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58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片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带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转动的链条上的挂板驱动刹车片沿所述滑道移动,采用感应探头感应所述感应板的形状获得信号反馈,然后控制所述翻料装置翻转上料,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刹车片的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刹车片自动上料
,特别是涉及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鼓式刹车片钻孔后,其表面特别是外弧面存在大量毛刺,需要通过打磨去除,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人工对孔口的毛刺进行打磨去除,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打磨质量也不好,而且粉尘伤害工人身体健康。为此,生产中,常常把鼓式刹车片固定在转动的装置上,然后采用砂轮打磨,而如何把鼓式刹车片自动配送到转动的装置上,将决定刹车片是否能实现自动化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其采用转动的链条上的钩板驱动刹车片移动,同时根据刹车片移动速度控制翻转气缸的伸缩,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带料机构;所述翻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翻料架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翻料架铰接,所述气缸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带料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链轮的电机,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位于所述滑道的缺口正下方,所述链条设置有若干个挂板;所述主动链轮的转轴设置有感应板,所述机架设置有对应所述感应板的感应探头;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阀、所述电机和所述感应探头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料匣的底部朝向所述滑道末端的方向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一块刹车片的高度,且小于两块刹车片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挂板超出所述滑道的高度小于一块刹车片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滑道的末端延伸设置有挂边板,所述挂边板位于所述翻料架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板包括半圆大弧和弓形连接弧,所述半圆大弧的外圆面与所述感应板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弓形连接弧与所述感应板的轴心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带料机构。本技术采用转动的链条上的挂板驱动刹车片沿所述滑道移动,采用感应探头感应所述感应板的形状获得信号反馈,然后控制所述翻料装置翻转上料,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刹车片的自动上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所述感应板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滑道、21——挂边板、3——料匣、31——出料口、4——翻料装置、41——翻料架、42——气缸、43——控制阀、5——带料机构、51——主动链轮、52——从动链轮、53——电机、54——链条、55——挂板、6——感应板、61——半圆大弧、62——弓形连接弧、7——感应探头、8——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2,所述滑道2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3,所述滑道2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4,所述机架1设置有带料机构5;所述翻料装置4包括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的翻料架41和气缸42,所述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翻料架41铰接,所述气缸42设置有控制阀43;所述带料机构5包括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51和从动链轮52、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链轮51的电机53,所述主动链轮51和所述从动链轮52之间设置有链条54,所述链条54位于所述滑道的缺口正下方,所述链条54设置有若干个挂板55;所述主动链轮51的转轴设置有感应板6,所述机架1设置有对应所述感应板6的感应探头7;所述机架1设置有控制箱8,所述控制阀43、所述电机53和所述感应探头7均与所述控制箱8电连接。生产时,工人把成摞的刹车片放入所述料匣3,刹车片的内弧面朝上,所述电机53驱动所述链条54转动,所述挂板55把最低层的一块刹车片从所述料匣3中推出,并推动其沿所述滑道2移动;所述感应板6随所述主动链轮51转动,同时其外弧面被所述感应探头7感应,当所述感应探头7感应到所述感应板6时,信号反馈到所述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通过所述控制阀43控制所述气缸42缩回,使得所述翻料架41下翻到水平位置,便于刹车片移动到所述翻料架41上,当所述感应探头7感应不到所述感应板6时,所述翻料架41向上翻起90°,把刹车片翻到打磨设备上。所述料匣3的底部朝向所述滑道2末端的方向设置有出料口31,所述出料口31的高度大于一块刹车片的高度,且小于两块刹车片的高度;所述挂板55超出所述滑道2的高度小于一块刹车片的厚度。这样,每次只有一块刹车片从所述料匣3中推出。所述感应板6包括半圆大弧61和弓形连接弧62,所述半圆大弧61的外圆面与所述感应板6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弓形连接弧62与所述感应板6的轴心的距离。所述半圆大弧61和所述弓形连接弧62所对应的圆形角均为180°,当所述半圆大弧61转到所述感应探头7侧时,可以被所述感应探头7检测到,当所述弓形连接弧62转到所述感应探头7侧时,所述感应板6不能被所述感应探头7检测到,且两者持续的时间相同。工作时,所述感应探头7感应到所述感应板6时,所述感应探头7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箱8,所述感应板6继续转动,当所述感应探头7感应不到所述感应板6时,所述感应探头7再次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箱8;本实施例中,只有当所述控制箱8接收到所述感应探头7的反馈信号时,所述控制箱8才控制所述翻料架41翻转,这样,所述翻料架41在水平位置接料时或在竖直位置上料时,均会保持一定的时间。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带料机构;/n所述翻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翻料架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翻料架铰接,所述气缸设置有控制阀;/n所述带料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链轮的电机,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位于所述滑道的缺口正下方,所述链条设置有若干个挂板;/n所述主动链轮的转轴设置有感应板,所述机架设置有对应所述感应板的感应探头;/n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阀、所述电机和所述感应探头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鼓式刹车片外弧面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中间开有缺口的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料匣,所述滑道的末端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带料机构;
所述翻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翻料架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翻料架铰接,所述气缸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带料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链轮的电机,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位于所述滑道的缺口正下方,所述链条设置有若干个挂板;
所述主动链轮的转轴设置有感应板,所述机架设置有对应所述感应板的感应探头;
所述机架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阀、所述电机和所述感应探头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道发廖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