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郁萍专利>正文

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4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属于免充气轮胎成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包括内胎层,所述内胎层中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囊腔;所述内胎层外层同轴适配式套接有复合胎层,完成部分交联硫化的胎体的螺纹型凹凸槽内缠绕弹性骨架材料,使得内外两种胎层交汇处借助于呈螺纹型凹凸槽相互嵌合更加紧密,使得负载和舒适等功能具有明确的分工,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轮胎生产工艺存在的轮胎接头处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免充气轮胎成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分为充气轮胎和免充气轮胎,鉴于目前传统充气轮胎因其本身生产工艺成熟、缓震而骑行舒适性好、承重良好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因轮胎爆胎、磨损及运转不平稳而引发了大量的车辆行驶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免充气轮胎无内胎,本身具有安全性高、节能环保等优势而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免充气轮胎分为实心轮胎和中空轮胎两大类,中空轮胎很大程度解决了免充气轮胎骑行过程中的因回弹性不足而造成颠簸的缺陷。经检索,为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109352A、公开日为:2019年1月1日;公开了一种橡胶制品一次性注射、中空以及硫化成型生产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同一模腔内完成注射、中空和硫化工序,所述模腔包括上半模具、下半模具和模芯,模芯为模腔的中空奠定基础,中空后具备了充入硫化所需要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条件,进而将注射成型、中空以及硫化装置集成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各工序流转造成的热量流失和工序流转成本,虽然大大改善了传统工艺工序复杂的缺点,简化了制作工序,但是通过对该工艺的使用,发现该工艺虽理论上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中空轮胎硫化成型时,需通入高温气体或压缩空气等对其内腔加热,发现中空轮胎成品率较低,同时需要高温气体或压缩空气等发生设备运行过程中而存在安全隐患且增加产品实现工艺的负责系数,故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又如,传统免充气轮胎代表为江昕轮胎生产的免充气空心轮胎,该公司推出的免充气空心轮胎,该免充气轮胎为在传统实心轮胎的基础上设置空心多孔结构改善了实心轮胎的舒适性,其采用的螺杆挤出机和多孔模头挤出管状胎胚辅以对接成型工艺及传统模压硫化成型得到的免充气空心轮胎;其优点在于其无需充气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不怕扎、耐磨等,缺点在于其骑行中的舒适性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轮胎胎体只能小型化设计、生产工艺也相对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制得的免充气空心轮胎对接接头处结合不严密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在内胎层外层适配式套接有复合胎层,内外两种胎层交汇处借助于呈螺纹型凹凸槽相互嵌合,并利用硫化交联而融为一体,以解决轮胎接头处不均匀的所引发的骑行中抖动、颠簸,甚至出现断裂等安全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包括内胎层,所述内胎层中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囊腔,能够在很大程度解决免充气轮胎骑行过程中的因回弹性不足而造成颠簸的缺陷;所述内胎层外周面设置有螺纹型凹凸槽,其外层同轴适配式套接有复合胎层,所述内胎层外周面与复合胎层之间形成的螺纹型凹凸槽为圆弧形相连的螺纹型凹凸槽I,内外两种胎层交汇处借助于呈螺纹型凹凸槽I相互嵌合,并利用硫化交联而融为一体,以解决轮胎接头处不均匀的所引发的骑行中抖动、颠簸,甚至出现断裂等安全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胎层外周面与复合胎层之间形成的螺纹型凹凸槽为V形相连的螺纹型凹凸槽II,从而使得内外两种胎层结合处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结合更加紧密,以保证内胎层与复合胎层有效的粘连,从而有效解决轮胎接头处均匀性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胎层材质为挤出胶料A,所述挤出胶料A侧重于负载,具备骨架材料性能,使得成型的轮胎得到精准、更好的优化,从而提高轮胎结构强度;所述复合胎层材质为注射胶料B,注射胶料B侧重于舒适度,使得轮胎耐磨、耐屈挠、耐湿滑及缓冲性能好,挤出胶料A外层复合注射胶料B后,在更加安全的前提下,使得负载和舒适等功能具有明确的分工,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轮胎生产工艺存在的轮胎接头处不均匀的问题。