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7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该螺纹连接副包括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栓配合,以使待连接工件锁紧,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的螺牙距向远离所述待连接工件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螺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的每个螺牙距都相同,距离所述待连接工件最远处的所述锁紧螺母上的螺牙距与所述螺栓上的螺牙距相同,解决了现有螺纹连接副受力均衡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特别涉及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
技术介绍
每个高强螺栓连接副均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两个垫圈,且均是同一批生产,并且是在同一热处理工艺加工过的产品。根据安装特点,高强螺栓连接副可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高强螺栓连接副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螺栓依次穿过待连接的多个工件,穿过后再套上垫圈,拧上螺母,从而使得待连接的多个工件锁紧在一起。现有螺栓和螺母都是配套使用,螺栓上的外螺纹和螺母内的内螺纹的螺牙距、大径、中径和小径等各部分都是适配的。然而,螺母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螺母和螺栓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自锁,螺牙等距式设置的螺母和螺栓,由于螺母与螺栓各处的啮合螺纹之间相互作用力相同,力不能较好的向后传递,使得各螺牙受力极不均衡,致使90%左右的力都由最靠近待连接工件的螺牙承受,容易出现滑丝现象,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其解决了现有螺纹连接副受力均衡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包括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栓配合,以使待连接工件锁紧,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的螺牙距向远离所述待连接工件方向逐渐变小;所述螺栓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的每个螺牙距都相同,距离所述待连接工件最远处的所述锁紧螺母上的螺牙距与所述螺栓上的螺牙距相同。采用上述结构,锁紧螺母采用螺牙距渐变式设计,而螺栓的螺牙距保持不变,这样一来,锁紧螺母与螺栓啮合螺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逐渐变大,便于力的逐步传递,均衡了锁紧螺母的螺牙受力情况,降低螺牙滑丝现象,同时锁紧螺母拧紧过程中也更加省力方便,降低了材料成本。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锁紧螺母上的螺牙数量不低于三个。采用上述结构,螺牙数量太多,安装会较为麻烦,螺牙数量太少,锁紧效果又得不到保证。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内螺纹上的相邻螺牙距相差不超过0.1mm。采用上述结构,螺牙距若相差太大,会使得大部分的力都由最远离待连接工件的螺牙承受,不便于力的均衡。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锁紧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和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连接在所述螺母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待连接工件和所述螺母本体之间。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垫圈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区分锁紧螺母正反面,防止锁紧螺母组装时出现失误,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抵紧和保护作用,提高锁紧螺母与待连接工件之间的紧密性,降低磨损。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螺母本体在靠近所述待连接工件一侧开设有一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垫圈上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嵌在所述安装槽内。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螺母本体与第一垫圈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螺母本体两端的中心孔,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凸起均绕设在所述中心孔四周,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凸起的圆心均位于所述中心孔的轴向上。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螺母本体与第一垫圈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性。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安装槽为T型槽,所述凸起为T型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采用上述结构,防止第一垫圈滑出安装槽。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螺栓与所述待连接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抵紧在所述螺栓与所述待连接工件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螺母本体旋转拧紧时,第一垫圈不用跟着螺母本体旋转,减少对待连接工件的损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锁紧螺母采用螺牙距渐变式设计,而螺栓的螺牙距保持不变,这样一来,锁紧螺母与螺栓啮合螺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逐渐变大,便于力的逐步传递,均衡了锁紧螺母的螺牙受力情况,降低螺牙滑丝现象,同时锁紧螺母拧紧过程中也更加省力方便,降低了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螺纹连接副的安装结构;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锁紧螺母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垫圈的安装结构。图中,1、螺栓;2、锁紧螺母;21、螺母本体;22、第一垫圈;23、中心孔;24、内螺纹;25、凸起;3、待连接工件;4、第二垫圈;5、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如图1-3所示,包括螺栓1和锁紧螺母2。螺栓1包括杆部和固定在杆部一端的头部,螺栓1头部与待连接工件3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4,第二垫圈4抵紧在螺栓1头部与待连接工件3之间。锁紧螺母2与螺栓1配合,以使待连接工件3锁紧,锁紧螺母2上设置有内螺纹24,内螺纹24螺牙距向远离待连接工件3方向逐渐变小。具体的,锁紧螺母2包括螺母本体21和第一垫圈22,螺母本体21上开设有贯穿螺母本体21两端的中心孔23,内螺纹24设置在中心孔23内。参照图1-3,锁紧螺母2的内螺纹24采用渐变式设计,即越远离待连接工件3,内螺纹24的螺牙距就会越小。为了起到较好的锁紧作用,以防止锁紧螺母2松脱,具体的,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数量不低于三个,一般在4-8个左右,螺牙设置太多固定较为麻烦,太少又无法保证锁紧效果。内螺纹24上的相邻螺牙距相差不超过0.1mm。螺栓1上设置有外螺纹5,外螺纹5设置在螺栓1杆部,螺栓1上的螺牙数量要多于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数量。螺栓1上的每个螺牙距都相同,优选的,距离待连接工件3最远处的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距与螺栓1上的螺牙距相同。参照图1-3,第一垫圈22连接在螺母本体21上且位于待连接工件3和螺母本体21之间。第一垫圈22和第一垫圈22可以为金属垫圈,也可以为橡胶垫圈等其他材料制成的垫圈。螺母本体21在靠近待连接工件3一侧开设有一圈安装槽,第一垫圈22上设置有一圈凸起25,凸起25嵌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和凸起25均绕设在中心孔23四周,安装槽和凸起25的圆心均位于中心孔23轴向上。安装槽为T型槽,凸起25为T型凸起,凸起25与安装槽滑动配合。对于锁紧螺母2而言,越靠近待连接工件3的螺牙受力就会越大,90%左右的力都由最靠近待连接工件3的螺牙承受,因此为了均衡锁紧螺母2的螺牙受力情况,降低螺牙滑丝现象,本技术的锁紧螺母2采用螺牙距渐变式设计,而螺栓1的螺牙距保持不变,这样一来,使得锁紧螺母2与螺栓1啮合螺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便于力的传递,同时锁紧螺母2拧紧过程中也更加省力方便,降低了材料成本。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包括螺栓(1)和锁紧螺母(2),所述锁紧螺母(2)与所述螺栓(1)配合,以使待连接工件(3)锁紧,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螺母(2)上设置有内螺纹(24),所述内螺纹(24)上的螺牙距向远离所述待连接工件(3)方向逐渐变小;/n所述螺栓(1)上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外螺纹(5)上的每个螺牙距都相同,距离所述待连接工件(3)最远处的所述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距与所述螺栓(1)上的螺牙距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包括螺栓(1)和锁紧螺母(2),所述锁紧螺母(2)与所述螺栓(1)配合,以使待连接工件(3)锁紧,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螺母(2)上设置有内螺纹(24),所述内螺纹(24)上的螺牙距向远离所述待连接工件(3)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螺栓(1)上设置有外螺纹(5),所述外螺纹(5)上的每个螺牙距都相同,距离所述待连接工件(3)最远处的所述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距与所述螺栓(1)上的螺牙距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螺母(2)上的螺牙数量不低于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其特征是:所述内螺纹(24)上的相邻螺牙距相差不超过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式螺纹连接副,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螺母(2)包括螺母本体(21)和第一垫圈(22),所述第一垫圈(22)连接在所述螺母本体(21)上且位于所述待连接工件(3)和所述螺母本体(21)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凌曹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申亿机械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