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89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其包括转动盘以及驱动件,转动盘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工位、混合工位、初级静压工位以及包覆工位;加料机构,其安装在转动盘上且位于进料工位的正上方;搅拌机构,其安装在转动盘上且位于混合工位的正上方;静压机构,其安装在转动盘上且位于初级静压工位的正上方;包覆机构,其安装在转动盘上且位于包覆工位的正上方;以及承载机构,其包括固定架以及承载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静置后的小粒径的化合物颗粒沉淀至最底层,影响原材料混合配比精准度的同时还浪费多余原材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涂饰剂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工艺品因其质轻耐摔而广受欢迎,但其表面容易刮花受损,影响表观,表面涂饰剂是一类用于物品表面装饰和保护的涂料,因此,需要一种可保护塑料工艺品表观的涂饰剂。专利号为CN201710951310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石墨烯复合塑料工艺品表面涂饰剂,包括溶剂型聚氨酯和亲油性改性石墨烯,利用亲油改性的石墨烯与溶剂型聚氨酯反应制备了石墨烯/聚氨酯复合塑料工艺品表面涂饰剂,石墨烯添加量在0.025%~0.1%时,材料的耐溶剂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静置后的小粒径的化合物颗粒沉淀至最底层,影响原材料混合配比精准度的同时还浪费多余原材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配合承载机构,利用转动的驱动机构不断切换承载组件的工作工位,进而实现混料工作时多余的补料包覆在初成型的主料外,进而一方面提高原材料的充分使用率;另一方面,将粉状的表面包覆了补料,改善材料的耐溶剂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塑料工艺品的表面性能,延长工艺品的表观寿命,从而解决了静置后的小粒径的化合物颗粒沉淀至最底层,影响原材料混合配比精准度的同时还浪费多余原材料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盘以及安装在机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圆周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转动盘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工位、混合工位、初级静压工位以及包覆工位;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工位的正上方;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位于所述混合工位的正上方;静压机构,所述静压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位于所述初级静压工位的正上方;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位于所述包覆工位的正上方;以及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四组对应设置在所述进料工位、混合工位、初级静压工位以及包覆工位上的承载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中空设置的成型筒、套设在所述成型筒外且与所述成型筒同轴设置的外筒、设置在所述成型筒下方的接料皿、两端分别用于连接外筒与接料皿的连接杆以及环设在所述接料皿外壁且用于对接料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外筒的下表面与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接料皿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盘的下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成型筒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且该支撑环与所述外筒的上端抵靠设置,该支撑环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作为优选,所述接料皿的下端为开盖式结构;所述接料皿的底盖上设置有出口,所述混合工位与所述初级静压工位之间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出口上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开关阀门开关的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设置;所述出口外连通设置有c料加料仓。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落料孔以及筛分网槽,所述落料孔以及筛分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心的两侧且所述落料孔以及筛分网槽结构同规格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动盘同轴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间断式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加料机构包括A料加料仓以及B料加料仓。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缸架a上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凹槽上的搅拌轴、均匀开设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桨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圆周转动的传动件。作为优选,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缸架a上且竖直设置的第一齿条、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以及与所述第一锥齿啮合设置且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位于搅拌轴上端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静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缸架b上的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静压板;所述静压板与所述成型筒的内壁匹配设置。作为又优选,所述包覆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缸架c上的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安装在所述缸架c上的第二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以及用于提升所述成型筒上抬的上抬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成型筒的内壁匹配设置;所述上抬件包括竖直设置且安装在所述缸架c上的伸缩单元、与所述伸缩单元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杆以及两组安装在所述连杆两端且与所述环形槽匹配设置的卡环,两组所述卡环分别与所述成型筒的两侧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配合承载机构,利用转动的驱动机构不断切换承载组件的工作工位,进而实现混料工作时多余的补料包覆在初成型的主料外,进而一方面提高原材料的充分使用率;另一方面,将粉状的表面包覆了补料,改善材料的耐溶剂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塑料工艺品的表面性能,延长工艺品的表观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加热器,将掉落在接料皿内沉淀在最底部的细小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加热,进而使得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具有粘性,此时通入小粒径的石墨与有机化合物反应起到混捏效果,另外将混捏的反应物充分利用,将其作用补料包覆在主料的外表面;(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包覆机构,使得第三气缸驱动限位板下压的同时,利用上抬件将成型筒提取,进而利于接料皿内的混料在初形主料的重力下沿着初形主料的外表面向上包覆,同时利用缓慢上抬的成型筒,实现接料皿内的混料缓慢上升进而均匀包覆在初形主料的外表面,提高混料的包覆效果,另外利用限位板,保证承载组件内压强的同时保证了初形主料上表面的平整度;(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静压机构完成对主料的初级静压工作,使得主料有一个初形,一方面利于补料包覆在初形主料的外表面;另一方面利于初形主料沿竖直方向整体向下移动。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原材料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表面涂饰剂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动盘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设备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设备的纵向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转动盘(11)以及安装在机架(12)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11)圆周转动的驱动件(13),所述转动盘(11)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工位(11a)、混合工位(11b)、初级静压工位(11c)以及包覆工位(11d);/n加料机构(2),所述加料机构(2)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工位(11a)的正上方;/n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混合工位(11b)的正上方;/n静压机构(4),所述静压机构(4)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初级静压工位(11c)的正上方;/n包覆机构(5),所述包覆机构(5)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包覆工位(11d)的正上方;以及/n承载机构(6),所述承载机构(6)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2)上的固定架(6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61)上且四组对应设置在所述进料工位(11a)、混合工位(11b)、初级静压工位(11c)以及包覆工位(11d)上的承载组件(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转动盘(11)以及安装在机架(12)上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11)圆周转动的驱动件(13),所述转动盘(11)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料工位(11a)、混合工位(11b)、初级静压工位(11c)以及包覆工位(11d);
加料机构(2),所述加料机构(2)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工位(11a)的正上方;
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混合工位(11b)的正上方;
静压机构(4),所述静压机构(4)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初级静压工位(11c)的正上方;
包覆机构(5),所述包覆机构(5)安装在所述转动盘(11)上且位于所述包覆工位(11d)的正上方;以及
承载机构(6),所述承载机构(6)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2)上的固定架(6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61)上且四组对应设置在所述进料工位(11a)、混合工位(11b)、初级静压工位(11c)以及包覆工位(11d)上的承载组件(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62)包括中空设置的成型筒(621)、套设在所述成型筒(621)外且与所述成型筒(621)同轴设置的外筒(622)、设置在所述成型筒(621)下方的接料皿(623)、两端分别用于连接外筒(622)与接料皿(623)的连接杆(624)以及环设在所述接料皿(623)外壁且用于对接料皿(623)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25);
所述外筒(622)的下表面与所述转动盘(11)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接料皿(623)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盘(11)的下表面贴合设置;
所述成型筒(62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621a)且该支撑环(621a)与所述外筒(622)的上端抵靠设置,该支撑环(621a)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62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皿(623)的下端为开盖式结构;
所述接料皿(623)的底盖上设置有出口(626),所述混合工位(11b)与所述初级静压工位(11c)之间固定设置有环形齿条(627),所述出口(626)上设置有开关阀门(628),所述开关阀门(628)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开关阀门(628)开关的传动齿轮(629),该传动齿轮(629)与所述环形齿条(627)啮合设置;
所述出口(626)外连通设置有c料加料仓(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有机化合物结合的工艺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1)沿其直径方向设置有落料孔(111)以及筛分网槽(112),所述落料孔(111)以及筛分网槽(112)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盘(11)的圆心的两侧且所述落料孔(111)以及筛分网槽(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冯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