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可变区域特性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71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7
提供了用于生成非织造织物的工艺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例子中,非织造织物可以具有分层的、区域的特性,这些特性是由于将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短纤维缠结穿过短纤维层之间的合并区域同时保持不同区域而产生的,每个区域包括一种类型的短纤维。此外,该工艺可以包括经由连续的组装线将细丝层嵌入到非织造织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具有可变区域特性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29日提交的题为“用于具有可变区域特性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METHODFORNONWOVENTEXTILESWITHVARIABLEZONALPROPERTI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677,553号的优先权。上面列出的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本说明书总体上涉及用于生成多区域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非织造织物是由纤维网形成的工程材料,其中纤维通过机械、热或化学方法互锁。制造的非织造织物可以具有宽范围的物理特性,包括孔隙率、耐久性、拉伸性、强度、绝热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将两个或多个特性组合到单个织物中可能是需要的,但是通过传统的制造方法不能在线生成具有两个不同的纤维粘结层或区域的连续材料。相反,这些区域可以被单独地构造,并且然后通过诸如粘合剂附接的离线工艺被组合成单个片。因此,生产量可能降低,同时制造成本可能增加。在一个例子中,通过在将不同的纤维毡合在一起之前将它们缠络和交叉铺网来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织物,包括:/n第一纤维区域和第二纤维区域,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包括第一短纤维,并且所述第二纤维区域包括第二短纤维,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一短纤维沿着所述织物的长度或宽度与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二短纤维至少部分地对齐,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定位在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9 US 62/677,5531.一种非织造织物,包括:
第一纤维区域和第二纤维区域,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包括第一短纤维,并且所述第二纤维区域包括第二短纤维,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一短纤维沿着所述织物的长度或宽度与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二短纤维至少部分地对齐,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定位在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限定所述织物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二纤维区域限定所述织物的第二相对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一短纤维是与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二短纤维不同类型的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和所述第二纤维区域彼此相邻,所述织物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和所述第二纤维区域中间的合并区域,所述合并区域包括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和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短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其中在所述合并区域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一短纤维沿着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所述第二短纤维缠结,所述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织物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经由不同类型的短纤维在所述合并区域处的机械缠结而粘附到所述第二纤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不同类型的短纤维包括不同颜色、不同材料和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包括在所述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定向的经梳理的第一短纤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纤维区域包括在所述织物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定向的不同于所述第一短纤维类型的经梳理的第二短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的厚度不同于所述第二纤维区域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区域沿着所述织物的深度被毡合到所述第二纤维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用于服装制品和鞋类制品中的一个或多个中。


11.一种非织造织物,包括:
经梳理的、水平对齐的第一短纤维的第一区域;
经梳理的、水平对齐的第二短纤维的第二区域;以及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间的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尔沃特·S·阿特瓦尔丹尼尔·摩根威尔·斯塔尔克帕特里克·威廉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