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东强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98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盖、排污口、控制箱、排水口、支撑脚、机体,机盖包括套设于机体顶部,机体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污口和排水口,两者与机体相通,其底部固定有支撑脚,且控制箱与机体内部电性相连,通过斜板的锥形拱桥结构可使杂物流出到换流道内部,配合其斜板外部涂覆有光滑材料涂层,避免造成杂质粘附在其内壁截污装置底端的截污工作压力较大,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当量位球进行挤压量位式的变形时,会调节其倾斜角度的大小,方便杂物集中堆积输出,对杂物递进式的排除输出处理,可减小截污装置的工作压力,避免截污装置底部排除截污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水体变质发臭以及系统的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的,是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主要体现在水中的各类水草及藻类植物和一些生活垃圾。现有的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结构简单,生态水污染处理方法以人工打捞为主,人工打捞不仅成本高而且劳动量大,通常使用带有旋转台中间设有多个截污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使用时,由于江河湖泊的水受到残留的肥料与农药污染,将会在水体中残留化学元素,进而使水体富营养化,使得装置整体耐腐蚀效果较差,造成截污装置底端的截污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杂物堆积发生腐蚀,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进而在杂物堆积腐蚀最多时,截污装置底部排除截污的调节能力减弱,影响截污装置对水中的杂物进行截留的质量水准,导致水体变质发臭以及系统的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由于江河湖泊的水受到残留的肥料与农药污染,将会在水体中残留化学元素,进而使水体富营养化,使得装置整体耐腐蚀效果较差,造成截污装置底端的截污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杂物堆积发生腐蚀,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进而在杂物堆积腐蚀最多时,截污装置底部排除截污的调节能力减弱,影响截污装置对水中的杂物进行截留的质量水准,导致水体变质发臭以及系统的功能失效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盖、排污口、控制箱、排水口、支撑脚、机体,所述机盖包括套设于机体顶部,所述机体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污口和排水口,两者与机体相通,其底部固定有支撑脚,且所述控制箱与机体内部电性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包括连接管、集杂腔、截污装置、涡流导口、净化处理间,所述涡流导口为倒“八”字结构,其底部环绕安装于截污装置上方,所述截污装置两侧焊接连接有集杂腔,且集杂腔的集合口固定在净化处理间顶部,所述净化处理间底部安装有连接管并与排水口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截污装置包括固定限位环、过滤网、分流装置、排污结构,所述固定限位环上方安装有排污结构,且沿其外圆周倾斜固定有四个结构大小一致的过滤网和分流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导向滑道、夹片、定位球、分向板,所述分向板为三角形结构,焊接连接在导向滑道之间,所述导向滑道两侧通过三个定位球插嵌在固定在滑道出口位置的夹片上,所述夹片中部扣合连接在过滤网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结构包括安定框、斜板、平面块、凸起、换流道,所述安定框安装于凸起外圆周,且其内部套设有斜板和平面块,所述平面块内侧圆弧上方固定有固定限位环,所述换流道穿插在安定框外表面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板和平面块为一体化结构,且斜板外部涂覆有光滑材料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流道包括截流支撑块、弹性复位结构,所述截流支撑块为四分之一的锥形结构,其平面切口分别固定在平面块侧面和弹性复位结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量位球、套架、夹持角、弹性夹、压簧,所述量位球为半球结构,套设于套架内部,所述套架底部一端焊接连接有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的顶部活动卡合在截流支撑块一侧的槽型位置,且两端设置有夹持角与压簧两端活动卡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沿固定限位环外圆周倾斜固定配合旋流分离原理,能够使污水在过滤网弹性来回进行过滤,避免了杂物不会静置该杂质长时间堆积堵塞过滤网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对污水径流杂物的截留和处理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向板的三角形结构向两侧的导向滑道对污水分流扩散,结合导向滑道的水平扩散,且可防止污水冲击力对过滤网两侧造成过滤缝隙大小差异,用来对污水进行换向导流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