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9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主要涉及木质板材厂家生物质燃料生产与利用领域。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包括气炭联产炉;上料设备;所述上料设备与填料口相适应;气尘分离器;所述气尘分离器顶部一侧与出气口相连接;炭粉收集机;所述炭粉收集机与出炭口相连接;焦油滤清器;所述焦油滤清器远离气尘分离器的出气端设置抽气泵,所述焦油滤清器出气端连接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生物质燃料制备生物质燃气与木炭,生物质燃气作为清洁能源,燃烧环保且热值高,而且气炭联产的产物炭粉、焦油也可作为副产销售,从而为企业创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
本技术主要涉及木质板材厂家生物质燃料生产与利用领域,具体是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
技术介绍
木质板材生产过程中,在下料、定型环节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木质废料,废料往往直接作为燃料使用。但是在木质板材的烘干环节中,使用此种燃料产生的热量往往达不到要求,且此种燃料通常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很浓的黑烟,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现在,直接燃烧木质废料供热也已经不被允许。因此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电加热或者天然气燃烧热来实现板材的烘干,此种烘干方式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或者燃气资源,为企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它能够利用生物质燃料制备生物质燃气与木炭,生物质燃气作为清洁能源,燃烧过程不会产生严重污染,且生物质燃气热值高,能够很好的满足板材加工过程中的烘干需求。而且气炭联产的产物炭粉、焦油也可作为副产销售,从而为企业创收。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包括:气炭联产炉;所述气炭联产炉上方设置填料口,所述气炭联产炉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气炭联产炉底部设置出炭口;上料设备;所述上料设备与填料口相适应;气尘分离器;所述气尘分离器顶部一侧与出气口相连接;炭粉收集机;所述炭粉收集机与出炭口相连接;焦油滤清器;所述焦油滤清器与气尘分离器中部相连接,所述焦油滤清器远离气尘分离器的出气端设置抽气泵,所述焦油滤清器出气端连接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生物质燃料烘干机;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连接在第一支路末端;板材烘干机;所述板材烘干机连接在第二支路末端。优选的,所述上料设备为提升机或者带式输送机,所述上料设备的落料端位于填料口上方。优选的,所述上料设备起始端上方设置料仓,所述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电控阀门。优选的,所述炭粉收集机包括螺旋输送机与缓冲筒,所述螺旋输送机底部的接料口与出炭口相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呈一定角度向斜上方延伸,所述螺旋输送机顶部的出料口与缓冲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侧壁内设置循环水腔,所述循环水腔接入冷却水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焦油滤清器包括一级滤清器与二级滤清器,所述一级滤清器与二级滤清器串联,所述抽气泵位于一级滤清器与二级滤清器之间。优选的,所述一级滤清器与二级滤清器均为水封滤清器。优选的,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还包括与焦油滤清器出气端相连接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三支路上连接压力泵与储气设备。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气炭联产炉作为生物质燃料进行反应的场所,在限氧或者无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裂解,制备产生一氧化炭、甲烷等可燃气体作为燃料,同时出产炭粉与少量焦油。利用生物质燃气的燃烧产生热量可以满足板材热压、烘干等工序的热量需求,降低企业的热量获取成本。生物质燃气燃烧不会产生较大的污染,满足环保要求。出产的炭粉与焦油作为副产可进行销售,从而为企业创收。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气炭联产炉;2、上料设备;3、气尘分离器;4、炭粉收集机;5、焦油滤清器;6、生物质燃料烘干机;7、板材烘干机;8、抽气泵;9、第一支路;10、第二支路;11、料仓;12、电控阀门;13、第三支路;14、压力泵;15、储气设备;41、螺旋输送机;42、缓冲筒;51、一级滤清器;52、二级滤清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包括:气炭联产炉1;所述气炭联产炉1上方为填料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顶部开设出气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底部开设出炭口。所述填料口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填入口,所述出气口作为反应产生的生物质燃气的导出口,所述出炭口作为炭粉的收集口。