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控制系统,机器人主体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伸缩机械臂,水盒,垃圾盒及连接架,伸缩机械臂顶部设置喷头及连接机构,二者通过舵机与伸缩机械臂相连,喷头通过软管与水盒相连,机械臂部分的连接机构与垃圾盒部分的连接机构活动配合,垃圾盒部分的连接机构通过两个舵机与垃圾盒相连,垃圾盒通过连接架与车体相连接;水盒内设置抽水装置,抽水装置加压水,使水盒内的水通过软管从喷头喷出;垃圾盒内设置吸尘装置,收集垃圾盒前部垃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远程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对应模式:扫地模式,对低中高三种环境进行分类清扫;扫地加消毒模式,扫地的同时,对清扫过的地面喷洒消毒液;消毒模式,仅对屋内进行消毒;测温模式,通过远程控制机器人对目标进行测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涉及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应措施,生活中所有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工具等都要进行相应的清理、消毒工作,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隐蔽的角落、病患的被单枕头及散落在地面的小体积医疗垃圾等,都聚集着无数病菌,人工操作消毒设备(常伴有一定腐蚀性)势必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都极大的威胁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安全。为病患带来更舒适、安全的医疗措施,节约医护人员时间,智能消毒扫地机器人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至今为止,家庭中的使用的扫地机器人和家用消毒装置都无法实现对室内垃圾的智能处理、对人体进行测温、垃圾储存装置的自动清理、对物体的消毒的消毒处理,、需要人们自己对扫地机器人垃圾储存装置进行手动清理并对需要消毒的物体进行手动消毒。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及消毒设备仍存诸多不便,如:无法对人员进行测温、在扫地时无法自动清理垃圾储存装置内的垃圾;无法自行在清理室内垃圾时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消毒工作大都离不开人工操作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解决现有技术中扫地机器人无法对人员进行测温、在扫地时无法自动清理垃圾储存装置内的垃圾;无法自行在清理室内垃圾时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等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设置支架和水箱,支架上端设置活动机械臂,活动机械臂内测固定小水管,小水管下端与水箱相连,活动机械臂下端连接两个动力舵机,活动机械臂末端设置一个转向舵机,在转向舵机上端设置喷水喷头,喷水喷头与小水管连接,在转向舵机下端设置上连接装置,上连接装置下端设置下连接装置,下连接装置下端设置垃圾盒,下连接装置外侧通过两个电机与车体相连;所述的车体包括车板体,车板体连接有四个麦克纳姆轮及两个万向轮,车板体前端两侧设置避障红外,避障红外与控制系统相连,车板体的前侧设置U形架用以与下连接装置的两个电机配合;所述的下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上端设置两个配合件,两个配合件通过丝杆与两个电机连接,两个配合件通过丝杆在电机的作用下做水平移动;所述垃圾盒包括垃圾盒主体,在垃圾盒主体内开设两仓,前仓为动力仓,内置两个动力电机,为垃圾盒提供向内的吸力,后仓为垃圾仓,用于存储垃圾,动力仓与垃圾仓之间通过通风道24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包括ArduinoBasra控制板、ArduinoBasra控制板连接wifi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ArduinoBasra控制板分别与各个舵机、电机及传感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械臂前端通过转轴与支架相连,活动机械臂在舵机的带动下可做绕转轴的旋转运动;所述喷水喷头通过转轴与舵机相连,喷头可绕转轴做半圆周运动;所述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处于活动配合状态,当两个配合件向内运动将上连接装置的配合件卡死时,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相连,当两个下配合件向外运动时,上、下连接装置与不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活动机械臂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配合件与电机通过丝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设计初衷是弥补市场上普通扫地机器人存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相较于普通的扫地机器人,本技术在功能上作了优化:一是增加了消毒洒水功能,可在特殊时期对房间进行整体消毒,也可利用洒水功能为家中的盆栽植物浇水;二是增加了环境监控及体温监控功能,机器人可利用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将家里的环境情况或家里病人的体温情况上传给使用者。