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5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包括车体、搅拌罐以及搅拌结构,所述车体一侧为驾驶室另一侧与驾驶室连接的为车斗,所述搅拌罐安装于车斗上,所述搅拌结构安装于搅拌罐内,所述搅拌罐外安装有加热保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该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结构简单,整体基于斗式车体设计,方便了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转运和保存,通过搅拌罐外部的加热组件对车体内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保温,并且配合搅拌结构的搅拌效果,使得搅拌罐内的沥青混凝土能够保存更长时间不凝滞,方便转运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再生沥青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主要是热再生和冷再生两种技术,由于冷再生长期路用性能不佳,一般仅用于中、下面层,冷再生的方式对道路质量的影响较大,因而多采用热再生对表面的沥青层进行再生处理,而由于现阶段沥青在热处理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因而多采用工厂热处理,这样一来到达现场就要进行转运,而现有的转运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最多只会对沥青料进行保温,而因此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沥青凝滞的问题,使得施工效率降低,其容易在罐体内壁造成残留,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解决了现阶段沥青在热处理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处理因而多采用工厂热处理,这样一来到达现场就要进行转运,而现有的转运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最多只会对沥青料进行保温,而因此在使用时,经常出现沥青凝滞的问题,使得施工效率降低,其容易在罐体内壁造成残留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包括车体(1)、搅拌罐(2)以及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一侧为驾驶室(1a1)另一侧与驾驶室(1a1)连接的为车斗(1a2),所述搅拌罐(2)安装于车斗(1a2)上,所述搅拌结构安装于搅拌罐(2)内,所述搅拌罐(2)外安装有加热保温组件;/n所述加热保温组件包括:若干安装槽(3)、若干安装板(4)、若干加热器(5)、保温层(6)、若干导热板(7)以及蓄电池(8);/n所述搅拌罐(2)为卧式放置于车斗(1a2)上,所述搅拌罐(2)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开设有若干安装槽(3),若干所述安装板(4)固定于若干所述安装槽(3)中,若干所述安装板(4)外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包括车体(1)、搅拌罐(2)以及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一侧为驾驶室(1a1)另一侧与驾驶室(1a1)连接的为车斗(1a2),所述搅拌罐(2)安装于车斗(1a2)上,所述搅拌结构安装于搅拌罐(2)内,所述搅拌罐(2)外安装有加热保温组件;
所述加热保温组件包括:若干安装槽(3)、若干安装板(4)、若干加热器(5)、保温层(6)、若干导热板(7)以及蓄电池(8);
所述搅拌罐(2)为卧式放置于车斗(1a2)上,所述搅拌罐(2)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开设有若干安装槽(3),若干所述安装板(4)固定于若干所述安装槽(3)中,若干所述安装板(4)外安装有若干加热器(5),所述保温层(6)安装于搅拌罐(2)外且所述保温层(6)覆盖在若干所述导热板(7)外表,若干所述导热板(7)嵌装于若干所述安装板(4)上且与若干所述加热器(5)热端接触,所述蓄电池(8)安装于车斗(1a2)一侧且分别与若干所述加热器(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轴(9)、发动机(10)以及联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轶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亘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