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69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将囊泡仿生成分分割成纳米级的微脂囊小球,包裹有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实现诱导激活和损伤修复。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在低氧状态捕捉到由低氧信号诱导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1,进一步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生成,并参与皮肤细胞的呼吸链过程,实现囊泡的靶向送达与精准释放,以及对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再利用参与囊泡转运的多种因子,实现对损伤、衰老细胞的快速、精准、高效修复。

A hypoxia induction method for targeted anti-aging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修复相关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对氧气的感知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肌肤表层和深层的细胞均具有氧气感知的能力,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能在低氧状态下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皮肤的衰老是皮肤经历一系列损伤未得到充分修复而不断累积的结果,目前人类对于皮肤衰老的认识已经推进到细胞和分子水平,人体皮肤的微环境变差时,细胞呼吸受阻,部分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而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会加剧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活性氧和自由基含量急剧上升,使细胞面临过氧化压力,进而造成DNA结构损伤和蛋白酶活性降低。这些物理和化学损伤,使得皮肤细胞活力下降、胶原蛋白合成受阻,皮肤细胞加速老化、衰亡,皮肤显现初老痕迹。充足的氧气对于细胞呼吸及其损伤修复至关重要。细胞失去氧气和活力、变得干瘪,将加速其衰亡和皮肤的老化,人体受损和衰老的皮肤细胞首当其冲,因此如何利用低氧诱导调节的方法,对处于低氧环境的皮肤受损细胞和衰老细胞进行精确诱导与激活,使上游输送的各类养分和生长因子通过靶位点精准作用于该类细胞,调动皮肤细胞的活力,增强皮肤细胞的活性,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将囊泡仿生成分分割成纳米级的微脂囊小球,包裹有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实现诱导激活和损伤修复。所述囊泡仿生成分包括但不限于卵磷脂,其成分包括有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脂囊小球的水性腔隙包裹有水溶性大分子物质,脂溶性或者同时具有水溶性与脂溶性的物质结合在其脂质双分子或亲脂基团中。所述微脂囊小球是经微脂囊泡包裹和高压乳化后形成的分子直径仅数十纳米的囊泡级微胶囊化多层脂质体。所述微脂囊小球的球体外分别有一个能溶解于水的亲水端和一个能溶解于油的疏水端,无论是在水性物质或者是在油性物质中,微脂囊都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与溶解度。微脂囊体中的磷脂成分与人类的细胞膜分子相同。磷脂质膜由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分子组成,这两种分子呈相向排列,并形成如洋葱般一圈圈旋绕的结构。所述微脂囊泡包裹和高压乳化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常规技术,不作具体限定。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在低氧状态导致的氧化应激下,实现对损伤和衰老细胞的精准诱导激活。氧气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缺氧反应是机体和细胞的一种强烈应激行为。人体皮肤细胞衰老时,也会伴随着皮肤细胞变差、细胞内氧化压力增大而导致的氧化损伤,同时也会出现细胞呼吸受阻、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而氧气感知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能在低氧状态下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从而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调节红细胞的产生和血液的携氧能力,促进毛细血管的修复和新生,改善肌肤微循环,避免因血管壁瘀滞导致的红血丝。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脂囊小球包裹有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在低氧状态捕捉到由低氧信号诱导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1,进一步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生成并参与皮肤细胞的呼吸链过程,实现对损伤和衰老细胞的精准诱导激活。具体来说,在损伤、衰老的皮肤中,细胞呼吸不畅,损伤和衰老的皮肤细胞活力不足并处于低氧状态,将触发低氧信号,诱导生成低氧诱导因子-1;而这一低氧诱导信号可以被参与囊泡转运的低氧诱导调节因子迅速捕捉,进一步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生成,并参与皮肤细胞的呼吸链过程,实现囊泡的靶向送达与精准释放,以及对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对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呼吸激活;同时利用囊泡转运的其它多种因子,实现对损伤、衰老细胞的快速、精准、高效修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激活细胞呼吸,能够调控基因作用于细胞呼吸链,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结构和脂质屏障的完整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能感知低氧信号,调节细胞呼吸的物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能感知低氧信号,调节细胞呼吸的物质,选自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微生物提取物、脂溶性醌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植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丹参提取物、菊花提取物、泽兰提取物、天麻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黄岑提取物、三七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南蛇藤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动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蝎毒多肽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酵母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酵母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脂溶性醌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为泛醌。所述泛醌为一种脂溶性醌类,带有由不同数目(6~10)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侧链。所述泛醌是唯一的脂溶性、内源性抗氧化剂,是大多数真核细胞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三磷酸腺苷和抑制细胞膜过氧化反应的中具有重要作用。所述泛醌一般用作抗氧化剂,用于皮肤的抗氧化衰老,是单一的抗老成分。本专利技术借助泛醌的低氧诱导调节功能,参与到人体皮肤的低氧诱导调节过程,同时配合其他有效成分,进行协同抗老。泛醌可能通过低氧诱导类物质间接激活皮肤细胞活性,参与能量制造及活化,是细胞代谢和细胞呼吸的激活剂。细胞氧化应激下作为细胞呼吸链中的重要递氢体,能参与氧化磷酸化及ATP的生成过程,调控细胞的氧化还原环境。在人体皮肤细胞的损伤和衰老过程中,皮肤细胞呼吸变差、细胞氧化压力增大带来的氧化损伤,是皮肤细胞衰老的关键因素。在本专利技术中发现所述微脂囊小球包裹有抗氧化因子,可在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作用下,参与到皮肤细胞的抗氧化衰老,减少氧化损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与自由基或活性氧结合形成稳定的低能态,阻断脂质体自由基的链式反应,阻止过度氧化造成细胞损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作用于细胞端粒酶,增强其活性,延伸染色体两侧端粒的长度,实现细胞损伤修复。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可辅助抗氧化因子在细胞中转换成稳定状态,二者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对抗皮肤衰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作用的物质,选自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微生物提取物、维生素、肽类物质、酚类物质、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植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泽泻提取物、沙棘叶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女贞子提取物、夏枯草提取物、黄岑根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木槿花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动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美洲大蠊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微生物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乳酸菌提取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维生素,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因子为肽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米糠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大豆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囊泡仿生成分分割成纳米级的微脂囊小球,包裹有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实现诱导激活和损伤修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囊泡仿生成分分割成纳米级的微脂囊小球,包裹有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实现诱导激活和损伤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脂囊小球的水性腔隙包裹有水溶性大分子物质,脂溶性或者同时具有水溶性与脂溶性的物质结合在其脂质双分子或亲脂基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在低氧状态捕捉到由低氧信号诱导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1,进一步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生成,并参与皮肤细胞的呼吸链过程,实现对损伤和衰老细胞的精准诱导激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激活细胞呼吸,能够调控基因作用于细胞呼吸链,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结构和脂质屏障的完整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用于靶向抗衰修护的低氧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诱导调节因子为具有感知低氧信号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VSH皮肤抗衰研究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