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96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其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与所述钩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能够解决单晶拆炉后,碳碳埚的快速吊取,以便于进行清扫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吊取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单晶硅制备生产过程中,通过CZ(Czochralski,CZ法)直拉法拉制完单晶,需要对热场进行清扫维护,保证再次拉晶的成晶情况。单晶拆炉后,碳碳埚温度在500℃左右。目前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维护:第一种,等待碳碳埚自然冷却后将碳碳埚取出清扫维护;第二种,通过碳碳工装卡住碳碳埚的外径,吊出碳碳埚,然后清扫维护。第一种方法费时较长,自然冷却大约需要40分钟,不仅影响拆炉时间,而且影响单晶产量。而由于目前为了使整体热场发挥到最优,碳碳埚与加热器的缝隙越来越少,第二种方法采用的碳碳工装不再实用,无法进行卡住吊出碳碳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用于便捷的取出碳碳埚的新的碳碳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吊取方法,能够解决单晶拆炉后,碳碳埚的快速吊取,以便于进行清扫维护,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与所述钩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杆状结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部。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板状结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具有一定弧度,以适配于碳碳埚的内壁。可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二加强件。可选地,所述预定夹角为60-150°。可选地,所述预定夹角为85°可选地,所述钩吊部为吊环或吊钩,所述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碳碳埚的吊取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吊具进行吊取;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吊具放置于碳碳埚内;通过挂钩钩住所述吊具的钩吊部;提拉所述钩吊部,使得所述吊具的两端支撑于所述碳碳埚的内壁;移动挂钩以将所述吊具及所述碳碳埚移动至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其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钩吊部和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连接,从而通过提升钩吊部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端向外扩张,以支撑于碳碳埚的内壁,产生张力,从而吊起碳碳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及碳碳埚的吊取方法,具有使用便捷,无需等待碳碳埚自然冷却,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吊具置于碳碳埚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提升吊具以吊取碳碳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所示的用于碳碳埚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钩吊部和第一支架安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钩吊部和第一支架安装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钩吊部和第一支架安装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第二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图4所示的吊具的第二支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一般性地,可以包括钩吊部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钩吊部1为吊环或吊钩,以便于吊取。第一支架2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21和第一支架第二端22。在第一支架2上靠近第一支架第二端22处通过铰链(销轴)与钩吊部1活动连接,使得钩吊部1能够以连接点处为旋转轴,绕旋转轴旋转预定的角度。第一支架第一端21设有第一支撑部23。第一支撑部23用于当提升钩吊部1时支撑碳碳埚4内壁,并对碳碳埚4内壁施加张力。第一支撑部23与第一支架2呈预定夹角α。预定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60-150°,优选地,预定夹角α为85°。第二支架3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31和第二支架第二端32。第二支架第一端31与第一支架2活动连接,使得第二支架第一端31能够以连接点处为旋转轴,绕旋转轴旋转预定的角度。第二支架第一端31与第一支架2的活动连接点位于第一支架2的第一支架第一端21和第一支架第二端22之间。第二支架第二端32设有第二支撑部33。第二支撑部33用于当提升钩吊部1时支撑碳碳埚4内壁。第二支撑部33与第二支架3呈预定夹角β。预定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60-150°,优选地,预定夹角β为85°。预定夹角β和预定夹角α可以是相同大小的夹角,也可以是不同大小的夹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具,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待单晶拆炉后,碳碳埚4的温度仍处于高温时,先将吊具置于碳碳埚4内,然后,如图3所示,提拉钩吊部1,使得钩吊部1绕轴旋转,第一支架2的第一支撑部23上端处抵靠在碳碳埚4的内壁上,同时第二支架3绕轴旋转,第二支架3的第二支撑部33上端处抵靠在碳碳埚4的内壁上,此时,由于钩吊部1处存在向上的拉力,导致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对碳碳埚4两侧的内壁产生张力,继续提升钩吊部1,即可将碳碳埚4吊起,并移动至其它位置,以便于完成对碳碳埚4的清洁维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吊具,具有使用便捷,无需等待碳碳埚自然冷却,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具体地,第二支架第一端31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活动连接,以及第一支架第二端22与钩吊部1之间的活动连接均为铰链连接,其可以是通过销轴或销钉连接等,以实现第二支架第一端31与第一支架2之间、第一支架第二端22与钩吊部1之间的可旋转活动即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钩吊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处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碳碳埚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吊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架第一端和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钩吊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处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端和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碳碳埚内壁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呈预定夹角;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杆状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数量均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T”字形结构件和焊接于所述“T”字形结构件两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广宁董永见李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晋晶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