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71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4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截流过滤机构、弃流过滤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截流过滤机构和弃流过滤机构的通管,截流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截流过滤机构的内部吊装有提篮,且提篮表面与进水管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其技术要点为,由于在截流过滤机构内设计吊篮和滤板结构,可有效拦截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可将前期浓度较高的污染物进行摒弃,实现对前期污染物的自动排放,便于后期干净的雨水过滤和收集;在内置管中设计可拆卸的过滤网,结合基座和紧固件使用时,可确保过滤网安装位置的稳定,过滤网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产生的污染物会留在内置管内,降雨结束后排污口可自动打开,过滤后的污染物将随剩余水流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
,具体是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雨水处理是城市地区地面径流水(雨水、融雪水、浇洒水)的净化处理过程,根据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雨水处理可以单独或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合并进行处理。雨水处理的水量按雨水道计算水量(按稀释倍数或雨水泵站水量计算),但在进入处理构筑物前宜设雨水调节池。现有使用到的雨水处理装置有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然后该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装置内的过滤网安装位置不够稳定,在受到水流冲击时可能会发生偏倒现象,从而影响到对雨水的正常过滤作业;二是整个装置的电能供应需要连接到外界的电源,增加了对整个装置的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截流过滤机构、弃流过滤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截流过滤机构和弃流过滤机构的通管,所述截流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截流过滤机构的内部吊装有提篮,且提篮表面与进水管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所述提篮的下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弃流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管,所述内置管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接水口,且接水口与通管相互连接,所述内置管另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内置管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且排污口的内部安装有弃流阀,所述内置管的内部架设式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底端与排污口相互连通,从所述接水口进入到内置管的雨水可分别从排污口和出水口排出;所述内置管的内部安装有叶轮,所述弃流过滤机构的外壁安装有微型发电机,且微型发电机配套的转轴与叶轮配套的轮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提篮的顶部设置有拉绳,且拉绳缠绕设置在截流过滤机构顶部安装的电动转轴表面,所述电动转轴与称重传感器之间通过设置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滤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滤板与通管内壁形成的角度为60-85°。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圆筒状结构,且过滤网的底端开设的槽孔与排污口连通。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内置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且出水口与环形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网卡装到内置管内壁焊接的基座上,且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可转动的紧固件。优选的,所述基座表面与过滤网贴合的部分呈台阶状,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基座表面的轴杆和焊接在轴杆表面的挡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由于在截流过滤机构内设计吊篮和滤板结构,可有效拦截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可将前期浓度较高的污染物进行摒弃,实现对前期污染物的自动排放,便于后期干净的雨水过滤和收集。二是在内置管中设计可拆卸的过滤网,结合基座和紧固件使用时,可确保过滤网安装位置的稳定,过滤网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产生的污染物会留在内置管内,降雨结束后排污口可自动打开,过滤后的污染物将随剩余水流排出。三是在内置管中安装叶轮,从接水口中进入到内置管的雨水可带动叶轮转动,继而带动微型发电机转动,最终实现发电作业,可对整个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节能环保,可避免使用到外接电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剖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截流过滤机构;2、弃流过滤机构;3、进水管;4、提篮;5、拉绳;6、电动转轴;7、称重传感器;8、通管;9、滤板;10、内置管;101、排污口;102、出水口;103、接水口;11、过滤网;12、弃流阀;13、流量传感器;14、基座;15、紧固件;16、叶轮;17、微型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截流过滤机构1、弃流过滤机构2以及用于连接截流过滤机构1和弃流过滤机构2的通管8,截流过滤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截流过滤机构1的内部吊装有提篮4,且提篮4表面与进水管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提篮4的下