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旋挖钻机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1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旋挖钻机和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平台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所述平台模块包括主平台(1)、多个成对的车轮(2)以及多个成对并可伸缩的支撑腿(3),所述车轮(2)和支撑腿(3)均设于主平台(1)的底部,所述主平台(1)的顶部成对设有多个钻机卡槽(8),所述主平台(1)的中部竖直贯穿设有钻杆孔(9),所述动力控制模块包括均设于主平台(1)上的电机(5)和控制台(6),所述电机(5)与车轮(2)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台(6)与电机(5)及支撑腿(3)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旋挖钻机移动困难和施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易操作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旋挖钻机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孔灌注桩旋挖钻机
,具体涉及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旋挖钻机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一般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此类钻机的特点在于构造简单、不设置行走装置,施工时通过在钻机底部焊接铁耳将钻机安置在钢管上,通过推动钢管来移动钻机。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钻机造价,但缺点在于移动钻机时需要不断推动钢管,费时费力,且钢管底座不稳定,在钻机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影响钻孔精确度和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旋挖钻机和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旋挖钻机的移动困难和施工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易操作等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台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所述平台模块包括主平台、多个成对设置的车轮以及多个成对设置并可伸缩的支撑腿,所述车轮和支撑腿均设于主平台的底部,所述主平台的顶部成对设有多个钻机卡槽,所述主平台的中部竖直贯穿设有钻杆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平台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所述平台模块包括主平台(1)、多个成对设置的车轮(2)以及多个成对设置并可伸缩的支撑腿(3),所述车轮(2)和支撑腿(3)均设于主平台(1)的底部,所述主平台(1)的顶部成对设有多个钻机卡槽(8),所述主平台(1)的中部竖直贯穿设有钻杆孔(9),所述动力控制模块包括均设于主平台(1)上的电机(5)和控制台(6),所述电机(5)与车轮(2)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台(6)与电机(5)及支撑腿(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平台模块和动力控制模块,所述平台模块包括主平台(1)、多个成对设置的车轮(2)以及多个成对设置并可伸缩的支撑腿(3),所述车轮(2)和支撑腿(3)均设于主平台(1)的底部,所述主平台(1)的顶部成对设有多个钻机卡槽(8),所述主平台(1)的中部竖直贯穿设有钻杆孔(9),所述动力控制模块包括均设于主平台(1)上的电机(5)和控制台(6),所述电机(5)与车轮(2)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台(6)与电机(5)及支撑腿(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采用液压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的底部设有垫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孔(9)的孔径为1.0-1.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支撑腿(3)及钻机卡槽(8)均关于主平台(1)的轴线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和控制台(6)均设于主平台(1)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陕耀王海峰任延涛王学邓君蒋晓峰肖蔚雄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