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7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且中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的出线机、线槽和收线机,所述出线机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相对出线机转动的转轴,用于防止钢丝绳缠绕,所述转轴上绕接有钢丝绳合绳,所述钢丝绳合绳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机和所述线槽与所述收线机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靠近线槽两端的钢丝绳合绳上均套接有能够固定钢丝绳合绳的电磁夹具,所述线槽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置有限定所述钢丝绳合绳进出线槽的通孔,所述线槽的内侧设置有预张拉钢丝绳合绳的预张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采用分段式反复张拉,使钢丝绳合绳受力均匀,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用钢丝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未来五年新增高铁里程将达1.1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城市,在高铁建设中桥梁建设的比重涨到了五成以上,对预张拉钢丝绳的需求量巨大;在其它领域,比如斜拉索、悬吊索、无支承形屋顶建筑物的承重索、循环客货索道、往复式客货索道、电梯提升、铸造起重、干熄焦炉提升以及各类摩擦提升、挖掘机的提升绳和绷绳等场合,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预张拉钢丝绳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国内钢丝绳生产厂家受到预张拉设备的限制,无法满足市场对预张拉钢丝绳的需求,用户主要依赖于进口。因此,为缓解国内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急需研究一种即可以实现良好的预张拉效果、同时又可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通用性强的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以实现钢丝绳合绳良好的预张拉,消除钢丝绳的应力和间隙而产生永久性结构伸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且中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的出线机、线槽和收线机,所述出线机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相对出线机转动的转轴,用于防止钢丝绳缠绕,所述转轴上绕接有钢丝绳合绳,所述钢丝绳合绳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机和所述线槽与所述收线机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靠近线槽两端的钢丝绳合绳上均套接有能够固定钢丝绳合绳的电磁夹具,所述线槽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置有限定所述钢丝绳合绳进出线槽的通孔,所述线槽的内侧设置有预张拉钢丝绳合绳的预张拉装置,所述预张拉装置包括液压升降器、传动臂和升降筒组件,所述升降筒组件包括上下两排沿线槽内腔平行排列的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一端均设置有穿插钢丝绳合绳的引线孔,所述升降筒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臂上,固定于线槽内腔壁的液压升降器能够通过传动臂带动升降筒组件升降,使得上下两排升降筒之间依次交错排列。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还包括排线器,所述排线器设置于所述线槽与所述收线机之间,用于将预张拉之后的钢丝绳合绳排列整齐。如上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还包括油槽,所述油槽设置于所述排线器与所述线槽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所述液压升降器与所述电磁夹具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初始状态时,预张拉装置中的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中的升降筒的引线孔与出线机、收线机上的出线孔以及线槽上的通孔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用时,只需将钢丝绳合绳缠绕在出线机中的转轴上,钢丝绳合绳的另一端穿过出线机的出线孔、线槽上的通孔、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中各个升降筒的的引线孔、线槽上的通孔以及收线机上的出线孔并与所述收线机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预张拉处理时,先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夹具夹紧线槽两端的钢丝绳合绳,再控制液压升降器工作,液压升降器通过传动臂带动其中一排、或者两排升降筒组件升降,使得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的升降筒之间相互交错排列或远离,进而完成钢丝绳合绳的预张拉,预张拉后的钢丝绳合绳先经油槽涂油,再通过排线器整齐地卷在收线机中。