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包括腰带、连接环、铰接侧板、左脚踏板、右脚踏板、固接板、仿生尾鳍,固接板的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十字万向轴,铰接侧板位于十字万向轴的上方,沿腰带的四周边缘均布有连接带,腰部连接带下端连接在连接环上;铰接侧板上侧与连接带固定相连,连接带上端连接在连接环上;左脚踏板与右脚踏板固设在固接板上,仿生尾鳍上固设有尾鳍翼梁轴与尾鳍前缘轴,固连板与尾鳍翼梁轴铰接,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十字万向轴上的轴承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侧的尾鳍前缘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蹬踩的发力方式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助推力不足、速度不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
本技术涉及游泳辅助器具的
,是一种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游泳及潜水装备应用方面,多数是一些依靠人的腿脚摆动打水来驱动水中助推装备,如脚蹼类或尾鳍类,但不论是双脚蹼,还是合二为一的单脚蹼或尾鳍,用力方式基本上都是双腿交替打水或是利用双腿同向摆动往复打水产生推动力,不仅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在双腿摆动发力时,一旦双腿动作不协调,左右力量相互纠结、干扰,很容易造成推动力不足、速度不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脚蹼或尾鳍类的水下助推装置其发力方式容易造成使用者疲劳,并且一旦双腿摆动不协调,左右力量相互纠结、干扰,很容易产生推动力不足、速度不快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包括腰带、连接环、铰接侧板、左脚踏板、右脚踏板、固接板、仿生尾鳍,固接板的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十字万向轴,十字万向轴左右两边的轴承安装在固接板上,铰接侧板位于十字万向轴的上方,铰接侧板的下侧安装在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沿腰带的四周边缘均布有四个腰部连接带,腰部连接带的一端与腰带固定连接,腰部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环上,铰接侧板上侧的板面上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与连接环之间设有连接带,连接带一端连接在连接孔上,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环上,左脚踏板与右脚踏板对称固设在铰接侧板左右两边的固接板上,在仿生尾鳍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一段向下延伸并贯穿仿生尾鳍左右两侧面的安装凹槽,固接板的下侧设置有插设在安装凹槽内的安装部,仿生尾鳍上还固设有贯穿安装凹槽前后两侧的尾鳍翼梁轴与尾鳍前缘轴,尾鳍前缘轴位于尾鳍翼梁轴的上方,固连板的安装部通过尾鳍翼梁轴铰接在仿生尾鳍上,固接板上设置有与尾鳍前缘轴位置相对应的镂空部,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十字万向轴上的轴承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侧的尾鳍前缘轴固定连接。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仿生尾鳍的内部还夹设有碳纤维加强层。进一步的,仿生尾鳍的外部轮廓左右对称且呈上宽下窄的流线型,沿仿生尾鳍纵向对称轴形成的截面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半圆形、“人”字三岔形中的一种。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用蹬踩的发力方式代替以往用双腿交替打水或是利用双腿同向摆动往复打水产生推动力的方式,不仅容易实现,不易疲劳,而且能充分利用腰、臀等身体部位做为左右腿脚发力的支撑点,产生更为强大的力量作用于仿生尾鳍,对仿生尾鳍更加有效地做功,人体一侧腿脚用力蹬时,仿生尾鳍受力偏转摆动,同时另一侧腿脚自然回缩,不受仿生尾鳍或者发力一侧腿脚在力量上的牵连,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人体腿脚蹬力,再结合手臂上的划游姿势,所以本技术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助推力不足、速度不快的问题,能让使用者在水中轻松巡游以及潜水速游。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附图1是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去连接带及其附属结构后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去连接带及其附属结构后的局部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连接带及其附属结构的局部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例:1、腰带,2、连接环,3、铰接侧板,4、左脚踏板,5、右脚踏板,6、固接板,7、仿生尾鳍,8、十字万向轴,9、腰部连接带,10、安装凹槽,11、尾鳍翼梁轴,12、尾鳍前缘轴,13、镂空部,14、拉簧,15、连接带,16、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3所示,该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包括腰带1、连接环2、铰接侧板3、左脚踏板4、右脚踏板5、固接板6、仿生尾鳍7,固接板6的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十字万向轴8,十字万向轴8左右两边的轴承安装在固接板6上,铰接侧板3下侧与十字万向轴8前后两边的轴承铰接;沿腰带1的四周边缘均布设腰部连接带9,腰部连接带9下端连接在连接环2上;铰接侧板3上侧与连接带15固定相连,连接带15上端连接在连接环2上;左脚踏板4与右脚踏板5对称固设在铰接侧板3左右两边的固接板6上,在仿生尾鳍7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凹槽10,仿生尾鳍7上还固设有贯穿安装凹槽10前后两侧的尾鳍翼梁轴11与尾鳍前缘轴12,固接板6的下侧设置有插设在安装凹槽10内的安装部,固连板的安装部跨过尾鳍翼梁轴11铰接在仿生尾鳍7上,十字万向轴8前后两边的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簧14,拉簧14的一端与十字万向轴8上的轴承固定连接,拉簧14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侧的尾鳍前缘轴12固定连接。