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1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透明性、耐热性和高相位差性能并且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相位差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主成分,并且每100μm厚度在589nm波长下的面内相位差值为130nm以上~500nm以下,总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该相位差膜的玻璃转变温度优选为110℃以上~200℃以下。主成分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具有内酯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性、耐热性和相位差机能优异,并且以丙烯酸类聚合 物作为主成分的相位差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以及使用环境扩大,对视认性 (更明亮,更容易看,对比度更好,更高的视场角等)的要求也变得严格。 但是,在仅对液晶单元本身的改良上,无法充分满足提高视认性的要求, 因此较大依赖于相位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提高。因此,在相位差膜等光学膜中,要求有高透明性、低光弹性率、耐热 性、耐光性、高表面硬度、高机械强度、大相位差、相位差的波长依存性 小,以及相位差的入射角依存性小等特性。以往,作为表现透明树脂材料光学各向异性的方法,可以进行膜的拉伸配向。已知通过该拉伸配向,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匿A)或聚苯乙烯 (PS)所形成的膜显示出负双折射性,由聚^J吏酯(PC)或环烯烃类树脂 (COP)所形成的膜显示出正双折射性。此处,所谓正双折射性,是指在 通过拉伸作为构成膜成分的聚合物分子链而进行分子配向时,表现出和其 同方向的折射率变大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另一方面,所谓负双折射性,是 指在通过拉伸作为构成膜成分的聚合物分子链而进行分子配向时,表现出 和其同方向的折射率变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位差膜,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主成分,其特征在于,每100μm厚度在589nm波长下的面内相位差值为130nm以上~500nm以下,总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英雄中昭夫丹羽宏和桑本知幸渡部弘康盐谷佳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