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71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味制成:黄芪6~25份、山药3~12份、橘皮3~12份、砂仁2~8份、白及5~18份、白芍5~18份、竹茹3~9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七味药加8~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50稠膏,干燥,取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用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挥中医配伍用药,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注重调和气血阴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及精髓的输布;经大鼠胃粘膜损伤实验及临床试验充分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对胃粘膜损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胃粘膜是胃腔内面的粘膜组织、是胃壁的最内层,对胃的消化功能起着主要作用,是胃的重要屏障,可以防止消化液和消化酶的侵蚀,并保护其免遭一些食物的损伤。一旦胃粘膜损伤,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现代社会的环境因素、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等,都可能对胃粘膜造成损伤,胃粘膜损伤的主要症状以节律性、周期性上腹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胃气失和的症状。胃黏膜损伤是导致胃溃疡及急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环节。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于胃粘膜受损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进行胃粘膜保护,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喜好饮酒,嗜食辛辣、口味偏重,服用含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等容易导致胃粘膜损伤的人群,都应注意对自身胃粘膜的保护,防病于未然。市场上用于治疗胃粘膜损伤的西药品种最多,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以及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为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有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有胃复宁、马叮林、西沙必利等;这些药物都是从不同角度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服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基于脾气虚弱、胃气阻滞,胃气上逆的基本病机,全方配伍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既注重调和气血阴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又针对脾胃易气机阻滞上逆,采取理气和胃降逆,从而为胃黏膜损伤的适应人群起到了护胃、养胃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胃粘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发挥中医配伍用药,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注重调和气血阴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及精髓的输布;经大鼠胃粘膜损伤实验及临床试验充分证实本专利技术组方对胃粘膜损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味制成:黄芪6~25份、山药3~12份、橘皮3~12份、砂仁2~8份、白及5~18份、白芍5~18份、竹茹3~9份。一种保护胃粘膜损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上述七味药加8~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50稠膏,干燥,取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用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剂型。所述的辅料为:微晶纤维素、淀粉、蔗糖、乳糖、糊精、碳酸钙、硬脂酸镁、明胶、羟甲基纤维素、微粉硅胶、木糖醇、二氧化硅、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上述药物还可以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其它的口服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等;对本专利技术各组份的药性及组合进行药理作用分析如下:本品配方由黄芪、山药、橘皮、竹茹、白及、白芍、砂仁组成,具有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效;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甘温,补气升阳,偏于补脾阳;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胃、肺、肾经,补脾益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者伍用,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之功;橘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为脾、肺气分之药。它既能行气健脾、调中快隔,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等症;又能健脾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用于治疗痰湿阻滞、胃气不降,以致呃逆、呕吐诸症;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胆经,清热止呕,下气消痰。与橘皮伍用,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入肝、肺、胃经,质粘而涩,功专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治疗胃络脉受损引起的吐血、胃十二指肠穿孔;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和血,缓急止痛,平抑肝阳,清解虚热;砂仁,味辛,性温。入脾、胃经。辛散温通、芳香理气,醒脾消食、开胃止呕、行气止痛;全方配伍符合中医理论共奏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既注重调和气血阴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又针对脾胃易气机阻滞上逆,采取理气和胃降逆,从而为胃黏膜损伤的适应人群起到了护胃、养胃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胃粘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补气升阳,生津养血,敛疮生肌,含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成分。黄芪提取液能改善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保护胃壁屏障,抑制胃黏膜萎缩的发生和发展。黄芪总苷通过抑制H+,K+-ATP酶及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H+,K+-ATP酶mRNA表达,降低胃酸的分泌,减弱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孙雪莲等研究发现黄芪皂苷及黄芪甲苷对大黄所致的慢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黏膜屏障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刘小花等以无水乙醇所致小鼠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产地黄芪提取物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黄芪总提取物药效明显,这与其敛疮生肌功效相符。表明黄芪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粘膜损伤的作用。山药,补中益气、调节脾胃,助消化,山药中存在着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刺激肠胃蠕动,并帮助分解蛋白质和淀粉,这对于肠道内容物的排空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罗鼎天等研究发现,怀山药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怀山药上调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黏膜细胞内COX-2的表达有关。沈亚芬等研究表明鲜山药提取物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发挥抗胃溃疡作用。顾文珍研究表明山药所含尿囊素能修复上皮组织,促进皮肤溃疡面和伤口愈合,具有生肌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橘皮,理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橘皮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胺类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秦得安等探讨了陈皮中有效成分橙皮苷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脂质过氧化的阻抑作用,结果显示橙皮苷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橙皮苷对羟自由基引起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陈皮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陈皮水提液对离体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陈皮的理气健脾作用有实验依据。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洪新宇等对竹茹研究结果显示:竹茹黄酮在0.005g/L剂量下内具有降低MDA生成、提高SOD活性的作用,在0.5g/L剂量下能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而在0.0005、0.5g/L两个剂量下抗氧化作用不明显。这表明竹茹黄酮在部分剂量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广西中医药大学姚春等人开展了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机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橘皮竹茹汤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升高血清GAS、胃黏膜PGE2相关。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刘莹等对白及超微粉研究显示:白及粉可明显降低大鼠的溃疡面积,胃黏膜点状出血和损伤程度均有所改善。黄龑等对白及多糖的研究显示:白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味制成:/n黄芪6~25份、山药3~12份、橘皮3~12份、砂仁2~8份、白及5~18份、白芍5~18份、竹茹3~9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味制成:
黄芪6~25份、山药3~12份、橘皮3~12份、砂仁2~8份、白及5~18份、白芍5~18份、竹茹3~9份。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胃粘膜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将上述七味药加8~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70℃时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春秀李先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健硕食品药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