铰接侧板3位于十字万向轴8的上方,铰接侧板3的下侧安装在十字万向轴8前后两边的轴承上。沿腰带1的四周边缘均布有四个腰部连接带9,腰部连接带9的一端与腰带1固定连接,腰部连接带9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环2上,铰接侧板3上侧的板面上设置有连接孔16,在连接孔16与连接环2之间设有连接带15,连接带15一端连接在连接孔16上,连接带15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环2上。固接板6上设置有与尾鳍前缘轴12位置相对应的镂空部13,镂空部13给出了尾鳍前缘轴12左右摆动的摆动空间。在仿生尾鳍7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一段向下延伸并贯穿仿生尾鳍7上部左右两侧面的安装凹槽10。尾鳍前缘轴12位于尾鳍翼梁轴11的上方。十字万向轴8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又称十字轴承、万向节十字轴承等,在它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都分布有一个可单独自转的轴承或轴承套,腰部连接带9与连接环2之间、连接带15与连接环2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好都是系接,以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连接长度,在使用本技术时,潜水者先将腰带1系于腰部并调节好腿部蹬踏左脚踏板4与右脚踏板5所需的连接带15长度,潜水者入水后,用左、右脚分别持续蹬踩左脚踏板4、右脚踏板5,在十字万向轴8前后两边轴承的作用下,固接板6就会随着脚踩的方向发生相应的倾斜,此时在尾鳍翼梁轴11与拉簧14的共同作用下,会使仿生尾鳍7产生左右摆动的效果,进而给潜水者提供向前的助力,潜水者还可以利用踝关节的发力以及十字万向轴8左右两边的轴承,改变固接板6的角度,进而改变仿生尾鳍7在助推方向上的仰俯角,从而使潜水者能更加灵活地控制行进方向。尾鳍前缘轴12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拉簧14,镂空部13的主要作用是在仿生尾鳍7摆动的过程中,给尾鳍前缘轴12足够的摆动空间,本技术中所述的铰接侧板3、左脚踏板4、右脚踏板5、固接板6、仿生尾鳍7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碳纤维、玻璃钢、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玻璃、陶瓷、木材、工程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高弹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进行制作。铰接侧板3的形状为板状但不限于板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连接环、铰接侧板、左脚踏板、右脚踏板、固接板、仿生尾鳍,固接板的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十字万向轴,十字万向轴左右两边的轴承安装在固接板上,铰接侧板下侧与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铰接;沿腰带的四周边缘均布设腰部连接带,腰部连接带下端连接在连接环上;铰接侧板上侧与连接带固定相连,连接带上端连接在连接环上;左脚踏板与右脚踏板对称固设在铰接侧板左右两边的固接板上,在仿生尾鳍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凹槽,仿生尾鳍上还固设有贯穿安装凹槽前后两侧的尾鳍翼梁轴与尾鳍前缘轴,固接板的下侧设置有插设在安装凹槽内的安装部,固连板的安装部跨过尾鳍翼梁轴铰接在仿生尾鳍上,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十字万向轴上的轴承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侧的尾鳍前缘轴固定连接;还包括泳鞋,泳鞋的鞋底与左脚踏板、右脚踏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永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2017870651.一种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连接环、铰接侧板、左脚踏板、右脚踏板、固接板、仿生尾鳍,固接板的上端中部水平设置有十字万向轴,十字万向轴左右两边的轴承安装在固接板上,铰接侧板下侧与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铰接;沿腰带的四周边缘均布设腰部连接带,腰部连接带下端连接在连接环上;铰接侧板上侧与连接带固定相连,连接带上端连接在连接环上;左脚踏板与右脚踏板对称固设在铰接侧板左右两边的固接板上,在仿生尾鳍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凹槽,仿生尾鳍上还固设有贯穿安装凹槽前后两侧的尾鳍翼梁轴与尾鳍前缘轴,固接板的下侧设置有插设在安装凹槽内的安装部,固连板的安装部跨过尾鳍翼梁轴铰接在仿生尾鳍上,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十字万向轴上的轴承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对应一侧的尾鳍前缘轴固定连接;还包括泳鞋,泳鞋的鞋底与左脚踏板、右脚踏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永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其特征在于铰接侧板位于十字万向轴的上方,铰接侧板的下侧安装在十字万向轴前后两边的轴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尾鳍的潜水助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东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