板的锥形拱桥结构可使杂物流出到换流道内部,配合其斜板外部涂覆有光滑材料涂层,避免造成杂质粘附在其内壁截污装置底端的截污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杂物堆积发生腐蚀,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过滤网沿固定限位环外圆周倾斜固定配合旋流分离原理,能够使污水在过滤网弹性来回进行过滤,避免了杂物不会静置该杂质长时间堆积堵塞过滤网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对污水径流杂物的截留和处理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分向板的三角形结构向两侧的导向滑道对污水分流扩散时,结合导向滑道的水平扩散,可防止污水冲击力对过滤网两侧造成过滤缝隙大小差异,用来对污水进行换向导流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斜板的锥形拱桥结构可使杂物流出到换流道内部,配合其斜板外部涂覆有光滑材料涂层,避免造成杂质粘附在其内壁截污装置底端的截污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杂物堆积发生腐蚀,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当量位球进行挤压量位式的变形时,会调节其倾斜角度的大小,方便杂物集中堆积输出,对杂物递进式的排除输出处理,可减小截污装置的工作压力,避免截污装置底部排除截污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水体变质发臭以及系统的功能失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截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排污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复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机盖-1、排污口-2、控制箱-3、排水口-4、支撑脚-5、机体-6、连接管-61、集杂腔-62、截污装置-63、涡流导口-64、净化处理间-65、固定限位环-631、过滤网-632、分流装置-633、排污结构-634、导向滑道-331、夹片-332、定位球-333、分向板-334、安定框-341、斜板-342、平面块-343、凸起-344、换流道-345、截流支撑块-5a1、弹性复位结构-5a2、量位球-a21、套架-a22、夹持角-a23、弹性夹-a24、压簧-a25。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机盖1、排污口2、控制箱3、排水口4、支撑脚5、机体6,所述机盖1包括套设于机体6顶部,所述机体6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污口2和排水口4,两者与机体6相通,其底部固定有支撑脚5,且所述控制箱3与机体6内部电性相连,所述机体6包括连接管61、集杂腔62、截污装置63、涡流导口64、净化处理间65,所述涡流导口64为倒“八”字结构,其底部环绕安装于截污装置63上方,所述截污装置63两侧焊接连接有集杂腔62,且集杂腔62的集合口固定在净化处理间65顶部,所述净化处理间65底部安装有连接管61并与排水口4相通,所述截污装置63包括固定限位环631、过滤网632、分流装置633、排污结构634,所述固定限位环631上方安装有排污结构634,且沿其外圆周倾斜固定有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盖(1)、排污口(2)、控制箱(3)、排水口(4)、支撑脚(5)、机体(6),所述机盖(1)包括套设于机体(6)顶部,所述机体(6)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污口(2)和排水口(4),两者与机体(6)相通,其底部固定有支撑脚(5),且所述控制箱(3)与机体(6)内部电性相连,所述机体(6)包括连接管(61)、集杂腔(62)、截污装置(63)、涡流导口(64)、净化处理间(65),所述涡流导口(64)为倒“八”字结构,其底部环绕安装于截污装置(63)上方,所述截污装置(63)两侧焊接连接有集杂腔(62),且集杂腔(62)的集合口固定在净化处理间(65)顶部,所述净化处理间(65)底部安装有连接管(61)并与排水口(4)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盖(1)、排污口(2)、控制箱(3)、排水口(4)、支撑脚(5)、机体(6),所述机盖(1)包括套设于机体(6)顶部,所述机体(6)两侧分别安装有排污口(2)和排水口(4),两者与机体(6)相通,其底部固定有支撑脚(5),且所述控制箱(3)与机体(6)内部电性相连,所述机体(6)包括连接管(61)、集杂腔(62)、截污装置(63)、涡流导口(64)、净化处理间(65),所述涡流导口(64)为倒“八”字结构,其底部环绕安装于截污装置(63)上方,所述截污装置(63)两侧焊接连接有集杂腔(62),且集杂腔(62)的集合口固定在净化处理间(65)顶部,所述净化处理间(65)底部安装有连接管(61)并与排水口(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装置(63)包括固定限位环(631)、过滤网(632)、分流装置(633)、排污结构(634),所述固定限位环(631)下方安装有排污结构(634),且沿其外圆周倾斜固定有四个结构大小一致的过滤网(632)和分流装置(6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633)包括导向滑道(331)、夹片(332)、定位球(333)、分向板(334),所述分向板(334)为三角形结构,焊接连接在导向滑道(331)之间,所述导向滑道(331)两侧通过三个定位球(333)插嵌在固定在滑道出口位置的夹片(33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潘东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