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7;弃流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管10,内置管10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接水口103,且接水口103与通管8相互连接,内置管10另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02,且出水口102的内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3,内置管10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101,且排污口101的内部安装有弃流阀12,内置管10的内部架设式安装有过滤网11,且过滤网11的底端与排污口101相互连通,从接水口103进入到内置管10的雨水经过过滤网11后,可分别从排污口101和出水口102排出;内置管10的内部安装有叶轮16,弃流过滤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微型发电机17,且微型发电机17配套的转轴与叶轮16配套的轮轴固定连接。、上述在内置管10中安装叶轮16,从接水口103中进入到内置管10的雨水可带动叶轮16转动,继而带动微型发电机17转动,最终实现发电作业,可对整个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节能环保,可避免使用到外接电源。如图1所示,提篮4的顶部设置有拉绳5,且拉绳5缠绕设置在截流过滤机构1顶部安装的电动转轴6表面,电动转轴6与称重传感器7之间通过设置导线连接。如图1所示,通管8的内部设置有滤板9,在同一平面上,滤板9与通管8内壁形成的角度为60-85°。该处采用倾斜式设计,可确保未通过滤板9的污染物在滤板9的表面滚动,并回到截流过滤机构1内。上述在截流过滤机构1内设计提篮4和滤板9结构,可有效拦截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可将前期浓度较高的污染物进行摒弃,实现对前期污染物的自动排放,便于后期干净的雨水过滤和收集。具体的,在使用截流过滤机构1时,雨水从进水管3进入到截流过滤机构1内的提篮4中,拦截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后,剩余的雨水经过滤板9过滤后,通过通管8进入到弃流过滤机构2内;上述提篮4中的污染物受到称重传感器7的实时测量,污染物的重量达到一定量后,电动转轴6可进行转动,并带动提篮4向上移动,继而进行后续的排放作业。如图1所示,过滤网11为圆筒状结构,且过滤网11的底端开设的槽孔与排污口101连通。如图1和3所示,过滤网11与内置管10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通道,且出水口102与环形通道相互连通,过滤网11卡装到内置管10内壁焊接的基座14上,且基座14的顶端设置有可转动的紧固件15。如图3所示,基座14表面与过滤网11贴合的部分呈台阶状,紧固件15包括设置在基座14表面的轴杆和焊接在轴杆表面的挡片。上述在内置管10中设计可拆卸的过滤网11,结合基座14和紧固件15使用时,可确保过滤网11安装位置的稳定,过滤网11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产生的污染物会留在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截流过滤机构(1)、弃流过滤机构(2)以及用于连接截流过滤机构(1)和弃流过滤机构(2)的通管(8),其特征在于:/n所述截流过滤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截流过滤机构(1)的内部吊装有提篮(4),且提篮(4)表面与进水管(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所述提篮(4)的下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7);/n所述弃流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管(10),所述内置管(10)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接水口(103),且接水口(103)与通管(8)相互连接,所述内置管(10)另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02),且出水口(102)的内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3),所述内置管(10)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101),且排污口(101)的内部安装有弃流阀(12),所述内置管(10)的内部架设式安装有过滤网(11),且过滤网(11)的底端与排污口(101)相互连通,从所述接水口(103)进入到内置管(10)的雨水可分别从排污口(101)和出水口(102)排出;/n所述内置管(10)的内部安装有叶轮(16),所述弃流过滤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微型发电机(17),且微型发电机(17)配套的转轴与叶轮(16)配套的轮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截流过滤机构(1)、弃流过滤机构(2)以及用于连接截流过滤机构(1)和弃流过滤机构(2)的通管(8),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流过滤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截流过滤机构(1)的内部吊装有提篮(4),且提篮(4)表面与进水管(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所述提篮(4)的下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7);
所述弃流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管(10),所述内置管(10)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接水口(103),且接水口(103)与通管(8)相互连接,所述内置管(10)另一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02),且出水口(102)的内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13),所述内置管(10)的底端开设有排污口(101),且排污口(101)的内部安装有弃流阀(12),所述内置管(10)的内部架设式安装有过滤网(11),且过滤网(11)的底端与排污口(101)相互连通,从所述接水口(103)进入到内置管(10)的雨水可分别从排污口(101)和出水口(102)排出;
所述内置管(10)的内部安装有叶轮(16),所述弃流过滤机构(2)的外壁安装有微型发电机(17),且微型发电机(17)配套的转轴与叶轮(16)配套的轮轴固定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波李鹏王景光杨秀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