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相连的接水槽和收集管,还包括若干卡箍和与卡箍一一对应的连接件,所述卡箍套设在接水槽外表面,卡箍顶部设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连接件一端与螺帽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通过本装置,能有效解决接水槽坡度无法改变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倡导环保节约,然而工地施工都存在扬尘现象,各工地均安装有喷淋系统以解决扬尘问题,并且经常需要进行混凝土养护、施工道路路面清洗和工地绿化灌溉等,浪费水资源。多数项目采用活动板房作为项目驻地,板房屋面雨水丰富,但是却无法对这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5475431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08月1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房雨水回收装置,包括:沿着板房屋檐设置的集水槽;承托于集水槽底部、且固定于板房的槽托架;连通于集水槽的端部的集水漏斗;连通于集水漏斗的集水管;以及供集水管连通的地下水道和蓄水池。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所述集水槽通过螺栓与板房屋檐固定,无法改变集水槽的坡度,排水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能有效解决接水槽坡度无法改变和排水不畅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相连的接水槽和收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卡箍和与卡箍一一对应的连接件,所述卡箍套设在接水槽外表面,卡箍上设有螺杆,螺杆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连接件一端与螺帽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所述接水槽由PVC管切割而成。所述连接件呈L形,由圆钢制成。还包括若干接水槽支架。所述接水槽支架包括相连的三角架和限位件。还包括雨水沉淀池,所述收集管与雨水沉淀池相连,且收集管与雨水沉淀池之间还设有过滤网。还包括消防水池,所述消防水池分别与雨水沉淀池、市政自来水管相连,消防水池还连接有出水管,市政自来水管出口处还设有浮球阀。还包括控制器,消防水池内还设有液位计,出水管上设有加压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位计、加压水泵相连。所述消防水池顶部设有溢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技术中,若干卡箍间隔套设在接水槽外表面,连接件一端与螺帽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可以实现对接水槽的固定作用。同时,在安装本接水槽时,通过螺帽调整螺杆长度可以调节接水槽的坡度,使得排水更加顺畅。2、
技术介绍
中引用的对比文件,公开的集水槽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采用3600mm×480mm×1mm的钢板,重量重;(2)需要将钢板折成集水槽的形状和尺寸,该操作复杂甚至无法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操作。而本技术中,接水槽由PVC管切割而成,PVC管质量轻,能就地取材,取材方便,且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对PVC管进行简单的切割即可,操作简单,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低,能很好地解决上述对比文件存在的问题。3、所述连接件呈L形,由圆钢制成,取材方便,连接稳定。4、还包括若干接水槽支架,进一步对接水槽起固定结构。5、所述接水槽支架包括相连的三角架和限位件,三脚架结构稳定,限位件能限制接水槽的位置,起良好固定作用。6、还包括雨水沉淀池,所述收集管与雨水沉淀池相连,且收集管与雨水沉淀池之间还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完的雨水排向雨水沉淀池进行沉淀,使得后期的雨水利用效果更好。7、还包括消防水池,所述消防水池分别与雨水沉淀池、市政自来水管相连,消防水池还连接有出水管,市政自来水管出口处还设有浮球阀,沉淀后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出水管排水,对雨水进行利用,并且当消防水池的液面低于预设的水位时,市政自来水管能通过浮球阀自动控制开始补水,满足用水需求。8、还包括控制器,消防水池内还设有液位计,出水管上设有加压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位计、加压水泵相连,通过自动控制实现消防水池内的水的利用,当消防水池内的液面高于设定值时,加压水泵启动运行,当液面低于设定值时,加水泵停止运行,同时进行市政补水,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合理,自动化程度高。9、防水池顶部设有溢水口,当雨水收集满时,多余的雨水会从溢水口溢出流向市政雨水管网。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卡箍和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接水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接水槽,2、收集管,3、卡箍,4、连接件,5、螺杆,6、螺帽,7、接水槽支架,8、三角架,9、限位件,10、雨水沉淀池,11、过滤网,12、消防水池,13、市政自来水管,14、出水管,15、浮球阀,16、加压水泵,17、溢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接水槽1、收集管2、若干卡箍3和与卡箍3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所述卡箍3分别套设在接水槽1外表面,彼此间隔一定距离。每个卡箍3顶部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设有螺帽6,所述连接件4一端与螺帽6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通过螺帽6调整螺杆5长度可以调节接水槽1的坡度,使得接水槽1沿板房斜屋面屋檐安装,所述收集管2与接水槽1的端部相连通。雨水顺着板房的屋檐落至接水槽1内,顺着收集管2排出。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相连的接水槽1和收集管2,还包括若干卡箍3和与卡箍3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所述接水槽1由PVC管切割而成,可以切去PVC管上表面1/2的区域,切割区域内的PVC管的截面呈半圆形,在切割时两端各保留10cm以便管段进行连接。将卡箍3间隔均匀的套设在接水槽1外表面,卡箍3侧面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设有螺帽6。所述连接件4呈L形,由直径为12mm的圆钢制成,所述连接件4一端与螺帽6焊接,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的横梁相连。为了更好的固定,在板房上还固定有若干接水槽支架7,所述接水槽支架7包括相连的三角架8和限位件9,所述三角架8和限位件9可以由角钢焊接而成,三角架8呈直角形,限位件9垂直固定在三角架8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上,且限位件9与板房的立面相平行。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接水槽1、收集管2、雨水沉淀池10、消防水池12、若干接水槽支架7、若干卡箍3和与卡箍3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所述接水槽1由PVC管切割而成,用墨斗在PVC管弹线,弹线范围为1/3圆弧,然后用手磨机切割,切割时两端各保留5cm,以便管段进行连接。所述收集管2也为PVC管。所述卡箍3套设在接水槽1外表面,卡箍3顶部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设有螺帽6,所述连接件4为利用10mm圆钢制作的一个L形构件,该连接件4一端与螺帽6焊接,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所述接水槽支架7包括相连的三角架8和限位件9,所述三角架8和限位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相连的接水槽(1)和收集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卡箍(3)和与卡箍(3)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所述卡箍(3)套设在接水槽(1)外表面,卡箍(3)上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设有螺帽(6),所述连接件(4)一端与螺帽(6)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相连的接水槽(1)和收集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卡箍(3)和与卡箍(3)一一对应的连接件(4),所述卡箍(3)套设在接水槽(1)外表面,卡箍(3)上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设有螺帽(6),所述连接件(4)一端与螺帽(6)相连,另一端与屋面檐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由PVC管切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L形,由圆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接水槽支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支架(7)包括相连的三角架(8)和限位件(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东,张富卷,孙旭军,谢进,白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