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睿方专利>正文

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4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包括微导管本体、至少二导丝、至少一球囊及其充气管道;导丝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微导管本体中,并且导丝位于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微导管本体步进设置;球囊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微导管本体中,并且球囊位于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微导管本体滑动设置;球囊还通过充气管道连通到微导管本体外;微导管本体的一端内部设有超声探头,另一端外部设有定位部。导丝在进行穿刺使用时不会插入过深,而超声探头能够帮助用户在没有使用造影剂时知道微导管本体的位置,还可以通过超声技术了解当前组织的现状,而且定位部可以帮助支撑微导管的大腔定位连接微导管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是指原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经冠脉造影证实TIMI血流为0级,同时其闭塞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的病变。CTO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难点,曾经是PCI的禁忌证。然而PCI医师对CTO的尝试持续超过30年,过去10余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导丝通过技术的提高、新器械的使用以及对病理解剖理解的加深,CTOPCI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研究已经证实开通冠状动脉CTO病变,实现再血管化,可以改善缺血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参与构成冠状动脉多交通侧枝循环的形成,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室功能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等。然而,由于CTO病变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和纤维内膜增殖所致复杂性疾病,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CTO病变的难度增大,而且X线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本体、至少二导丝、至少一球囊及其充气管道;/n所述导丝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并且所述导丝位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所述微导管本体步进设置;/n所述球囊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并且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所述微导管本体滑动设置;/n所述球囊还通过所述充气管道连通到所述微导管本体外;/n所述微导管本体的一端内部设有超声探头,另一端外部设有定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本体、至少二导丝、至少一球囊及其充气管道;
所述导丝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并且所述导丝位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所述微导管本体步进设置;
所述球囊可拆卸地活动穿设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并且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中的状态下沿所述微导管本体滑动设置;
所述球囊还通过所述充气管道连通到所述微导管本体外;
所述微导管本体的一端内部设有超声探头,另一端外部设有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探头为一个并且相对于所述微导管本体转动设置,或者所述超声探头为多个并且相对于所述微导管本体呈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一对凹槽或者相对于所述微导管本体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三到六个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的微导管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方
申请(专利权)人:刘睿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