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04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的制备;2)水相预乳化液及引发剂油相的配制;3)初产品的制备;加入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去离子水,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30℃至40℃,开始滴加水相预乳化液、丁二烯、引发剂油相,5~8小时内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反应4~6小时,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反应;4)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医用丁腈手套,具有良好的强度,同时具备良好的高低温柔顺性,抗油抗水性,抗腐蚀抗菌性。而且丁腈手套具有低的表面能,因此还具有优异的穿戴舒适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医疗养老保健等健康服务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医疗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医疗器械等相关的配套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用手套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市场上医用手套的种类较多,各类手套之间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挑选合适的手套。其中,医用丁腈手套因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溶剂性,耐腐蚀性以及较高的强度和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用普通手套和医用检查手套,同时,丁腈手套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民用劳动防护和实验科研防护方面。虽然医用丁腈手套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对于医疗设备和器材的需求更加明显。然而,国内大部分用于医用丁腈手套制造的丁腈胶乳,主要依赖于进口,一方面,国内的丁腈胶乳产能还不足以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其次,医用丁腈手套对丁腈胶乳原材料的要求较高,医用丁腈手套在强度,耐刺穿,弹性,添加剂残留,穿戴舒适性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因此,用于制备医用丁腈手套的丁腈胶乳成膜物需要具备优良的性能。在丁腈胶乳的合成过程中,原料的选择,配比和工艺,都会对成品胶乳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国内的部分丁腈胶乳产品,由于温度控制不稳定或原材料配比不合适,导致胶乳在制成手套后,存在质量不均匀的情况,容易导致手套存在局部的缺陷,如易发硬,易老化,易破损等现象,在丁腈手套的穿戴使用过程中容易因防护不完全而导致一些失误或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1)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的制备: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60~80份去离子水与2~5份阴离子乳化剂,0.01~0.05份鳌合剂、0.2~0.5份电解质和0.01~0.05份pH缓冲剂,0.005~0.008份的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15℃~30℃,开始滴加0.1~0.5份引发剂,0.1~0.5份RAFT试剂与10~20份异戊二烯的混合液,滴加2~3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30~40℃,保温2~3小时,开始降温至20~30℃,卸料,过滤,制得聚异戊二烯种子胶乳;制得的聚异戊二烯种子胶乳为乳白色半透明状。2)水相预乳化液及引发剂油相的配制:将1.5~3份阴离子乳化剂与1~2份非离子乳化剂溶解于40~60份的去离子水,并加入1~2份RAFT试剂,0.1~0.3份的分子量调节剂,以及0.01~0.05份pH缓冲剂、0.1~0.2份电解质,搅拌1~2小时,配制成水相预乳化液,以备用;将0.5~1.1份引发剂与3~5份的氟硅单体,20~40份丙烯腈投入密封配料罐中,持续低速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引发剂油相,备用;3)初产品的制备:向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40~60份去离子水,0.01~0.02份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30℃至40℃,开始滴加步骤2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60~80份丁二烯、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油相,5~8小时内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反应4~6小时,保温期间,每隔2小时取一次样,测试固含量,计算转化率,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反应;4)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降温至30~40℃,加入0.1~0.3份终止剂,加入4~10份中和剂,分散30~50分钟,反应产物的pH调至6~8后,开始抽真空,脱除残留易挥发物,制得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2)中,氟硅单体为不饱和氟硅共聚单体。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氟硅单体为乙烯基硅油改性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三氟乙烯基硅烷,1-丁基-2,2-二氟乙烯基三苯甲硅基醚中的一种以上。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2)中,氟硅单体为不饱和氟单体与反应型有机硅单体的共混单体。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氟硅单体为三氟代丙烯酸乙酯,氨基硅油,羟基硅油,含氢硅油,乙烯基硅油中的两种以上共混物。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RAFT试剂为二硫酯和/或三硫酯。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RAFT试剂为1,4,7,10-四氮环十二烷基二硫酸酯和/或2-氰基-2-丙基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有机铋催化剂为新癸酸铋,异辛酸铋,油酸铋中的一种以上。