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栾运宇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0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将位于前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预热段,并在预热段和烘干段分别设置加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充分利用原料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将其回传至前端进行原料预热和烘干,降低加热关系的能量损耗,且通过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再次保护原料炭化过程,避免原料过度炭化,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炭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
技术介绍
活性炭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炭的国家,采用土法制炭,但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土法制炭产量较低,质量不易保证,占地面积很大;其次是污染环境,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劳动强度大。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107902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温炭化的的制炭工艺,该制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粉料;S2、进料;S3、烘干;S4、中间进料;S5、炭化;S6、出炭。该设计采用恒温炭化的方式进行制炭,炭化装置中对木材的炭化不通过明火炭化;炭化装置内的木材炭化时将产生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通过管道回到燃烧系统内燃烧,以使燃烧系统又可通过管道向烘干装置和炭化装置供热,以此形成能源循环利用的系统。但是现有的制炭工艺中原料炭化过程中容易炭化过度,原料损耗比较大,且需要大量额外的电能维持炭化和烘干过程,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将位于前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预热段,并在预热段和烘干段分别设置加热机构,将位于末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尾段;S3:准备制炭所需的原料,并将原料投放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原料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净化前段回收的尾气喷射进行预热,待原料温度达到130~150摄氏度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S4: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烘干段时,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回收段回收的尾气喷射实现加热和烘干,待原料水分含量下降至12%~15%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S5: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炭化段后,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炭化反应;S6:原料于整个制炭通道内形成的烟气被烟气收集机构和烟气净化机构所吸收,烟气收集机构收集的烟气具备大量的热量将直接回传至制炭通道烘干段进行原料的快速加热烘干处理,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收集的烟气经初步净化后回传至制炭通道的预热段进行原料的初步预热处理;S7:烟气净化机构后半段接收已初步净化后的烟气进行二次净化,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制炭通道中的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的长度依次为5~8米、6~8米、10~12米、10~14米、8~10米、3~5米。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由6~10组烟气净化组件构成,每段烟气净化组件宽度为60~80厘米,相邻烟气净化组件间距为30~40厘米。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制炭原料由碎木屑、椰壳粉、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组成,其质量配比为1:(3~4):(6~8):(4~8)。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原料炭化环境条件为520~650摄氏度、800~950兆帕、原料炭化过程中持续供入二氧化碳含量高于65%的烟气。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所述烟气收集机构回收的烟气热损失不高于5~10摄氏度,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净化的烟气热损不高于15~25摄氏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制炭通道中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通过烟气回收段的尾气回传至烘干段对原料进行加热烘干,合理利用原料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烟气净化段对尾气进行多级净化;(2)通过烟气净化段前段净化后的烟气热量损失低,直接回传至预热段,对原料进行预热处理,降低整个制炭通道内风量流动速率和热损失,避免原料过量炭化造成能量浪费;本专利技术设计充分利用原料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将其回传至前端进行原料预热和烘干,降低加热关系的能量损耗,且通过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再次保护原料炭化过程,避免原料过度炭化,提高成品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将位于前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预热段,并在预热段和烘干段分别设置加热机构,将位于末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尾段;S3:准备制炭所需的原料,并将原料投放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原料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净化前段回收的尾气喷射进行预热,待原料温度达到130摄氏度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S4: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烘干段时,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回收段回收的尾气喷射实现加热和烘干,待原料水分含量下降至12%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S5: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炭化段后,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炭化反应;S6:原料于整个制炭通道内形成的烟气被烟气收集机构和烟气净化机构所吸收,烟气收集机构收集的烟气具备大量的热量将直接回传至制炭通道烘干段进行原料的快速加热烘干处理,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收集的烟气经初步净化后回传至制炭通道的预热段进行原料的初步预热处理;S7:烟气净化机构后半段接收已初步净化后的烟气进行二次净化,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制炭通道中的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的长度依次为5米、6米、10米、10米、8米、3米;步骤S2中,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由6~10组烟气净化组件构成,每段烟气净化组件宽度为60厘米,相邻烟气净化组件间距为30厘米。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制炭原料由碎木屑、椰壳粉、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组成,其质量配比为1:3:6:4;步骤S5中,原料炭化环境条件为520摄氏度、800兆帕、原料炭化过程中持续供入二氧化碳含量高于65%的烟气;步骤S6中,烟气收集机构回收的烟气热损失不高于5摄氏度,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净化的烟气热损不高于15摄氏度。实施例二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n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将位于前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预热段,并在预热段和烘干段分别设置加热机构,将位于末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尾段;/nS3:准备制炭所需的原料,并将原料投放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原料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净化前段回收的尾气喷射进行预热,待原料温度达到130~150摄氏度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nS4: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烘干段时,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回收段回收的尾气喷射实现加热和烘干,待原料水分含量下降至12%~15%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nS5: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炭化段后,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炭化反应;/nS6:原料于整个制炭通道内形成的烟气被烟气收集机构和烟气净化机构所吸收,烟气收集机构收集的烟气具备大量的热量将直接回传至制炭通道烘干段进行原料的快速加热烘干处理,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收集的烟气经初步净化后回传至制炭通道的预热段进行原料的初步预热处理;/nS7:烟气净化机构后半段接收已初步净化后的烟气进行二次净化,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回收烟尘的排潮处理制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制炭通道中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预热段、烘干段、炭化段、烟气回收段、烟气净化段和尾段,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回收段设置一组烟气收集机构,并将烟气收集机构的排风口设置于制炭通道的烘干段;
S2:在制炭通道的烟气净化段设置一组多段式烟气净化机构,将位于前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预热段,并在预热段和烘干段分别设置加热机构,将位于末段的烟气净化机构排气口通入制炭通道的尾段;
S3:准备制炭所需的原料,并将原料投放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原料于制炭通道的预热段中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净化前段回收的尾气喷射进行预热,待原料温度达到130~150摄氏度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
S4: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烘干段时,被加热机构和烟气回收段回收的尾气喷射实现加热和烘干,待原料水分含量下降至12%~15%时,将原料向后工序输送;
S5:原料进入制炭通道的炭化段后,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炭化反应;
S6:原料于整个制炭通道内形成的烟气被烟气收集机构和烟气净化机构所吸收,烟气收集机构收集的烟气具备大量的热量将直接回传至制炭通道烘干段进行原料的快速加热烘干处理,烟气净化机构前半段收集的烟气经初步净化后回传至制炭通道的预热段进行原料的初步预热处理;
S7:烟气净化机构后半段接收已初步净化后的烟气进行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运宇
申请(专利权)人:栾运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