包括酸净化系统和碱净化系统:酸净化系统对高浓度易挥发性有害物质经过逆流预喷淋吸收去除率为40%~50%之间,二次蒸汽再经过碱净化系统对高浓度易挥发性有害物质经过逆流预喷淋吸收结合两层喷淋吸收系统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该二次蒸汽净化系统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或二次污染问题,不仅是保证国家节能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更有利于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规模化日益扩大,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1.7X108吨,占世界垃圾总产量的27%,而且每年以8%~10%的速率增长,垃圾渗滤液问题作为垃圾的副产品,垃圾渗滤液产量2017年7679万吨,呈现逐年7~9%的速率增长,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或二次污染问题,不仅是保证国家节能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更有利于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多采用垃圾渗滤原液先通过膜浓水,淡水进一步处理可以回用,过膜后~30%的浓水采用蒸发浓缩方式处理,蒸发过程中易挥发有机物,氨氮等部分有害物会随着二次蒸汽进入系统蒸馏水中,不但会污染蒸馏水而且对蒸发系统的稳定运行会产生影响。目前采用方式是二次蒸汽冷凝后进入生化系统、过RO膜、离子交换膜系统、过DTRO膜等方式使蒸馏水达标排放,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生化系统处理达标的停留实际比较长,占地面积大;RO膜的操作压力大,使用过程对水质要求高,膜组需要定期清洗更换;离心交换膜需要定期再生,再生液又产生新的废水;DTRO膜的出水率随水质波动比较大,对温度比较敏感,很难达到稳定、抗水质波动、连续运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提供一套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维护周期长、对环境温度不敏感且运行成本低的解决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包括酸净化系统和碱净化系统。所述酸净化系统包括:酸预喷淋系统,酸净化系统,酸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酸吸收液加热系统,酸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通过酸喷淋循环系统提供酸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底部,所述酸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中部,所述酸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酸吸收液加热系统。所述碱净化系统包括:碱预喷淋系统,碱净化系统,碱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碱吸收液加热系统,碱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通过碱喷淋循环系统提供碱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底部,所述碱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中部,所述碱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碱吸收液加热系统。所述酸预喷淋系统内部设置有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所述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酸预喷淋系统进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酸净化系统上部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酸净化系统中部设置有两层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酸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晶浆收集椎体,所述的晶浆收集椎体下部连接导流筒,所述酸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密度计。所述的酸喷淋循环系统由酸喷淋循环泵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和酸净化系统构成,所述酸喷淋循环泵进口连接酸净化系统中部管路,所述酸喷淋循环泵出口分别连接所述酸预喷淋系统和酸净化塔的酸喷淋吸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酸吸收液加热系统由酸加热器和酸加热循环泵组成,所述的酸加热循环泵入口接酸净化系统中部。进一步地,所述酸液补充系统由酸输送泵和酸储罐组成,所述酸输送泵的启停由酸净化塔的液位传感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碱预喷淋系统内部设置有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所述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碱净化系统上部设置有除雾器,上部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在线监测仪,所述碱净化系统中部设置有两层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碱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晶浆收集椎体,所述的晶浆收集椎体下部连接导流筒,所述碱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碱喷淋循环系统由碱喷淋循环泵与所述碱预喷淋系统和碱净化系统构成,所述碱喷淋循环泵进口连接碱净化系统中部管路,所述碱喷淋循环泵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碱预喷淋系统和碱净化塔的碱喷淋吸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碱吸收液加热系统由碱加热器和碱加热循环泵组成,所述的碱加热循环泵入口接碱净化系统中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是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的原理图;图中数字表示,二次蒸汽净化系统;1晶浆输送泵,2酸喷淋循环泵,3酸预喷淋系统,31上层喷淋,32下层喷淋,4酸净化塔,41除雾器,42酸喷淋吸收系统,43收集椎体,44导流筒,5酸加热器,6酸加热循环泵,7,酸补充泵,8酸储罐,9晶浆输送泵,10碱喷淋循环泵,11碱预喷淋系统,111上层喷淋,112下层喷淋,12有机净化塔,121除雾器,122碱喷淋吸收系统,123收集椎体,124导流筒,13碱加热器,14碱加热循环泵,15碱补充泵,16碱储罐,17密度计,18温度计,19在线监测仪,20液位传感器,21密度计,21在线监测仪,22温度计,24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包括酸净化系统和碱净化系统。所述酸净化系统包括:酸预喷淋系统3,酸净化系统4,酸喷淋循环系统2,晶浆外排系统1,酸吸收液加热系统5,酸液补充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3与酸净化系统4串联连接,所述酸预喷淋系统3与酸净化系统4通过酸喷淋循环系统2提供酸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1设置于酸净化系统底部,所述酸吸收液加热系统5设置于酸净化系统中部,所述酸液补充系统7出口进入酸吸收液加热系统5。所述碱净化系统包括:碱预喷淋系统11,碱净化系统12,碱喷淋循环系统10,晶浆外排系统9,碱吸收液加热系统13,碱液补充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预喷淋系统11与碱净化系统12串联连接,所述碱预喷淋系统11与碱净化系统12通过碱喷淋循环系统10提供碱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9设置于碱净化系统底部,所述碱吸收液加热系统13设置于碱净化系统中部,所述碱液补充系统15出口进入碱吸收液加热系统13。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包括酸净化系统和碱净化系统。/n所述酸净化系统包括:酸预喷淋系统,酸净化系统,酸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酸吸收液加热系统,酸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通过酸喷淋循环系统提供酸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底部,所述酸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中部,所述酸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酸吸收液加热系统;/n所述碱净化系统包括:碱预喷淋系统,碱净化系统,碱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碱吸收液加热系统,碱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通过碱喷淋循环系统提供碱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底部,所述碱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中部,所述碱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碱吸收液加热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包括酸净化系统和碱净化系统。
所述酸净化系统包括:酸预喷淋系统,酸净化系统,酸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酸吸收液加热系统,酸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酸预喷淋系统与酸净化系统通过酸喷淋循环系统提供酸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底部,所述酸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酸净化系统中部,所述酸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酸吸收液加热系统;
所述碱净化系统包括:碱预喷淋系统,碱净化系统,碱喷淋循环系统,晶浆外排系统,碱吸收液加热系统,碱液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串联连接,所述碱预喷淋系统与碱净化系统通过碱喷淋循环系统提供碱吸收液,所述晶浆外排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底部,所述碱吸收液加热系统设置于碱净化系统中部,所述碱液补充系统出口进入碱吸收液加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内部设置有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所述上层喷淋系统,下层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酸预喷淋系统进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净化系统上部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酸净化系统中部设置有两层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喷淋方向逆着二次蒸汽流向,所述酸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晶浆收集椎体,所述的晶浆收集椎体下部连接导流筒,所述酸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密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蒸汽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喷淋循环系统由酸喷淋循环泵与所述酸预喷淋系统和酸净化系统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仁贵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时升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