本技术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增设了伸缩杆结构,优化了机器人的结构功能,低、中、高三个挡位利于喷洒消毒的同时也利于实现机器人对不同高度环境的清扫工作,也方便了对家里情况的监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垃圾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活动机械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垃圾盒与车体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工作模式示意图;图中,1-车体,2-支架,3-水箱,4-活动机械臂,5-水管,6-两个动力舵机,7-转向舵机,8-喷头,9-上连接装置,10-下连接装置,11-垃圾盒,12-电机,13-麦克纳姆轮,14-万向轮,15-避障红外,16-固定板,17-配合件,18-丝杆,19-垃圾盒主体,20-动力电机,21-垃圾过道,22-动力仓,23-联通水槽,24-通风道,25-三角挡板,26-垃圾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该多功能家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系统,便于机器人的控制。本技术多功能家用机器人在控制系统单片机的控制下,能够使过车体、活动机械臂、垃圾盒三者协同工作。参见图1-图5,本技术多功能家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分为四种,分别为:低位扫地消毒状态,中位扫地消毒状态,高位扫地消毒状态,测温状态。低位扫地消毒状态时,动力电机6不工作,仅转向舵机7带动喷头8进行喷洒工作,上、下连接装置9和10不相连,垃圾盒11工作;中位扫地消毒状态,活动机械臂4可绕支架2与活动机械臂4之间的转轴旋转,调节高度进入中位工作状态,转向舵机能带动喷头8工作,此时上、下连接装置9和10连接,垃圾盒被带到中位高度工作;高位扫地消毒状态,活动机械臂4可绕支架2与活动机械臂4之间的转轴旋转,调节高度进入中位工作状态,同时动力舵机6工作,在原中位高度的情况下再使两个齿条反向滑动,抬高喷头8及垃圾盒11进入高位状态工作。具体工作流程见图5。活动机械臂4由左右两组齿条支撑,两组齿条各装配一组动力电机,在增加活动机械臂4的强度同时为机械臂4及与机械臂4相连的喷头8、垃圾盒11的运动提供动力,使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图2是本技术垃圾盒主体1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垃圾过道21,动力仓22,联通水槽23,通风道24,三角挡板25和垃圾仓26;其中垃圾过道21用于吸入垃圾,通风道24连接动力仓22与垃圾仓26,三角挡板25用于阻挡垃圾仓26里的垃圾。由于垃圾盒主体19内部特殊的设计,垃圾盒将采用3D打印的方式生产。垃圾盒主体19采用了双仓结构的设计,动力仓22仅为垃圾盒提供流动气流,垃圾仓26仅用于存放垃圾,两仓之间的通风道24首尾设置滤袋阻挡垃圾仓26内的垃圾,有效避免了垃圾堵塞的问题,同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车体(1),在车体(1)上设置支架(2)和水箱(3),支架(2)上端设置活动机械臂(4),活动机械臂内测固定小水管(5),小水管(5)下端与水箱(3)相连,活动机械臂(4)下端连接两个动力舵机(6),活动机械臂(4)末端设置一个转向舵机(7),在转向舵机(7)上端设置喷水喷头(8),喷水喷头(8)与小水管(5)连接,在转向舵机(7)下端设置上连接装置(9),上连接装置(9)下端设置下连接装置(10),下连接装置(10)下端设置垃圾盒(11),下连接装置(10)外侧通过两个电机(12)与车体(1)相连;/n所述的车体(1)包括车板体,车板体连接有四个麦克纳姆轮(13)及两个万向轮(14),车板体前端两侧设置避障红外(15),避障红外(15)与控制系统相连,车板体的前侧设置U形架用以与下连接装置(10)的两个电机(12)配合;所述的下连接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端设置两个配合件(17),两个配合件(17)通过丝杆(18)与两个电机(12)连接,两个配合件(17)通过丝杆(18)在电机(12)的作用下做水平移动;所述垃圾盒(11)包括垃圾盒主体(19),在垃圾盒主体(19)内开设两仓,前仓为动力仓(22),内置两个动力电机(20),为垃圾盒提供向内的吸力,后仓为垃圾仓(26),用于存储垃圾,动力仓(22)与垃圾仓(26)之间通过通风道(24)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包括Arduino Basra控制板、ArduinoBasra控制板连接wifi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Arduino Basra控制板分别与各个舵机、电机及传感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车体(1),在车体(1)上设置支架(2)和水箱(3),支架(2)上端设置活动机械臂(4),活动机械臂内测固定小水管(5),小水管(5)下端与水箱(3)相连,活动机械臂(4)下端连接两个动力舵机(6),活动机械臂(4)末端设置一个转向舵机(7),在转向舵机(7)上端设置喷水喷头(8),喷水喷头(8)与小水管(5)连接,在转向舵机(7)下端设置上连接装置(9),上连接装置(9)下端设置下连接装置(10),下连接装置(10)下端设置垃圾盒(11),下连接装置(10)外侧通过两个电机(12)与车体(1)相连;
所述的车体(1)包括车板体,车板体连接有四个麦克纳姆轮(13)及两个万向轮(14),车板体前端两侧设置避障红外(15),避障红外(15)与控制系统相连,车板体的前侧设置U形架用以与下连接装置(10)的两个电机(12)配合;所述的下连接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端设置两个配合件(17),两个配合件(17)通过丝杆(18)与两个电机(12)连接,两个配合件(17)通过丝杆(18)在电机(12)的作用下做水平移动;所述垃圾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郭宝亿,杨田,白雨,梁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