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及立体车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87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及立体车库,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存、取车方便,结构简单,噪音小,并能有效解决载车板位于底层时,载车板与前盖板之间具有缝隙影响车辆行驶的问题,前送装置包括载车板、框体、引导管、摩擦轮和前盖板,摩擦轮固定于框体且连接动力源,载车板位于框体上端侧,载车板底端侧连接引导管,引导管能够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引导管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车板运动;框体还连接框体动力源以驱动框体转动;前盖板安装于地面,载车板能够与前盖板接近或远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及立体车库
本技术属于立体车库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及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在立体车库领域,存在一种垂直升降的立体车库,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亦称为塔式或电梯式机械停车设备,它是通过升降搬运器将载车板及其上的车辆提升到指定层面,在升降搬运器上横移机构的牵引下,载车板连同其上的车辆能够横移进入或移出泊位,实现车辆的存入或取出。专利技术人发现,垂直升降停车设备存、取车时,回转平台上车板距离出、入口存在距土木建筑基底距离较大问题,不便于汽车通过运行;并且,现有的载车板式立体车库所采用的链式传动,其的对于链条和的载车板的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及立体车库,该装置存、取车方便,结构简单,噪音小,并能有效解决载车板位于底层时,载车板与前盖板之间具有缝隙影响车辆行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包括载车板、框体、引导管、摩擦轮和前盖板,摩擦轮固定于框体且连接动力源,载车板位于框体上端侧,载车板底端侧连接引导管,引导管能够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引导管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车板运动;框体还连接框体动力源以驱动框体转动;前盖板安装于地面,载车板能够与前盖板接近或远离。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管的截面呈矩形,载车板贴合连接引导管的一个侧面,载车板和引导管之间还设有加强筋。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连接有摩擦臂,摩擦臂连接有多个成排设置的摩擦轮,摩擦轮用于与引导管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摩擦臂横截面呈卧U形,摩擦轮的侧面伸出摩擦臂的端口;多个摩擦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摩擦臂通过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框体。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盖板的垂直投影为矩形,所述前盖板的宽度与所述载车板的宽度一致,所述前盖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载车板的长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包括安装于框体中部的内齿圈、连接于内齿圈的圆形板、与内齿圈啮合的齿轮以及连接于齿轮的电机,电机连接并带动齿轮,电机带动齿轮转动时,由于齿轮啮合于内齿圈,齿轮带动的内齿圈转动,进而内齿圈带动框体转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呈矩形,所述圆形板的直径长度大于或等于框体的对角线长度。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何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架、轿厢对重机构和升降系统,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布置于支架之中,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的一部分在支架之中沿垂直方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对于车辆的运输;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的一部分还连接于升降系统,升降系统连接于支架,升降系统还连接轿厢对重机构。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中,对于载车板与前盖板之间缝隙过大的问题,采用将载车板移动的方法,使载车板能够朝向前盖板的方向运动,从而载车板与前盖板之间的缝隙能够缩小,便于的车辆的行驶;同时,本技术中采用的引导管和摩擦轮的传动组合方式,能够保证载车板运动时运动轨迹为直线,增加运动的准确性。2)本技术中,载车板的底部设有的引导管为方管,其侧面能够与摩擦轮接触,其矩形的截面形状可以保证摩擦轮在挤压引导管时,引导管自身的形变有一定的限度,增加其使用寿命。3)本技术中,载车板是设有多个的,多个载车板均能够与框体配合,多个载车板均能够与摩擦轮配合;而多个载车板又是与立体式车库上的停车位配合的,本技术中的移动载车板的方法能够保证汽车在从进入立体车库再到离开立体车库的过程中运行的平稳。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种状态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种状态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整个电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整个电梯的侧视图。图中:1.回转平台,2.载车板,3.摩擦臂电机,4.摩擦轮,5.前部盖板,10.支架底部的土建,20.对重系统,30.升降系统,40.轿厢,50.支架。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技术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该装置存、取车方便,结构简单,噪音小,并能有效解决车板回转平台进、出车与地面水平方向距离大的问题。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包括载车板2、框体、电机3、摩擦轮4和前盖板,载车板2位于框体上端侧,载车板2用于停放并转运车辆,载车板2底端侧连接有引导管,摩擦轮4固定于框体并连接电机3,引导管能够与摩擦轮4接触,摩擦轮4转动时,能够带动引导管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车板2运动;框体还连接框体动力源以驱动框体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是运用至立体车库的,框体在钢构架中的主要运行轨迹是中部的通道至停车位,或者停车位至中部的通道,或者中部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框体、引导管、摩擦轮和前盖板,摩擦轮固定于框体且连接动力源,载车板位于框体上端侧,载车板底端侧连接引导管,引导管能够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引导管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车板运动;框体还连接框体动力源以驱动框体转动;前盖板安装于地面,载车板能够与前盖板接近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框体、引导管、摩擦轮和前盖板,摩擦轮固定于框体且连接动力源,载车板位于框体上端侧,载车板底端侧连接引导管,引导管能够与摩擦轮接触,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引导管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载车板运动;框体还连接框体动力源以驱动框体转动;前盖板安装于地面,载车板能够与前盖板接近或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的截面呈矩形,载车板贴合连接引导管的一个侧面,载车板和引导管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连接有摩擦臂,摩擦臂连接有多个成排设置的摩擦轮,摩擦轮用于与引导管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臂横截面呈卧U形,摩擦轮的侧面伸出摩擦臂的端口;多个摩擦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动力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臂通过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垂直升降出入口的前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张建栋耿卫波王振磊王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