本技术采用分段式反复张拉,消除了钢丝绳合绳的捻制应力,使钢丝绳合绳受力均匀,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的张拉状态图;其中,1-出线机,2-线槽,3-收线机,4-转轴,5-钢丝绳合绳,6-电磁夹具,7-限位块,8-通孔,9-预张拉装置,10-液压升降器,11-传动臂,12-排线器,13-升降筒,14-引线孔,15-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且中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的出线机1、线槽2、油槽15、排线器12和收线机3,所述排线器12设置于所述线槽2与所述收线机3之间,所述油槽15设置于所述排线器12与所述线槽2之间,所述出线机1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相对出线机1转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绕接有钢丝绳合绳5,所述钢丝绳合绳5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机1和所述线槽2与所述收线机3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靠近线槽2两端的钢丝绳合绳5上均套接有能够固定钢丝绳合绳5的电磁夹具6,所述线槽2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中部设置有限定所述钢丝绳合绳5进出线槽2的通孔8,所述线槽2的内侧设置有预张拉钢丝绳合绳5的预张拉装置9,所述预张拉装置9包括液压升降器10、传动臂11和升降筒组件,所述升降筒组件包括上下两排沿线槽2内腔平行排列的升降筒13,所述升降筒13的一端均设置有穿插钢丝绳合绳5的引线孔14,所述升降筒1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臂11上,固定于线槽2内腔壁的液压升降器10能够通过传动臂11带动升降筒组件升降,使得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的升降筒13之间交错或远离其中相互远离时钢丝绳合绳5的状态图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升降器10与所述电磁夹具6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初始状态时,预张拉装置9中的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中的升降筒13的引线孔14与出线机1、收线机3上的出线孔以及线槽2上的通孔8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用时,只需将钢丝绳合绳5缠绕在出线机1中的转轴4上,钢丝绳合绳5的另一端穿过出线机1的出线孔、线槽2上的通孔8、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中各个升降筒13的的引线孔14、线槽2上的通孔8以及收线机3上的出线孔并与所述收线机3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预张拉处理时,先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夹具6夹紧线槽2两端的钢丝绳合绳5,再控制液压升降器10工作,液压升降器10通过传动臂11带动其中一排、或者两排升降筒组件升降,使得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的升降筒13之间相互交错排列或远离,进而完成钢丝绳合绳的预张拉,预张拉后的钢丝绳合绳先经油槽15涂油,再通过排线器12整齐地卷在收线机3中。本技术采用分段式反复张拉,消除了钢丝绳合绳的捻制应力,使钢丝绳合绳受力均匀,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且中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的出线机(1)、线槽(2)和收线机(3),所述出线机(1)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相对出线机(1)转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绕接有钢丝绳合绳(5),所述钢丝绳合绳(5)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机(1)和所述线槽(2)与所述收线机(3)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靠近线槽(2)两端的钢丝绳合绳(5)上均套接有能够固定钢丝绳合绳(5)的电磁夹具(6),所述线槽(2)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中部设置有限定所述钢丝绳合绳(5)进出线槽(2)的通孔(8),所述线槽(2)的内侧设置有预张拉钢丝绳合绳(5)的预张拉装置(9),所述预张拉装置(9)包括液压升降器(10)、传动臂(11)和升降筒组件,所述升降筒组件包括上下两排沿线槽(2)内腔平行排列的升降筒(13),所述升降筒(13)的一端均设置有穿插钢丝绳合绳(5)的引线孔(14),所述升降筒(1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臂(11)上,固定于线槽(2)内腔壁的液压升降器(10)能够通过传动臂(11)带动升降筒组件升降,使得上下两排升降筒组件的升降筒(13)之间交错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合绳预张拉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且中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的出线机(1)、线槽(2)和收线机(3),所述出线机(1)的内侧设置有能够相对出线机(1)转动的转轴(4),所述转轴(4)上绕接有钢丝绳合绳(5),所述钢丝绳合绳(5)的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出线机(1)和所述线槽(2)与所述收线机(3)内的收线线盘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靠近线槽(2)两端的钢丝绳合绳(5)上均套接有能够固定钢丝绳合绳(5)的电磁夹具(6),所述线槽(2)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中部设置有限定所述钢丝绳合绳(5)进出线槽(2)的通孔(8),所述线槽(2)的内侧设置有预张拉钢丝绳合绳(5)的预张拉装置(9),所述预张拉装置(9)包括液压升降器(10)、传动臂(11)和升降筒组件,所述升降筒组件包括上下两排沿线槽(2)内腔平行排列的升降筒(13),所述升降筒(1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彬钱骏潘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鸣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