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板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17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板铺设方法,该方法采用防水板台车来实施,防水板台车设置有活动模板,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待铺设区域,并控制防水板台车移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下方,以及准备好防水板并将防水板铺设在活动模板上;驱动活动模板而带动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向填充空间内填充轻质混凝土,形成填充层以使防水板与初支层粘接固定;其中,在当前待铺设区域的上一铺设区域存在已铺设好的防水板时,将活动模板的后端与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搭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解决防水板在铺设时容易出现扭曲、拉伸或撕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板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板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二次衬砌施工,由于是沿围岩暴露面施工,喷射混凝土后所形成的初支层会产生凹凸不平,防水板在初支层铺设时一般需要留有适度的富余量,但在实际铺设后仍无法避免防水板出现扭曲、拉伸或撕裂的情况。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水板铺设方法,旨在解决防水板在铺设时容易出现扭曲、拉伸或撕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水板铺设方法,采用防水板台车来实施,所述防水板台车设置有活动模板,所述防水板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当前待铺设区域,并控制所述防水板台车移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下方,以及准备好防水板并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通过驱动所述活动模板而带动所述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轻质混凝土,形成填充层以使所述防水板与所述轻质混凝土粘接固定;其中,在当前待铺设区域的上一铺设区域存在已铺设好的防水板时,将所述活动模板的后端与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搭接,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以及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及其填充层共同围合出所述填充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台车还设置有弧形轨道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轨道上的铺设小车,所述活动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侧;将所述防水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铺设小车上;驱动所述铺设小车沿所述弧形轨道自所述第一侧运动至所述第二侧;并在所述铺设小车运动至所述第二侧后,控制所述防水板与所述铺设小车脱离,以使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所述防水板台车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还设有防水板托架,所述防水板为卷绕于一卷轴上的卷材,所述卷轴与所述防水板托架转动适配,所述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的步骤包括:控制铺设小车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侧,以及将防水板的卷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防水板托架上;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上;驱动所述铺设小车沿所述弧形轨道自所述第一侧运动至所述第二侧;控制所述防水板与所述铺设小车脱离,以使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铺设小车具有与所述弧形轨道的轴线平行的夹轴,所述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轴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托架位于所述活动模板的内侧,所述防水板台车还设置有换向托辊,所述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轴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绕过所述换向托辊之后,再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轴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驱动所述活动模板而带动所述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活动模板和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填充层之间相互搭接的防水板进行固定、粘接或焊合;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驱动所述活动模板而带动所述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防水板进行裁切,以使防水板形成另一端,将所述防水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活动模板的第一侧;所述隧道的仰拱层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预留有仰拱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两端与两所述仰拱防水板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包括: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并将所述防水板的两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仰拱防水板一一对应焊合,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板的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小边模,在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并将所述防水板的两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仰拱防水板一一对应焊合,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驱动所述小边模运动至所述仰拱防水板处,以使焊合后的所述防水板和所述仰拱防水板贴附于所述小边模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台车还包括呈弧形状的封堵气囊,所述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包括: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将所述封堵气囊封堵于所述活动模板和所述初支层之间位于所述活动模板的前端处的边缘间隙,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板还包括呈弧形状的端模板,在通过封堵件封堵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所述初支层之间的边缘间隙,并将所述防水板的两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仰拱防水板一一对应焊合,以使所述填充空间相对封闭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端模板固定于所述封堵气囊背离所述填充空间的一侧。本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先将防水板铺设在防水板台车的活动模板上,再使铺设有防水板的活动模板、当前待铺设区域的的初支层以及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及其填充层共同围合出所述填充空间,最后向该填充空间内填充轻质混凝土(或粘接砂浆等其他的粘接材料),形成新的一段填充层,进而将防水板粘接在初支层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填充轻质混凝土时,由于防水板贴附在活动模板的表面上,并且活动模板能够为防水板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轻质混凝土与防水板粘接的表面平整、均匀,也即使得防水板能够平整、均匀地铺设在凹凸不平的初支层上,避免防水板在铺设时出现扭曲、拉伸或撕裂的情况。并且在本防水板铺设方法中,铺设有防水板的活动模板的后端与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层搭接一段长度,使得多段防水板之间在铺设时的衔接性、连续性更好,避免多段防水板之间高低错位严重、或者出现间隙等情况,进而使得整个隧道的防水板铺设可以更加平整,铺设质量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所采用的防水板台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防水板台车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一实施例的施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水板铺设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施工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板铺设方法,采用防水板台车来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台车设置有活动模板,所述防水板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确定当前待铺设区域,并控制所述防水板台车移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下方,以及准备好防水板并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n通过驱动所述活动模板而带动所述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n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轻质混凝土,形成填充层以使所述防水板与所述轻质混凝土粘接固定。/n其中,在当前待铺设区域的上一铺设区域存在已铺设好的防水板时,将所述活动模板的后端与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搭接,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以及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及其填充层共同围合出所述填充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板铺设方法,采用防水板台车来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台车设置有活动模板,所述防水板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待铺设区域,并控制所述防水板台车移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下方,以及准备好防水板并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
通过驱动所述活动模板而带动所述防水板运动至当前待铺设区域,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共同围合出一填充空间;
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轻质混凝土,形成填充层以使所述防水板与所述轻质混凝土粘接固定。
其中,在当前待铺设区域的上一铺设区域存在已铺设好的防水板时,将所述活动模板的后端与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搭接,以使所述活动模板与当前待铺设区域的初支层以及所述上一铺设区域的防水板及其填充层共同围合出所述填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台车还设置有弧形轨道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轨道上的铺设小车,所述活动模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侧;
将所述防水板的另一端置于在所述铺设小车上;
驱动所述铺设小车沿所述弧形轨道自所述第一侧运动至所述第二侧;
并在所述铺设小车运动至所述第二侧后,控制所述防水板与所述铺设小车脱离,以使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台车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还设有防水板托架,所述防水板为卷绕于一卷轴上的卷材,所述卷轴与所述防水板托架转动适配,所述将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的步骤包括:
控制铺设小车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侧,以及将防水板的卷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防水板托架上;
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上;
驱动所述铺设小车沿所述弧形轨道自所述第一侧运动至所述第二侧;
控制所述防水板与所述铺设小车脱离,以使所述防水板铺设在所述活动模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小车具有与所述弧形轨道的轴线平行的夹轴,所述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上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托架位于所述活动模板的内侧,所述防水板台车还设置有换向托辊,所述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轴上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防水板的一端拉出,并绕过所述换向托辊之后,再固定于所述铺设小车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明宗长江邓江明贺显林任少强王平安杨立燃王洪坤罗宗帆李金魁张欢李校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