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9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棉纤维和锦纶纤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纺形成混纺织物,再将混纺织物依次经纺纱、织造、冷轧堆、煮炼漂白、丝光、印染及后整理等过程制得阻燃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织物同时具有耐洗性好、阻燃效果优良、机械强力好及生产过程安全环保等优点,有效解决了普通阻燃织物阻燃效果及耐洗性差、机械强力低及安全环保指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阻燃整理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棉织物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好、穿着卫生舒适、光泽柔和、染色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强力低、不阻燃等缺点。目前国内外成熟的耐久阻燃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种:一种是浸轧CP类阻燃剂进行整理,该方法生产过程简单,阻燃效果较好,主要缺点是织物强力损失大,达到20%-30%,生产环境较差;二是采用普鲁苯阻燃工艺,阻燃效果较好,耐洗性较好,织物强力不降低,产品的安全卫生性能够符合国际信心纺织品oeko-Tex100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阻燃面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阻燃面料同时具有阻燃、耐洗、机械强力高且生产过程安全环保,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步骤S1:将80wt%-95wt%棉纤维和5wt%-20wt%锦纶纤维混合均匀并进行中捻度纺纱,再采用喷气式箭标织机进行织造形成混纺织物;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混纺织物进行冷轧堆处理,冷轧堆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40g/L、双氧水40g/L和精炼剂10g/L,打卷堆置时间为24小时;步骤S3:对步骤S2冷轧堆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煮炼漂白处理,煮炼漂白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10g/L、双氧水10g/L和水玻璃2g/L;步骤S4:对步骤S3煮炼漂白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丝光处理,丝光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220g/L,车速为20米/分钟;步骤S5:对步骤S4丝光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水洗-烘干;步骤S6:对步骤S5染色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干燥-氨熏-氧化-水洗-烘干,其中阻燃整理液的工艺处方为: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物350-420g/L、渗透剂1-2g/L和柔软剂30g/L,轧液率70±10%,干燥含潮率10%-20%,氨熏液氨流量60-70m3/h,氧化过程双氧水浓度60-70g/L及烧碱浓度6-8g/L,车速18-20米/分钟。进一步限定,所述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将90wt%棉纤维和10wt%锦纶纤维混合均匀并进行中捻度纺纱,再采用喷气式箭标织机进行织造形成混纺织物;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混纺织物进行冷轧堆处理,冷轧堆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40g/L、双氧水40g/L和常规市售面料精炼剂10g/L,打卷堆置时间为24小时;步骤S3:对步骤S2冷轧堆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煮炼漂白处理,煮炼漂白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10g/L、双氧水10g/L和水玻璃2g/L;步骤S4:对步骤S3煮炼漂白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丝光处理,丝光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220g/L,车速为20米/分钟;步骤S5:对步骤S4丝光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水洗-烘干;步骤S6:对步骤S5染色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干燥-氨熏-氧化-水洗-烘干,其中阻燃整理液的工艺处方为: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物400g/L、常规市售面料渗透剂2g/L和常规市售面料柔软剂30g/L,轧液率70%,干燥含潮率10%-20%,氨熏液氨流量60m3/h,氧化过程双氧水浓度60g/L及烧碱浓度6g/L,车速20米/分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织物同时具有耐洗性好、阻燃效果优良、机械强力好及生产过程安全环保等优点,有效解决了普通阻燃织物阻燃效果及耐洗性差、机械强力低及安全环保指标低等技术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步骤S1:将90wt%棉纤维和10wt%锦纶纤维混合均匀并进行中捻度纺纱,再采用喷气式箭标织机进行织造形成混纺织物;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混纺织物进行冷轧堆处理,冷轧堆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40g/L、双氧水40g/L和常规市售面料精炼剂10g/L,打卷堆置时间为24小时;步骤S3:对步骤S2冷轧堆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煮炼漂白处理,煮炼漂白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10g/L、双氧水10g/L和水玻璃2g/L;步骤S4:对步骤S3煮炼漂白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丝光处理,丝光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220g/L,车速为20米/分钟;步骤S5:对步骤S4丝光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水洗-烘干;步骤S6:对步骤S5染色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干燥-氨熏-氧化-水洗-烘干,其中阻燃整理液的工艺处方为: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物400g/L、常规市售面料渗透剂2g/L和常规市售面料柔软剂30g/L,轧液率70%,干燥含潮率10%-20%,氨熏液氨流量60m3/h,氧化过程双氧水浓度60g/L及烧碱浓度6g/L,车速20米/分钟。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阻燃面料柔软性较好,机械强力损失小,生产时气味大为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效解决了普通阻燃织物阻燃效果及耐洗性差、机械强力低及安全环保指标低等技术问题。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范围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n步骤S1:将80wt%-95wt%棉纤维和5wt%-20wt%锦纶纤维混合均匀并进行中捻度纺纱,再采用喷气式箭标织机进行织造形成混纺织物;/n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混纺织物进行冷轧堆处理,冷轧堆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40g/L、双氧水40g/L和精炼剂10g/L,打卷堆置时间为24小时;/n步骤S3:对步骤S2冷轧堆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煮炼漂白处理,煮炼漂白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10g/L、双氧水10g/L和水玻璃2g/L;/n步骤S4:对步骤S3煮炼漂白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丝光处理,丝光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220g/L,车速为20米/分钟;/n步骤S5:对步骤S4丝光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水洗-烘干;/n步骤S6:对步骤S5染色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干燥-氨熏-氧化-水洗-烘干,其中阻燃整理液的工艺处方为: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物350-420g/L、渗透剂1-2g/L和柔软剂30g/L,轧液率70±10%,干燥含潮率10%-20%,氨熏液氨流量60-7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
步骤S1:将80wt%-95wt%棉纤维和5wt%-20wt%锦纶纤维混合均匀并进行中捻度纺纱,再采用喷气式箭标织机进行织造形成混纺织物;
步骤S2:对步骤S1得到的混纺织物进行冷轧堆处理,冷轧堆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40g/L、双氧水40g/L和精炼剂10g/L,打卷堆置时间为24小时;
步骤S3:对步骤S2冷轧堆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煮炼漂白处理,煮炼漂白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10g/L、双氧水10g/L和水玻璃2g/L;
步骤S4:对步骤S3煮炼漂白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丝光处理,丝光处理的工艺处方为:烧碱220g/L,车速为20米/分钟;
步骤S5:对步骤S4丝光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水洗-烘干;
步骤S6:对步骤S5染色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的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干燥-氨熏-氧化-水洗-烘干,其中阻燃整理液的工艺处方为: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物350-420g/L、渗透剂1-2g/L和柔软剂30g/L,轧液率70±10%,干燥含潮率10%-20%,氨熏液氨流量60-70m3/h,氧化过程双氧水浓度60-70g/L及烧碱浓度6-8g/L,车速18-20米/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先明潘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护神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