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3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所述第一水吸收塔进气法兰连接到合成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二水吸收塔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抽风机排气口;所述第一抽风机其进气口连接到缓冲塔;所述缓冲塔其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萃取离心废气负压管线、脱溶废气负压管线、结晶离心负压管线和溶剂回收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一水吸收塔和第二水吸收塔其排气口连接到缓冲仓进气口;所述缓冲仓其排气口通过第二抽风机连接到排气前水吸收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分类水洗方式对废气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回收,最后进行水洗后进行排废;其能够完成废气有效成分回收,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噻唑烷酮排废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噻唑烷酮生产排废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2-噻唑烷酮可直接用作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又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现有技术中,噻唑烷酮的生产工艺有噻唑硫酮-双氧水氧化法、半胱胺-光气法、半胱胺-一氧化碳法和半胱胺-尿素法等,其中,最普遍的生产工艺是采用半胱胺盐酸盐与尿素缩合法生产噻唑烷酮;半胱胺盐酸盐-尿素法主要合成步骤包括合成、萃取、脱溶、结晶等,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收率较高的优点,但其在各个环节中会产生废气,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废气进行高效回收,如果直接将其排放到大气中,容易污染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采用水吸收方式对废气中主要成分进行回收,最后进行水洗后进行排废。本技术的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由于合成工序排废主要是氨、HC1,因此,通过第一水吸收塔将合成工序的主含氨、HC1废气水吸收,并通过氨水浓度计计量得到氨水浓度20%时,将其排出作为商品氨水包装,由于半胱胺盐酸盐与尿素缩合法其萃取液为乙醇,因此,在萃取离心、脱溶、结晶离心负和溶剂回收中工序中,废气中主要成分是乙醇,脱溶工序其排气为冷凝后的不凝气,上述产生的废气通过水洗获取乙醇混合液,最后通过二次整理能够乙醇回收,完成氨回收和乙醇回收的废气送入排气前水吸收塔,且被压制到液面以下,通过排气前水吸收塔进行彻底水洗后,直接排出到大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前端设置缓冲舱室,保证前端排废和后端处理之间有缓冲间隙,其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所述第一水吸收塔进气法兰连接到合成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二水吸收塔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抽风机排气口;所述第一抽风机其进气口连接到缓冲塔;所述缓冲塔其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萃取离心废气负压管线、脱溶废气负压管线、结晶离心负压管线和溶剂回收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一水吸收塔和第二水吸收塔其排气口连接到缓冲仓进气口;所述缓冲仓其排气口通过第二抽风机连接到排气前水吸收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塔体于气液分离器下方设置有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所述塔体于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之间设置有中间填料;所述塔体底部连接到喷淋泵进液口;所述喷淋泵其排液口通过循环管连接到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所述循环管上串接有三通;所述三通其中间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排液阀,通过喷淋泵将底部液体送至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废气进入到塔体,先通过下喷淋头喷淋,接着通过中间填料波纹网进行过滤后,通过上喷淋头进行二次喷淋,最后进行气液分离器处理后,从排气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吸收塔和第二水吸收塔底部分别设置有氨水浓度计和乙醇浓度计。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前水吸收塔其进气口与塔体内侧的总管连通;所述总管远离进气口一端密封;所述总管底部设置有分管阵列;所述分管阵列底部连接到塔体液面以下;通过分管阵列将废气送入到塔体液面以下,进行分散水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分类水洗方式对废气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回收,最后进行水洗后进行排废;其能够完成废气有效成分回收,避免污染周围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由于合成工序排废主要是氨、HC1,因此,通过第一水吸收塔将合成工序的主含氨、HC1废气水吸收,并通过氨水浓度计计量得到氨水浓度20%时,将其排出作为商品氨水包装,由于半胱胺盐酸盐与尿素缩合法其萃取液为乙醇,因此,在萃取离心、脱溶、结晶离心负和溶剂回收中工序中,废气中主要成分是乙醇,脱溶工序其排气为冷凝后的不凝气,上述产生的废气通过水洗获取乙醇混合液,最后通过二次整理能够乙醇回收,完成氨回收和乙醇回收的废气送入排气前水吸收塔,且被压制到液面以下,通过排气前水吸收塔进行彻底水洗后,直接排出到大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前端设置缓冲舱室,保证前端排废和后端处理之间有缓冲间隙,其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第一水吸收塔1、第二水吸收塔2和排气前水吸收塔3;所述第一水吸收塔1进气法兰连接到合成废气负压管线4;所述第二水吸收塔2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抽风机5排气口;所述第一抽风机5其进气口连接到缓冲塔6;所述缓冲塔6其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萃取离心废气负压管线7、脱溶废气负压管线8、结晶离心负压管线9和溶剂回收废气负压管线10;所述第一水吸收塔1和第二水吸收塔2其排气口连接到缓冲仓进气口11;所述缓冲仓11其排气口通过第二抽风机12连接到排气前水吸收塔3。其中,所述第一水吸收塔1、第二水吸收塔2和排气前水吸收3包括塔体13,所述塔体13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13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塔体13内侧顶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4;所述塔体13于气液分离器下方设置有上喷淋头15和下喷淋头16;所述塔体13于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之间设置有中间填料17;所述塔体13底部连接到喷淋泵18进液口;所述喷淋泵18其排液口通过循环管19连接到上喷淋头15和下喷淋头16;所述循环管19上串接有三通;所述三通其中间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排液阀20,通过喷淋泵将底部液体送至上喷淋头和下喷淋头,废气进入到塔体,先通过下喷淋头喷淋,接着通过中间填料波纹网进行过滤后,通过上喷淋头进行二次喷淋,最后进行气液分离器处理后,从排气口排出;所述排气前水吸收塔3其进气口与塔体内侧的总管31连通;所述总管31远离进气口一端密封;所述总管31底部设置有分管阵列32;所述分管阵列32底部连接到塔体13液面以下;通过分管阵列将废气送入到塔体液面以下,进行分散水洗。其中,所述第一水吸收塔1和第二水吸收塔2底部分别设置有氨水浓度计和乙醇浓度计。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所述第一水吸收塔进气法兰连接到合成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二水吸收塔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抽风机排气口;所述第一抽风机其进气口连接到缓冲塔;所述缓冲塔其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萃取离心废气负压管线、脱溶废气负压管线、结晶离心负压管线和溶剂回收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一水吸收塔和第二水吸收塔其排气口连接到缓冲仓进气口;所述缓冲仓其排气口通过第二抽风机连接到排气前水吸收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塔;所述第一水吸收塔进气法兰连接到合成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二水吸收塔进气口连接到第一抽风机排气口;所述第一抽风机其进气口连接到缓冲塔;所述缓冲塔其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萃取离心废气负压管线、脱溶废气负压管线、结晶离心负压管线和溶剂回收废气负压管线;所述第一水吸收塔和第二水吸收塔其排气口连接到缓冲仓进气口;所述缓冲仓其排气口通过第二抽风机连接到排气前水吸收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唑烷酮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吸收塔、第二水吸收塔和排气前水吸收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鹏姬松涛魏光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