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光学镜头镜筒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848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筒的制作方法,先准备数金属板体,各该金属板体包含数第一板体与至少一个第二板体,再于各该第一板体上分别开设数透空,并以蚀刻方式于该第二板体上开设数透空,继而将各该第一板体贴置于第二板体两侧,而使各该透空对应构成光学镜头镜筒的内部空间与通光口径,最后,切割各该金属板体,而获致一个以上光学镜头镜筒,从而可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及供较高精度要求的光学镜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光学镜头
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简 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公知光学镜头由镜座、镜简与镜片等元件组合而成,其中镜简与镜座等机 构定位元件多利用塑胶射出的方式制成,从而有利于大量生产所需。不过,随 着影像感应器日渐缩小化的应用趋势,光学镜头的尺寸也必须随之缩小,如此 一来,利用塑胶射出的方式制作镜筒与镜座等机构定位元件将无法满足尺寸上 的精度要求,且光学镜头的封装制程中塑胶制品的耐热温度也有所限制。基此, 研发更高精度及热稳定性高的机构定位元件甚有必要,且也有利于较高精度要 求的光学镜头(如免对焦镜头)使用,或适用自动化组装。因此,为克服塑胶射出的镜简与镜座等机构定位元件无法满足尺寸上的精 度要求、耐热温度有限的缺点,以金属材料制作镜简与镜座等机构定位元件便为可行的方向,不过,为了达到电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要求,而在塑胶制品表面镀上金属材质是相当耗费成本的,其次,若以冲压 的方式制作金属镜筒与镜座并无法达到足够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 其精度及热稳定性均很高,可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及供较高精度要求 的光学镜头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可达成 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可使用于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 )制程。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主要 包含有以下步骤准备数金属板体各该金属板体包含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 开设透空在各该第一板体上分别开设数透空,并以蚀刻方式在该第二板体上 开设数透空;贴合金属板体将各该第一板体贴置于第二板体两侧,而使各该 透空对应构成光学镜头镜简的内部空间与通光口径;切割切割各该金属板体, 而获致一个以上光学镜头镜简,从而可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及供较高 精度要求的光学镜头使用。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其利用不锈钢、 铜、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精度及热稳定性均甚髙,该等金属并符合电磁兼 容性(EMC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要求,且易于表面染黑,可一 次产生多数光学镜头镜简,从而可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供较高精度 要求的光学镜头使用。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制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开设透空步骤的蚀刻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金属板体贴合的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制成的复数个光学镜头镜筒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 其步骤110,准备数金属板体各该金属板体是不锈钢(stainless steel),铜或 铜合金材料也可,包含三个第一板体22、 23、 24与一个第二板体26。各该第 一板体22、 23、 24构成供光线进出的镜简部分,该第二板体26构成用以容置 光学镜片的镜简部分。步骤120,开设透空以蚀刻方式在各该第一、第二板体22、 23、 24、 26 上分别开设内径不同的数个透空28,该蚀刻方式为化学湿蚀刻法(chemical etching),并先以光罩制程界定蚀刻区域再进行蚀刻,其步骤如下先在各该第一、第二板体22、 23、 24、 26上涂布光阻剂(photoresist), 如图2中第一图所示,再利用光罩进行曝光与后续显影、去除蚀刻部分光阻剂, 如图2中第二图所示,再以化学湿蚀刻的方式形成复数个透空28,并清除残留 的光阻剂,如图2中第三图及第四图所示。步骤130,贴合金属板体将各该第一板体22、 23、 24贴置于第二板体26 两侧,而使各该透空28对应构成光学镜头镜简的内部空间与通光口径,如图3 所示。步骤140,切割切割贴合完成的各该金属板体,而获致复数个光学镜头 镜简30,可分离成为单一光学镜头镜简,也可布设成适于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制程的排列形式,如图4所示。借此,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光学镜头镜简30运用于光学镜头的组装制程,可用以 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其可供切割而一次产生多数独立的光学镜头镜简 30,再分别将各该镜简部30与镜座、镜片等元件(图中未示)组成光学镜头,也 可在尚未切割、分离各该光学镜头镜简30前,先在各该光学镜头镜筒30上组 成光学镜头,再使各该光学镜头分离、独立,从而获致提升光学镜头组装效率 的效果。此外,该第一板体22光学镜头的通光口径,上下开口有不同的内径,该第 二板体26光学镜片组入的位置,光学镜片外径与第二板体26的透空28内径必 须相配合,以本实施例而言,第二板体26的透空28内径公差为10微米,该第 一板体23界定出光学镜片与感测元件(图中未示)的空间距离,因此,其厚度 公差较重要,例如为10微米,而其透空28的内径公差可较松,例如为50微米, 因此可釆用冲压或镭射切割的方式制作,该第 一板体24感测元件的容置空间, 与该第一板体23的精度要求相当,因此也可釆用冲压或镭射切割方式制作其上 的透空28。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利用不锈钢、 铜、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精度及热稳定性均甚高,该等金属并符合电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要求,且易于表面染黑,可一次 产生多数光学镜头镜简,从而可有效提升光学镜头的组装效率、供较高精度要 求的光学镜头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以下步骤准备一个或一个以上金属板体各该金属板体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开设透空在各该第一板体上分别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透空,并以蚀刻方式在该第二板体上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透空;贴合金属板体将各该第一板体贴置于第二板体两侧,而使各该透空对应构成光学镜头镜筒的内部空间与通光口径;切割切割各该金属板体,而获致一个以上的光学镜头镜筒。2、 如权利要求l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 备一个或一个以上金属板体的步骤中,各该第一板体构成供光线进出的镜简部 分,该第二板体构成用以容置光学镜片的镜简部分。3、 如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设透空的步骤中,都以蚀刻方式在各该金属板体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透空。4、 如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设透空的步骤中,各该第一板体上的透空以冲压方式制作。5、 如权利要求l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设透空的步骤中,该蚀刻方式为化学湿蚀刻法。6、 如权利要求5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设透空的步骤中,先以光罩制程界定蚀刻区域再进行蚀刻。7、 如权利要求l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设透空的步骤中,各该金属板体上的透空内径不同。8、 如权利要求l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金属板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铜或铜合金材料。9、 如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光学镜头镜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光学镜头镜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以下步骤: 准备一个或一个以上金属板体:各该金属板体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 开设透空:在各该第一板体上分别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透空,并以蚀刻方式在该第二板体上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透空; 贴合金属板体:将各该第一板体贴置于第二板体两侧,而使各该透空对应构成光学镜头镜筒的内部空间与通光口径; 切割:切割各该金属板体,而获致一个以上的光学镜头镜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祺
申请(专利权)人:乙太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