通过生物质燃料在限氧、高温条件下在气炭联产炉内热裂解反应,生成生物质燃料气与炭粉、焦油等副产物。上料设备2;所述上料设备2与填料口相配合,所述上料设备采用皮带输送机或者垂直输送机,用于将粉碎的生物质废弃物输送入气炭联产炉内进行热裂解反应。气尘分离器3;所述气尘分离器3顶部一侧与气炭联产炉出气口相连接;所述气尘分离器作为过滤器,气尘分离器内为过滤腔,所述过滤腔1呈钝角三角形,所述过滤腔采用金属板材焊接成型,所述过滤腔的钝角处开设有分离器出气口,所述分离器出气口可通过法兰连接出气管道。所述过滤腔顶部即为与气炭联产炉出气口管道连接的分离器进气口。所述气尘分离器底部为炭粉导出口,所述炭粉导出口处安装有阀门。所述过滤腔内具有舌板,所述舌板顶部与过滤腔顶面焊接,将分离器进气口与出气口进行间隔,舌板下方未将过滤腔完全隔断。本装置通过过滤腔内舌板的安装,在分离器进气口通入的燃气需经过舌板下方的开口进入分离器出气口,炭粉受到舌板的阻挡。由于炭粉重量相对于燃气更大,在经过舌板的阻挡后,失去动力的炭粉会滑落到过滤腔底部堆积,起到燃气与炭粉分离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了燃气中炭粉的比例,保障燃气输送管道、储存设备的通畅。炭粉收集机4;所述炭粉收集机4与出炭口相连接。气尘分离器底部炭粉导出口的阀门定时打开,将其中的炭粉导出到炭粉收集机内,通过炭粉收集机对炭粉进行冷却与导流收集,等待后续装车销售。焦油滤清器5;所述焦油滤清器5与气尘分离器3中部的分离器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焦油滤清器5远离气尘分离器3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串联抽气泵8,所述抽气泵作为本管路内生物质燃气的输送动力。所述焦油滤清器5出气端连接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所述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为并联状态。本装置中的焦油滤清器为水封滤清器,通过含焦油的生物质燃气经过底部水滤层,将焦油吸附到水表面,从而实现焦油的过滤效果。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连接在第一支路9末端。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为螺旋转筒设备,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一端为燃气燃烧腔体,通过燃烧产生的热气穿过转筒,对其中螺旋输送的粉碎生物质燃料进行烘干,以减少其中的水分,从而使其在气炭联产炉内更稳定的反应。板材烘干机7;所述板材烘干机7连接在第二支路10末端。所述板材烘干机为箱式板材烘干设备,板材烘干机作为板材原料的烘干场所。板材烘干机一侧具有燃气燃烧腔体,通过将燃气燃烧腔体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导入烘干设备内,对其中放置的板材进行烘干以降低其含水量,实现板材的烘干。本装置通过将产生的生物质燃气依次通过气尘分离器与焦油滤清器,可实现生物质燃气的过滤。两并联支路分别将生物质燃气引入到生物质燃料的烘干设备与板材烘干设备,从而节约了以往两者烘干时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炭联产炉(1);所述气炭联产炉(1)上方设置填料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底部设置出炭口;/n上料设备(2);所述上料设备(2)与填料口相适应;/n气尘分离器(3);所述气尘分离器(3)顶部一侧与出气口相连接;/n炭粉收集机(4);所述炭粉收集机(4)与出炭口相连接;/n焦油滤清器(5);所述焦油滤清器(5)与气尘分离器(3)中部相连接,所述焦油滤清器(5)远离气尘分离器(3)的出气端设置抽气泵(8),所述焦油滤清器(5)出气端连接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所述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并联;/n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连接在第一支路(9)末端;/n板材烘干机(7);所述板材烘干机(7)连接在第二支路(10)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炭联产炉(1);所述气炭联产炉(1)上方设置填料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气炭联产炉(1)底部设置出炭口;
上料设备(2);所述上料设备(2)与填料口相适应;
气尘分离器(3);所述气尘分离器(3)顶部一侧与出气口相连接;
炭粉收集机(4);所述炭粉收集机(4)与出炭口相连接;
焦油滤清器(5);所述焦油滤清器(5)与气尘分离器(3)中部相连接,所述焦油滤清器(5)远离气尘分离器(3)的出气端设置抽气泵(8),所述焦油滤清器(5)出气端连接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所述第一支路(9)与第二支路(10)并联;
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所述生物质燃料烘干机(6)连接在第一支路(9)末端;
板材烘干机(7);所述板材烘干机(7)连接在第二支路(10)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设备(2)为提升机或者带式输送机,所述上料设备(2)的落料端位于填料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设备(2)起始端上方设置料仓(11),所述料仓(11)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电控阀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奇邹彪邓连友刘善华吴兴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上元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