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8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井,其包括开设在地面的井本体,井本体内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上方设置有过滤盒,过滤盒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过滤盒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棱,过滤网的上表面固接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突出于固定棱。支撑柱在过滤网的表面呈相互平行的若干排设置,若干排支撑柱与固定棱间隔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过滤盒堵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井
本技术涉及市政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井。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过收集,过滤,储存等工序后,收集的雨水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浇灌用水,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如图1所示,现有的雨水收集井,包括井本体1,井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池6,井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井盖4,井盖4与蓄水车之间设置有截污挂篮61。当需要用雨水进行浇灌时,在通过水泵将蓄水池6内的水抽出,并对抽出的雨水进行再处理,然后可应用于绿植的浇灌。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初期的雨水常常会携带较多的泥沙落叶,以及一些生活垃圾。截污挂篮61对这些垃圾拦截过滤,然而树叶和一些小型塑料包装袋等垃圾容易将截污挂篮61中的孔洞堵塞,从而影响结果截污挂篮61的过滤效率,进而截污挂篮61内积水,多余的雨水直接从挂篮上端溢出,进而部分雨水没有经过截污挂篮61的过滤而直接收集在蓄水池6内,影响积蓄雨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井,其具有减少过滤盒堵塞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收集井,包括开设在地面的井本体,井本体内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上方设置有过滤盒,过滤盒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过滤盒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棱,过滤网的上表面固接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突出于固定棱。支撑柱在过滤网的表面呈相互平行的若干排设置,若干排支撑柱与固定棱间隔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携带着树叶和一些小型的生活垃圾由井盖落入到过滤盒内部时,这些杂物被过滤网所阻拦,从而被收集在过滤盒内,过滤后的雨水被收集在下方的集水池内。过滤盒的设置对雨水进行了过滤,并对雨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从而提高了收集雨水的质量。雨水中还时常带有树叶或者食品包装用的塑料袋,由于支撑柱和固定棱的设置,从而使得过滤网的表面高低不平,塑料袋被支撑柱和固定棱所支设,增大了塑料袋与过滤网之间的缝隙,水流可以直接从缝隙中通过,减少了由于塑料袋直接贴附在过滤网表面从而将堵塞的情况。固定棱与支撑柱的间隔设置,使得树叶等垃圾一端抵触在固定棱上,一侧被固定棱所支设,从而树叶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方便了雨水通过过滤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棱的截面为三角形,并且三角形的一条边与过滤网相互贴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棱截面为三角形的设置,方便了雨水从固定棱的两侧滑入过滤网内,减少了固定棱对雨水流动的影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为铁质,过滤网上开设有容纳支撑柱插入的固定孔,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周面上均固接有与铁质的过滤网相互固定吸附的磁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对过滤盒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时,由于支撑柱突出于过滤网,从而使得过滤网不方便清洗,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支撑柱从过滤网上拆下,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清洗过滤盒。支撑柱插入进固定孔内,一方面使得支撑柱与过滤网相互插设固定,另一方面,固定孔的均匀开设,使得支撑柱可以均匀的安装在过滤网的表面,从而提高了支撑柱安装的便捷性。磁吸环的设置,使得支撑柱与过滤网通过磁力吸附作用固定在一起,从而提高了支撑柱与过滤网过滤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过滤网的通孔,对应支撑柱外周面上套设有一防滑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柱插入进通孔内部时,防滑管垫设在通孔与支撑柱之间,通孔的内周面与防滑管的表面相互抵接,防滑管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柱与通孔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支撑柱与通孔之间相互固定的稳定性。通孔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支撑柱安插在过滤网的表面并且由于通孔将过滤网的两侧贯穿,从而减少了泥沙淤堵在通孔内从而导致支撑柱不方便插入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滑管外周面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两端边沿相互卡位的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的设置使得通孔的两侧边沿可以卡入进环槽内并与环槽对应的侧壁相互抵靠,从而减少了防滑管与通孔沿轴向相互滑移的情况,提高了支撑柱与过滤网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支撑柱向通孔内插入时,防滑管朝向通孔的一面开设有便于防滑管插入通孔内的斜切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切角的设置,使得防滑管在插入进通孔内部时,首先由防滑管开设有斜切角的小头端进入通孔,进而通过斜切角的导向作用使得支撑柱和防滑管插入进通孔内,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支撑柱与过滤网相互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盒远离过滤网的一端固接有若干用于拦截垃圾的拦截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盒积蓄的雨水过多并超过过滤盒的端部时,雨水可以从拦截杆之间流出并流入进集液池内。拦截杆可以对雨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从而提高了过滤盒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池的侧壁连通有一抽水通道,抽水通道的最低处高于集水池的底壁,抽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一放置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池内的雨水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泵经放置池将雨水抽出。抽水通道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池的底壁设置。当雨水混合着泥沙落入进集水池内部时,泥沙沉降在集水池的底部,抽水通道高于底壁的设置,减少了抽水通道直接与沉降的泥沙接触,从而将大量的泥沙抽出的情况,提高了抽出的雨水的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盒的外周面固接有与集水池的端口处相互卡位的搭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沿的设置使得过滤盒可以通过搭沿与集液池之间的相互卡位而被搭设在集液池的上端开口处,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过滤盒的安装拆卸,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减少了雨水将过滤盒堵塞的情况,由于固定棱和支撑柱的设置,使得过滤网的表面凹凸不平,进而垃圾堆放在过滤网表面时为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垃圾与过滤网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空隙,方便了雨水的通过;2.提高了过滤盒安拆的便捷性,通过搭沿的设置,使得过滤盒被搭放在集液池的表面,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将过滤盒取出,并进行清洗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雨水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实施例1中一种雨水收集井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集水池和过滤盒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过滤网与支撑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体现支撑柱与过滤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支撑柱与防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本体;2、集水池;21、抽水通道;22、放置池;23、卡位槽;3、过滤盒;31、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井,包括开设在地面的井本体(1),其特征在于:井本体(1)内设置有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上方设置有过滤盒(3),过滤盒(3)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过滤盒(3)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31),过滤网(31)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棱(33),过滤网(31)的上表面固接若干支撑柱(32),支撑柱(32)的远离过滤网(31)的一端突出于固定棱(33),支撑柱(32)在过滤网(31)的表面呈相互平行的若干排设置,若干排支撑柱(32)与固定棱(33)间隔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井,包括开设在地面的井本体(1),其特征在于:井本体(1)内设置有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上方设置有过滤盒(3),过滤盒(3)上下两端为开口设置,过滤盒(3)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31),过滤网(31)的上表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棱(33),过滤网(31)的上表面固接若干支撑柱(32),支撑柱(32)的远离过滤网(31)的一端突出于固定棱(33),支撑柱(32)在过滤网(31)的表面呈相互平行的若干排设置,若干排支撑柱(32)与固定棱(33)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棱(33)的截面为三角形,并且三角形的一条边与过滤网(31)相互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1)为铁质,过滤网(31)上均匀开设有容纳支撑柱(32)插入的固定孔(311),支撑柱(32)和第二支撑柱(32)的周面上均固接有与铁质的过滤网(31)相互固定吸附的磁吸环(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金坤鲁炳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沙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