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4)中,抽真空脱除残留易挥发物后,温度降至20~30℃,开始卸压,卸料,过滤,包装,制得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在上述的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4)中,制得的聚异戊二烯种子胶乳粒径范围在30nm~50n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异戊二烯为种子胶,调节丁腈胶乳成膜物的柔软性,以氟硅单体为改性剂,可以改善丁腈胶乳成膜物的柔顺性,同时使胶膜表面具有优良的疏水疏油性,耐高低温性能,具有一定的自洁净性能和抗菌抗污染性能。2)本专利技术采用RAFT试剂,环保有机铋催化剂和引发剂搭配的催化引发体系,可以提高丁腈胶乳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可以在适当的低温下,制得相对分子量更大,分子量分布更均一,柔顺性更好的丁腈胶乳。通过改性后的丁腈胶乳,在用于制造医用丁腈手套过程中,胶乳中的RAFT试剂可以起到对丁腈胶乳手套进行硫化交联的作用,无需再添加其它硫化助剂,就可以使丁腈手套具有良好的强度,同时具备良好的高低温柔顺性,抗油抗水性,抗腐蚀抗菌性。3)而且由于氟硅改性后的丁腈手套具有低的表面能,因此还具有优异的穿戴舒适透气性。因此,氟硅改性丁腈胶乳在医用丁腈手套的制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1)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的制备: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60份去离子水与2份阴离子乳化剂,0.01份三磷酸钠、0.2份氯化钾和0.01份pH缓冲剂,0.005份的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15℃,开始滴加0.1份引发剂,0.1份RAFT试剂与10份异戊二烯的混合液,滴加2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30℃,保温2小时,开始降温至20℃,卸料,过滤,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n1)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的制备: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60~80份去离子水与2~5份阴离子乳化剂,0.01~0.05份鳌合剂、0.2~0.5份电解质和0.01~0.05份pH缓冲剂,0.005~0.008份的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15℃~30℃,开始滴加0.1~0.5份引发剂,0.1~0.5份RAFT试剂与10~20份异戊二烯的混合液,滴加2~3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30~40℃,保温2~3小时,开始降温至20~30℃,卸料,过滤,制得聚异戊二烯种子胶乳;/n2)水相预乳化液及引发剂油相的配制:将1.5~3份阴离子乳化剂与1~2份非离子乳化剂溶解于40~60份的去离子水,并加入1~2份RAFT试剂,0.1~0.3份的分子量调节剂,以及0.01~0.05份pH缓冲剂、0.1~0.2份电解质,搅拌1~2小时,配制成水相预乳化液,以备用;/n将0.5~1.1份引发剂与3~5份的氟硅单体,20~40份丙烯腈投入密封配料罐中,持续低速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引发剂油相,备用;/n3)初产品的制备:向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40~60份去离子水,0.01~0.02份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30℃至40℃,开始滴加步骤2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60~80份丁二烯、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油相,5~8小时内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反应4~6小时,保温期间,每隔2小时取一次样,测试固含量,计算转化率,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反应;/n4)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降温至30~40℃,加入0.1~0.3份终止剂,加入4~10份中和剂,分散30~50分钟,反应产物的pH调至6~8后,开始抽真空,脱除残留易挥发物,制得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1)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的制备: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60~80份去离子水与2~5份阴离子乳化剂,0.01~0.05份鳌合剂、0.2~0.5份电解质和0.01~0.05份pH缓冲剂,0.005~0.008份的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15℃~30℃,开始滴加0.1~0.5份引发剂,0.1~0.5份RAFT试剂与10~20份异戊二烯的混合液,滴加2~3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30~40℃,保温2~3小时,开始降温至20~30℃,卸料,过滤,制得聚异戊二烯种子胶乳;
2)水相预乳化液及引发剂油相的配制:将1.5~3份阴离子乳化剂与1~2份非离子乳化剂溶解于40~60份的去离子水,并加入1~2份RAFT试剂,0.1~0.3份的分子量调节剂,以及0.01~0.05份pH缓冲剂、0.1~0.2份电解质,搅拌1~2小时,配制成水相预乳化液,以备用;
将0.5~1.1份引发剂与3~5份的氟硅单体,20~40份丙烯腈投入密封配料罐中,持续低速搅拌,混合均匀,配制成引发剂油相,备用;
3)初产品的制备:向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聚异戊二烯种子乳液,40~60份去离子水,0.01~0.02份有机铋催化剂,升温至30℃至40℃,开始滴加步骤2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60~80份丁二烯、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油相,5~8小时内滴加完成,滴加完成后,升温至40℃至50℃,保温反应4~6小时,保温期间,每隔2小时取一次样,测试固含量,计算转化率,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反应;
4)氟硅改性丁腈胶乳的制备:降温至30~40℃,加入0.1~0.3份终止剂,加入4~10份中和剂,分散30~50分钟,反应产物的pH调至6~8后,开始抽真空,脱除残留易挥发物,制得应用于医用丁腈手套的氟硅改性丁腈胶乳。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分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