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3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水储罐,氨水储罐的底面固定安装底座,氨水储罐一侧的上方设有氨气吸收罐,氨气吸收罐的底面与氨水储罐通过工字型的支架固定连接,氨气吸收罐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水管,氨气吸收罐与进水管内部相通,氨气吸收罐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排气管,排气管的下端位于氨气吸收罐内部的下方并与氨气吸收罐内部相通,排气管的上端与氨水储罐通过管道连通,管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呼吸阀,进水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阀门,氨气吸收罐的下端与氨水储罐的顶面通过回收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氨气充分吸收,并且能够对稀氨水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气吸收装置主要用于氨水储罐排气的收集处理。在卸氨时,氨水储罐内压力增大,为保证设备安全需利用罐顶呼吸阀排出部分罐内气体,排出气体含有一定浓度的氨气。通常是将排气管路接到废水坑内液面以下,废水坑中必须留有一定高度的液位,由于废水坑密封效果不好,氨气通入废水坑后形成稀氨水溶液,释放氨气味至周围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氨水储罐,氨水储罐的底面固定安装底座,氨水储罐一侧的上方设有氨气吸收罐,氨气吸收罐的底面与氨水储罐通过工字型的支架固定连接,氨气吸收罐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水管,氨气吸收罐与进水管内部相通,氨气吸收罐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排气管,排气管的下端位于氨气吸收罐内部的下方并与氨气吸收罐内部相通,排气管的上端与氨水储罐通过管道连通,管道的下端固定安装呼吸阀,进水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阀门,氨气吸收罐的下端与氨水储罐的顶面通过回收管连通,回收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阀门。如上所述的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所述的所述氨气吸收罐的上部设有压力表,氨气吸收罐侧壁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的视液镜。如上所述的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所述的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带有刹车装置的移动轮。如上所述的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所述的排气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单向阀。如上所述的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所述的第二阀门为电磁阀,氨气吸收罐内固定安装浓度检测器,支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控制器,浓度检测器和第二阀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氨气充分吸收,并且能够对稀氨水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氨水储罐、2-底座、3-氨气吸收罐、4-进水管、5-排气管、6-管道、7-呼吸阀、8-第一阀门、9-回收管、10-第二阀门、11-浓度检测器、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的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水储罐1,氨水储罐1的底面固定安装底座2,氨水储罐1一侧的上方设有氨气吸收罐3,氨气吸收罐3的底面与氨水储罐1通过工字型的支架12固定连接,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水管4,氨气吸收罐3与进水管4内部相通,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排气管5,排气管5的下端位于氨气吸收罐3内部的下方并与氨气吸收罐3内部相通,排气管5的上端与氨水储罐1通过管道6连通,管道6的下端固定安装呼吸阀7,进水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阀门8,氨气吸收罐3的下端与氨水储罐1的顶面通过回收管9连通,回收管9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阀门10。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氨气充分吸收,并且能够对稀氨水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本装置结合工程实例,当使用本装置时,打开呼吸阀7,氨水储罐1内的氨气通过管路6和排气管5通入氨气吸收罐3内,排气管5接至氨气吸收罐3液面以下,从而能够将氨气充分吸收,打开第一阀门8,通过进水管4能够向氨气吸收罐3内输送水封稀释水,氨气吸收罐3内水封稀释水采用除盐水,当氨气吸收罐3内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打开第二阀门10将氨气吸收罐3内的稀氨水溶液送入氨水储罐1内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氨气吸收罐3内密封性好;氨气吸收罐3安装于氨水储罐1的上方,操作方便,装置简单。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氨气吸收罐3的上部设有压力表,氨气吸收罐3侧壁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的视液镜。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压力表用于检测氨气吸收罐3上部气体的压力,视液镜用于观测氨气吸收罐3液位高度。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2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带有刹车装置的移动轮。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移动轮能够使本装置便于移动,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排气管5的上端固定安装单向阀。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单向阀能够防止氨气回流,避免影响正常使用。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门10为电磁阀,氨气吸收罐3内固定安装浓度检测器11,支架12的中部固定安装控制器,浓度检测器11和第二阀门10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浓度检测器11检测到氨气吸收罐3内的氨水到达一定浓度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10打开,使氨气吸收罐3内的氨水回流至氨水储罐1内,从而能够对氨水进行回收。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1),氨水储罐(1)的底面固定安装底座(2),氨水储罐(1)一侧的上方设有氨气吸收罐(3),氨气吸收罐(3)的底面与氨水储罐(1)通过工字型的支架(12)固定连接,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水管(4),氨气吸收罐(3)与进水管(4)内部相通,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排气管(5),排气管(5)的下端位于氨气吸收罐(3)内部的下方并与氨气吸收罐(3)内部相通,排气管(5)的上端与氨水储罐(1)通过管道(6)连通,管道(6)的下端固定安装呼吸阀(7),进水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阀门(8),氨气吸收罐(3)的下端与氨水储罐(1)的顶面通过回收管(9)连通,回收管(9)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阀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氨水储罐顶部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1),氨水储罐(1)的底面固定安装底座(2),氨水储罐(1)一侧的上方设有氨气吸收罐(3),氨气吸收罐(3)的底面与氨水储罐(1)通过工字型的支架(12)固定连接,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水管(4),氨气吸收罐(3)与进水管(4)内部相通,氨气吸收罐(3)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排气管(5),排气管(5)的下端位于氨气吸收罐(3)内部的下方并与氨气吸收罐(3)内部相通,排气管(5)的上端与氨水储罐(1)通过管道(6)连通,管道(6)的下端固定安装呼吸阀(7),进水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阀门(8),氨气吸收罐(3)的下端与氨水储罐(1)的顶面通过回收管(9)连通,回收管(9)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阀门(10)。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建福季德杰孔祥荣李沛王洪斌梁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瑞环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