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勾爪结构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6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勾爪结构及自行车,属于自行车领域,勾爪结构包括:底座,呈类L型结构,所述底座指向后轮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内接片,嵌设在所述底座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上叉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端部。自行车包括车架、后轮体以及上述勾爪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勾爪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即将内接片可拆卸嵌设在底座上,上叉接头同样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装配零件的车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勾爪结构及自行车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勾爪结构,另外,本技术涉及包括上述勾爪结构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短程代步工具,其动力主要借助人脚踩踏方式,以车架上安装的齿盘借由链条以带动后轮体上的连动齿轮,以使后轮体具有前进的动力,而后轮体与车架的结合是利用于车架后叉处设置的勾爪结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勾爪基本都是一体式的扁平状结构,虽然能够满足车架强度需求,但是一体式结构设计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装配零件的车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勾爪结构,为分体镶嵌固定式设计,解决了现有一体式勾爪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括上述勾爪结构的自行车。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勾爪结构,包括:底座,呈类L型结构,所述底座指向后轮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内接片,嵌设在所述底座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上叉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端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通过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垂直设置的第二倾斜段、以及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形成;所述上叉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上,且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可拆卸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接片的顶端通过第二水平段、第三水平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第三水平段的第三倾斜段形成;所述内接片的底端向上凹设有用于与后轮体的轮轴卡接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内接片的第二水平段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内接片的第三水平段的表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底座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凸台嵌入的第一槽孔,所述底座的第一水平段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凸台嵌入的第二槽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孔处连通有第一垫圈孔,且所述第一垫圈孔的尺寸大于第一槽孔的尺寸;所述第二槽孔处连通有第二垫圈孔,且所述第二垫圈孔的尺寸大于第二槽孔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第一垫圈孔内嵌设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二垫圈孔内嵌设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上均穿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螺纹孔以将内接片与底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平行设置,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为腰形结构,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均为腰形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孔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凸台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槽孔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凸台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槽孔处连通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槽孔的轴向垂直,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调节螺丝以调整调节螺丝与第一凸台相接触的松紧程度。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后轮体以及上述勾爪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的勾爪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即将内接片可拆卸嵌设在底座上,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装配零件的车架需求。2、本技术通过调节螺丝可以调整调节螺丝与第一凸台相接触的松紧程度,进而调节链条或皮带的中心距,起到调节链条或皮带的张紧度的作用,以解决因生产制作误差造成的尺寸精度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勾爪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勾爪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勾爪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勾爪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勾爪结构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勾爪结构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自行车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需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一体式勾爪存在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勾爪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底座1、内接片2以及上叉接头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呈类L型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为第一倾斜段1-1、第二倾斜段1-2以及第一水平段1-3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倾斜段1-2与所述第一倾斜段1-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段1-3与所述第二倾斜段1-2的右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内接片2的顶端通过第二水平段2-1、第三水平段2-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2-1、第三水平段2-3的第三倾斜段2-2形成;所述内接片2的底端向上凹设有用于与后轮体的轮轴卡接的卡槽201。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的内侧(即指向后轮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内接片2嵌设在所述凹槽101内,且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连接。对于底座1和内接片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内接片2的第二水平段2-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202,所述内接片2的第三水平段2-3的表面设有第二凸台203;所述第一凸台202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二凸台203上开设有一个螺纹孔,以供后述的M6圆头螺丝穿设。所述底座1的第一倾斜段1-1和第二倾斜段1-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凸台202嵌入的第一槽孔102,所述底座1的第一水平段1-3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凸台203嵌入的第二槽孔103。所述第一槽孔102处连通有第一垫圈孔104,且所述第一垫圈孔104的尺寸大于第一槽孔102的尺寸;所述第二槽孔103处连通有第二垫圈孔105,且所述第二垫圈孔105的尺寸大于第二槽孔103的尺寸;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槽孔102和第一垫圈孔104形成贯穿孔,第二槽孔103和第二垫圈孔105形成贯穿孔。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圈孔104内嵌设有第一垫圈106,所述第二垫圈孔105内嵌设有第二垫圈10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凸台202和第二凸台203平行设置,且第一凸台202和第二凸台203均为腰形结构,所述第一槽孔102、第二槽孔103、第一垫圈孔104、第二垫圈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勾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呈类L型结构,所述底座指向后轮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n内接片,嵌设在所述底座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n上叉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勾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呈类L型结构,所述底座指向后轮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内接片,嵌设在所述底座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上叉接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垂直设置的第二倾斜段、以及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形成;
所述上叉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段上,且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勾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片的顶端通过第二水平段、第三水平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第三水平段的第三倾斜段形成;
所述内接片的底端向上凹设有用于与后轮体的轮轴卡接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勾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片的第二水平段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内接片的第三水平段的表面设有第二凸台;
所述底座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凸台嵌入的第一槽孔,所述底座的第一水平段处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凸台嵌入的第二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面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