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80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沟、沉淀池、过滤系统、储水箱,所述雨水沟水平设置,所述雨水沟的一端顶部上设置有雨篦子,所述雨水沟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与所述储水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另一侧连通雨水回用井。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收集雨水,并经过净化消毒后,能用于植被灌溉、卫生打扫、消防用水应急补充,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球各种资源都存在危机的背景下,水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危及到人类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针对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率不高的现状,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将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低碳环保的自然环境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生态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作重要补充。雨水通过碎石、植物的净化,可储存起来进行再利用,具有生态环保、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能有效收集雨水,并经过净化消毒后,能用于植被灌溉、卫生打扫、消防用水应急补充,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雨水沟、沉淀池、过滤系统、储水箱,所述雨水沟水平设置,所述雨水沟的一端顶部上设置有雨篦子,所述雨水沟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与所述储水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另一侧连通雨水回用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收集雨水,并经过净化消毒后,能用于植被灌溉、卫生打扫、应急补充消防用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拦渣网、卵石层、砾石层、活性炭层、土工布、土工膜和土层,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所述拦渣网、所述卵石层、所述砾石层、所述活性炭层、所述土工布、所述土工膜和所述土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层层过滤,净化水质,便于使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砾石层和所述活性炭层之间设有海泡石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附能力强,过滤时,水力半径大,流通能力强,孔隙不易堵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土工布和所述土工膜之间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管道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渗水管将过滤的水传输到储水箱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渗水管靠近所述管道一端内设有电磁阀。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总控器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防止储水箱中水出现过满情况。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雨水回用井内底部设有水泵,所述储水箱的一侧通过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竖直设置在所述雨水回用井内的水管,所述水管的顶部延伸出地面,且设置有出水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实际情况接入用水设备取水,便于使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雨水回用井旁设有总控器,所述总控器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水泵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器控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检修盖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沉淀池的渣物进行定期清理和设备的维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管道为石英管道,所述石英管道内设有紫外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水进行消毒杀菌。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竖直且间隔设有多个挡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沉淀雨水中携带的粗颗粒泥沙和其他杂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雨水沟;2、沉淀池;3、雨篦子;4、挡板;5、过滤系统;51、拦渣网;52、卵石层;53、砾石层;54、海泡石层;55、活性炭层;56、土工布;57、土工膜;58、土层;6、检修盖板;7、电磁阀;8、管道;9、储水箱;10、水位计;11、水泵;12、出水口;13、总控器;14、渗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箱体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沟1、沉淀池2、过滤系统5、储水箱9,雨水沟1水平设置,雨水沟1前设置可调节挡板,当调节好挡板高度吗,再进行固定,遇到暴雨时,可通过调节挡板控制雨水流量。雨水沟1的一端顶部上设置有雨篦子3,雨水沟1的另一端连通沉淀池2,沉淀池2的顶部设有检修盖板6,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过滤系统5,过滤系统5与储水箱9的一侧通过管道8连通,储水箱9的另一侧连通雨水回用井。沉淀池2的底部竖直且间隔设有多个挡板4,雨水中携带的粗颗粒泥沙和其他杂物在沉淀池2沉淀后,雨水进入过滤系统5中,过滤系统5包括拦渣网51、卵石层52、砾石层53、活性炭层55、土工布56、土工膜57和土层58,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拦渣网51、卵石层52、砾石层53、活性炭层55、土工布56、土工膜57和土层58。砾石层53和活性炭层55之间设有海泡石层54。拦渣网51:钢网密度为40mm×40mm,拦截雨水中的大块漂浮物进入过滤系统5中,当废渣累计到一定程度可揭开雨篦子3进行人工清理;卵石层52:厚度15cm,卵石大小30mm~50mm,采用麻袋装袋,具有过滤作用;砾石层53:厚度30cm,砾石大小20mm~35mm,采用麻袋装袋,具有过滤作用;海泡石层54:厚度30cm,海泡石大小15mm~30mm,采用麻袋装袋,孔隙度高、吸附能力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沟(1)、沉淀池(2)、过滤系统(5)、储水箱(9),所述雨水沟(1)水平设置,所述雨水沟(1)的一端顶部上设置有雨篦子(3),所述雨水沟(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系统(5),所述过滤系统(5)与所述储水箱(9)的一侧通过管道(8)连通,所述储水箱(9)的另一侧连通雨水回用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沟(1)、沉淀池(2)、过滤系统(5)、储水箱(9),所述雨水沟(1)水平设置,所述雨水沟(1)的一端顶部上设置有雨篦子(3),所述雨水沟(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系统(5),所述过滤系统(5)与所述储水箱(9)的一侧通过管道(8)连通,所述储水箱(9)的另一侧连通雨水回用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5)包括拦渣网(51)、卵石层(52)、砾石层(53)、活性炭层(55)、土工布(56)、土工膜(57)和土层(58),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所述拦渣网(51)、所述卵石层(52)、所述砾石层(53)、所述活性炭层(55)、所述土工布(56)、所述土工膜(57)和所述土层(5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53)和所述活性炭层(55)之间设有海泡石层(5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56)和所述土工膜(57)之间设有渗水管(14),所述渗水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兰王天龙罗健阮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谷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