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挤出管状内胎层:向螺杆挤出机中加入A胶料,进而挤出管状内胎层;步骤二、A模具开模:将挤出的管状内胎层依据轮胎尺寸裁断,并将其首尾对接成型,然后置于平板硫化机上的A模具中进行合模;步骤三、部分交联硫化:沿着垂直于胎体内周面方向插入充气管,并向内胎层的囊腔中通入压缩空气,输入的压缩空气约为1.0MPa,使得压缩空气充满整个囊腔,然后模压A模具的上下模,完成部分交联硫化,从而弱化接头应力,强化综合性能;步骤四、B模具开模:将已完成部分交联硫化的胎体从A模具中取出,然后放入注射机上的B模具内,依托模具内腔放置,并合模;步骤五、注射B胶料:通过注射机将B胶料注射到B模具内,直至B胶料充满模具,并在所述内胎层外围形成复合胎层,使得轮胎胎体外部耐磨防滑;步骤六、硫化成型:将复合后的胎体的囊腔中通入压缩空气,输入的压缩空气约为1.0MPa,使得压缩空气充满整个囊腔,并进行硫化成型,促使注射的胶料与内胎层硫化交联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以解决接头隐患,即接的过紧,接头处出现凸起状态,内部结构形状突变,易发生颠簸,骑行舒适性差;接的松弛,接头处出现凹陷状态,易发生颠簸,甚至会发生断裂,骑行舒适性差且存在安全隐患较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所述A模具内周面开设通气孔,沿着垂直于胎体内周面方向插入充气管,从而向内胎层的囊腔通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以保证后续交联硫化过程中,所述囊腔内充满压缩空气,防止模压产生的压力导致囊腔通道内发生变形,并促进囊腔通道内的胶料亦能更好的硫化;所述A模具成型腔内壁开设有螺纹型凹凸结构,从而使得其内部模压的内胎层外周面形成相应的螺纹型凹凸槽,所述B胶料注射后形成的复合胎层内周面与所述内胎层外周面的螺纹型凹凸槽相契合,使得内胎层作为支撑架结构构件,承担轮胎负载及缓冲作用等;注射的B胶料所形成的复合胎层作为胎面起到轮胎耐磨防滑等作用,从而集挤出工艺与注射工艺两大优势于一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四中,放入B模具内的胎体厚度大于B模具合模后的模腔高度,通过将胎体内外周面完全隔开,合模后充入压缩空气,使得胎体外径一定程度撑大,从而为消除接头工艺的颠簸或断裂隐患预留强化轨道,以保证注射机上的B模具合模后能够将胎体压紧,以防止强压力注射B胶料时,所述B胶料进入内胎层的胎体内周面,进而影响成品轮胎的整体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B模具外周面开设注射口,从而在内胎层外周面预留的强化轨道区域形成复合胎层;所述B模具内周面开设通气孔,从而保证交联硫化过程中,所述囊腔内充满压缩空气,防止模压产生的压力导致囊腔通道内发生变形,并促进囊腔通道内的胶料亦能更好的硫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三中,完成部分交联硫化的胎体的螺纹型凹凸槽内缠绕弹性骨架材料,以增强内胎层与复合胎层两个体系材料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将二者依托该骨架材料为桥梁,并进一步融合成一个整体;还具有增强轮胎的支撑力和舒适性、减轻轮胎整体重量、降低原材料成本等优势;所述骨架材料在缠绕前需进行浸胶等预加工处理,但不限于浸胶,从而避免骨架材料在内胎层与复合胎层之间形成类似于扎刺结构,产生应力、影响胎体内部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包括内胎层(11),所述内胎层(11)中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囊腔(2);所述内胎层(11)外周面设置有螺纹型凹凸槽,其外层同轴适配式套接有复合胎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包括胎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1)包括内胎层(11),所述内胎层(11)中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囊腔(2);所述内胎层(11)外周面设置有螺纹型凹凸槽,其外层同轴适配式套接有复合胎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层(11)外周面与复合胎层(12)之间形成的螺纹型凹凸槽为圆弧形相连的螺纹型凹凸槽I(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出与注射复合成型免充气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萍
申请(专利权)人:郁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