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5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上表面且位于其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朝向第二支撑架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抵紧组件,抵紧组件包括外管和插设于外管内的内杆,内杆远离外管方向的一端沿其周向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内杆远离固定块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弹簧远离内杆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外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扩大抵紧组件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抵紧组件对铝合金门窗架的固定作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门窗型材运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
技术介绍
铝合金门窗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为框、梃、扇料制作的门窗;其包括以铝合金作受力杆件(承受并传递自重和荷载的杆件)基材的和木材、塑料复合的门窗。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1991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车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横支撑架和纵支撑架,横支撑架远离纵支撑架的端部铰接有翻转架,翻转架上设置有用于与纵支撑架连接的连接件;翻转架朝向纵支撑架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成品铝合金门窗抵紧在纵支撑架上的抵紧组件,抵紧组件包括相互套接的套杆,外层套杆下端与翻转架铰接,内层套杆外侧壁设置有棘条,外层套杆上穿设有用于限制棘条位置即固定内层套杆伸出距离的限位栓;使用时,当成品铝合金门窗数量未装满装车装置底层时,将外层套杆和内层套杆套杆翻转至正对成品;铝合金门窗,然后拉伸内层套杆,将其沿外层套杆长度方向滑移至需要的长度,并通过棘条和纤维栓固定内层套杆的伸出长度,从而避免成品铝合金门窗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倾斜、相互碰撞的情况。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外层套杆与翻转架的铰接点的位置固定,当成品铝合金门窗装满上述装车装置底层,而第二层未满时,抵紧组件不便于对第二层成品铝合金门窗起到抵紧固定作用,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其具有扩大抵紧组件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抵紧组件对铝合金门窗架的固定作用的优势。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且位于其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第二支撑架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外管和插设于外管内的内杆,所述内杆远离外管方向的一端沿其周向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内杆远离固定块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内杆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外管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载铝合金门窗架之前,首先将固定块沿内杆周向转动至竖直向上的状态,然后将铝合金门窗架整齐排放在承载板上,此时抵紧组件插设在铝合金门窗架内;当铝合金门窗架装满一层后,从外管内拉伸出内杆,将固定块转动至竖直向下,此时,弹簧伸长,弹簧对固定块施加反向弹力,从而将固定块抵紧在铝合金门窗架侧壁;然后以此类推,通过抵紧组件对每一层铝合金门窗架实现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朝向第一支撑架方向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供固定块插设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块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铝合金门窗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间距小于固定块的厚度时,固定块无法插设在第二支撑架与铝合金门窗架之间来固定铝合金门窗架,此时,容置槽的加设能够供固定块的插设和转动,以保证其能够稳固抵紧在铝合金门窗架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弹簧远离内杆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块上,所述外管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固定调节块滑移位置的调节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长期使用之后其弹力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抵紧组件对铝合金门窗的抵紧效果,因此,当调节块朝远离内杆方向滑移时,弹簧被拉伸,从而能够对固定块提供部分弹力,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第二支撑架方向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供抵紧组件滑移的T型槽,所述外管端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其滑移位置的限位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第二支撑架方向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螺栓插设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与T型槽相贯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槽的开设实现了抵紧组件与第一支撑架的滑移连接,便于根据被运输的铝合金门窗架的厚度来调节抵紧组件的位置,以扩大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实现对不同尺寸的铝合金门窗架的固定与输送。进一步地,所述T型槽上端壁与第一支撑架上端壁相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T型槽贯穿第一支撑架,一方面能够根据铝合金门窗架在运输车上的堆叠层数来灵活增减抵紧组件的数量,另一方面,便于从T型槽内定期更换内部弹簧弹力严重下降的抵紧组件,以保证其对铝合金门窗架的抵紧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与内杆相互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磁性吸固的磁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固定块在运输过程中因外部环境造成的震动而沿内杆周向转动的可能,以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固定块能够充分抵紧在铝合金门窗架侧壁。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朝向第一支撑架方向的侧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铝合金门窗架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减小铝合金门窗架因固定块过度抵接而造成的磨损,以起到保护铝合金门窗架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螺栓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的设置提高了操作人员转动限位螺栓时的便捷程度,从而提高操作人员对抵紧组件的安装和调节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装载铝合金门窗架之前,首先将固定块沿内杆周向转动至竖直向上的状态,然后将铝合金门窗架整齐排放在承载板上,此时抵紧组件插设在铝合金门窗架内;当铝合金门窗架装满一层后,从外管内拉伸出内杆,将固定块转动至竖直向下,此时,弹簧伸长,弹簧对固定块施加反向弹力,从而将固定块抵紧在铝合金门窗架侧壁;然后以此类推,通过抵紧组件对每一层铝合金门窗架实现固定;2、由于弹簧长期使用之后其弹力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抵紧组件对铝合金门窗的抵紧效果,因此,当调节块朝远离内杆方向滑移时,弹簧被拉伸,从而能够对固定块提供部分弹力,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抵紧组件与第一支撑架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抵紧组件与第一支撑架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中:1、承载板;11、万向轮;12、第一支撑架;121、把手;122、T型槽;1221、T型块;1222、限位螺栓;1223、橡胶套;123、滑移孔;13、第二支撑架;131、容置槽;2、抵紧组件;21、外管;211、调节块;2111、调节螺栓;2112、条孔;22、内杆;221、弹簧;222、转动杆;223、固定块;2231、磁性件;2232、对接槽;2233、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技术公开的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下表面且位于其四个顶角处分别铰接有万向轮11,承载板1上表面且位于其两端分别垂直焊接有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第一支撑架12背离第一支撑架12方向的侧壁焊接有便于推拉本技术的把手121,承载板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整齐码放有框形的铝合金门窗架。参照图2和图3,第一支撑架12朝向第二支撑架13方向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122,T型槽122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上表面且位于其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朝向第二支撑架(13)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抵紧组件(2),所述抵紧组件(2)包括外管(21)和插设于外管(21)内的内杆(22),所述内杆(22)远离外管(21)方向的一端沿其中心点周向转动连接有固定块(223),所述内杆(22)远离固定块(223)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弹簧(221),所述弹簧(221)远离内杆(22)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外管(2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上表面且位于其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朝向第二支撑架(13)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抵紧组件(2),所述抵紧组件(2)包括外管(21)和插设于外管(21)内的内杆(22),所述内杆(22)远离外管(21)方向的一端沿其中心点周向转动连接有固定块(223),所述内杆(22)远离固定块(223)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弹簧(221),所述弹簧(221)远离内杆(22)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外管(2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3)朝向第一支撑架(12)方向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供固定块(223)插设的容置槽(131),所述容置槽(131)的宽度大于固定块(22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架用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调节块(211),所述弹簧(221)远离内杆(22)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块(211)上,所述外管(21)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固定调节块(211)滑移位置的调节螺栓(2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吴昊津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品一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