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孝庆专利>正文

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1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抗菌阻燃纤维60‑70份、棉纤维30‑40份、质量分数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5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2份、纳米氧化钡2‑4份、处理液100‑200份、定型液10‑20份;通过制备抗菌阻燃纤维,利用物理抗菌可保证纺织品本身抗菌,但不影响周围环境,使病毒不能在纺织品内繁殖,因此纺织品不会造成人体自我感染,也不会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相对于抗菌阻燃纤维,相对于溶出型抑菌添加物,物理抗菌不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不会像溶出型抑菌添加物通过皮肤渗入人体,降低人体免疫力,更不会产生积累毒性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抗菌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对于穿着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不只要求舒适,还需兼具多功能,依据不同的生活型态,所穿着衣服的功能也不同,而传统运用于运动系列的针织面料大都采用普通的圆形截面涤纶低弹丝原料,采用原始的染色后制作工艺,水洗浮色较多和耐光照牢度差,经长期户外运动着装后颜色变得萎暗,手感变硬且吸湿导汗性能差,穿着闷热不透气,舒适感差;导致现代人对于抗菌的观念也逐渐重视,以往只有医护人员所需的抗菌衣及抗菌器具,也逐渐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用品。专利技术专利CN109295700A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面料,所述面料是通过将坯布浸轧阻燃抗菌整理液得到,其中所述阻燃抗菌整理液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有机柱撑蛭石5-10%,环糊精改性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1-5%,壳聚糖1-5%,多元羧酸5-10%,次亚磷酸钠1-5%,余量为水。该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其不仅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抗菌的效果,而且环保健康、性能突出。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n抗菌阻燃纤维60-70份、棉纤维30-40份、质量分数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5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2份、纳米氧化钡2-4份、处理液100-200份、定型液10-20份;/n该阻燃抗菌面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n第一步、将抗菌阻燃纤维和棉纤维交织成坯布,用质量分数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纳米氧化钡制成溶液对坯布进行浸泡,将溶液先升至45-50℃浸泡15-20min,再升至75-85℃浸泡5-10min,最后升至100-120℃保温10-15min,后进行冷却,先升至45℃浸泡15min,再升至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抗菌阻燃纤维60-70份、棉纤维30-40份、质量分数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5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2份、纳米氧化钡2-4份、处理液100-200份、定型液10-20份;
该阻燃抗菌面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抗菌阻燃纤维和棉纤维交织成坯布,用质量分数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纳米氧化钡制成溶液对坯布进行浸泡,将溶液先升至45-50℃浸泡15-20min,再升至75-85℃浸泡5-10min,最后升至100-120℃保温10-15min,后进行冷却,先升至45℃浸泡15min,再升至80℃浸泡10min,最后升至110℃保温12min,最后冷却至室温;
第二步、柔软处理,采用处理液浸泡,对坯布进行柔软处理,处理温度为50℃,时间为20min;
第三步、定型工艺,定型温度为150-170℃,车速为10-25m/min,采用定型机和定型液对坯布进行定型,得到一种阻燃抗菌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纳米氧化钡的平均粒径为50nm,第二步中处理液中含1%的亲水硅油T718、0.4%的吸湿排汗剂PSR、5%辛酸甘油三酯和2%戊二酸,其余为甘油;第三步中定型液中含有3%亲水硅油T718、6%吸湿排汗剂PSR,其余为去离子水;处理液和定型液中各物质占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抗菌阻燃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S11、将天然蛭石加入超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使用磁力搅拌器在500r/min的转速下,室温搅拌10-12d,搅拌结束后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在6000-7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10min,将离心后的分散液冷冻干燥48-50h,得到纳米级蛭石;将纳米级蛭石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醇粉末,设置温度为70-90℃、转速为300-400r/min,油浴加热搅拌2-3h制得混合液A,备用;
步骤S12、将壳聚糖粉末、冰醋酸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48的比例混合,室温下搅拌2-4h,搅拌结束后静置3-5h,得到壳聚糖醋酸混合液,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8-9,析出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减压抽滤,得到沉淀a;
步骤S13、将沉淀a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异丙醇在室温下搅拌3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1-2h,然后设置温度为70-80℃、转速为100-200r/mi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搅拌8-10h,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将抗菌组分加入三口烧瓶中,控制抗菌组分的加入速度为10滴/min,抗菌组分滴加完后,加入过硫酸铵,保持温度和转速不变,继续反应1-2h,得到中间体B;
步骤S14、向步骤S13中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庆
申请(专利权)人:陈孝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