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破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3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下料端在破碎机入料口上方的上料带,上料带的上料端上方安装有切断机,切断机包括壳体、水平固定在壳体内的安装架,轴承配合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转轴,转轴底端穿过安装架并安装有从动链轮,转轴中部沿圆周均匀焊接有若干把切断刀,壳体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架,固定架中部安装轴承并与转轴顶端轴承配合,壳体外壁安装切断电机,切断电机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壳体底部开设出料口,出料口的出料端位于上料带入料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大体积塑料难以运输至塑料破碎机内的问题,产生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消除工人工作的安全隐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破碎系统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破碎系统。
技术介绍
塑料破碎机又叫塑料粉碎机,主要用于破碎各种塑性塑料和橡胶如塑料异型材、管、棒、丝线、薄膜、废旧橡胶制品;粒料可直接供挤出机或注塑使用,也可以通过基础造粒再生使用;塑料破碎机还可以破碎回收注塑机产生的不良品及水口料的机器;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的效果。但是塑料破碎机在进行大体积的塑料破碎时,由于上料带不能完全容纳大体积的塑料,塑料存在从上料带中掉落或无法送料的风险,所以现在的塑料破碎机在进行大体积的塑料破碎时,需要一名工人站在入料口处进行上料,又由于塑料破碎机入料口较高,所以需要另一名工人在下方递料,而塑料破碎机在工作时存在塑料碎片飞溅的现象,所以这种方式不仅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体积塑料难以运输至塑料破碎机内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下料端在破碎机入料口上方的上料带,上料带的上料端上方安装有切断机,切断机包括壳体、水平固定在壳体内的安装架,轴承配合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转轴,转轴底端穿过安装架并安装有从动链轮,转轴中部沿圆周均匀焊接有若干把切断刀,壳体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架,固定架中部安装轴承并与转轴顶端轴承配合,壳体外壁安装切断电机,切断电机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壳体底部开设出料口,出料口的出料端位于上料带入料口上方。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通过设置固定架配合切断刀,自动切割塑料,并按固定架相对壳体底部的距离对切得的塑料的长度进行限制,避免塑料太长而不能完全容纳在上料带中,最后通过上料带将切断的塑料运输至破碎机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固定架配合切断刀,自动切割塑料,并按固定架相对壳体底部的距离对切得的塑料的长度进行限制,避免塑料太长而不能完全容纳在上料带中,最后通过上料带将切断的塑料运输至破碎机中,其解决了大体积塑料难以运输至塑料破碎机内的技术问题,产生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消除工人工作的安全隐患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切断机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面剖视图。上述附图中:1、切断机;11、壳体;12、安装架;13、固定架;14、切断刀;15、旋转杆;16、切断电机;17、出料口;18、上料门;2、上料带;3、破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3、下料端在破碎机3入料口上方的上料带2,上料带2的上料端上方安装有切断机1,切断机1包括壳体11、水平固定在壳体11内的安装架12,轴承配合安装在安装架12上的转轴,转轴底端穿过安装架12并安装有从动链轮,转轴中部沿圆周均匀焊接有若干把切断刀14,壳体11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架13,固定架13中部安装轴承并与转轴顶端轴承配合,壳体11外壁安装切断电机16,切断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壳体11底部开设出料口17,出料口17的出料端位于上料带2入料口上方;安装架12包括圆形托板和均匀焊接在圆形托板侧面的四根支架,支架另一端焊接在壳体11内侧,支架底面设置与壳体11相连的加强筋,提高安装架12的稳定性,切断电机16的传动链条处于支架下方,防止塑料损伤链条,壳体11底部紧固在底面上,减小切断机1的振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架13的底面与所述切断刀14的顶面贴合,所述固定架13两侧边设置与所述切断刀14配合的刀口;提高切断刀14的切断能力,倾斜的固定架13的表面能够防止塑料卡在固定架13表面,固定架13与转轴所配合的轴承使用止推轴承。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底部表面焊接旋转杆15;旋转杆15随转轴转动,防止塑料断片卡在安装架12和固定架13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1表面铰接上料门18;方便上料,并防止塑料切断时塑料断片飞溅。如图1所示,所述破碎机3顶部的入料口处焊接方型管道;增加入料口的高度,防止塑料碎片飞溅。本实施例的详细工作过程为:将上料门18打开,将大体积塑料放入壳体11中,管壁上料门18并使用插销锁紧,启动切断电机16,当出料口17开始出料时,启动上料带2的电机,上料带2将被切断的塑料运输至破碎机3的入料口中,启动破碎机3的电机,电机带动破碎滚筒将塑料断片破碎并排出,完成塑料的破碎工作。由于采用了固定架配合切断刀,自动切割塑料,并按固定架相对壳体底部的距离对切得的塑料的长度进行限制,避免塑料太长而不能完全容纳在上料带中,最后通过上料带将切断的塑料运输至破碎机中,产生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消除工人工作的安全隐患的效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3)、下料端在破碎机(3)入料口上方的上料带(2),其特征在于:上料带(2)的上料端上方安装有切断机(1),切断机(1)包括壳体(11)、水平固定在壳体(11)内的安装架(12),轴承配合安装在安装架(12)上的转轴,转轴底端穿过安装架(12)并安装有从动链轮,转轴中部沿圆周均匀焊接有若干把切断刀(14),壳体(11)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架(13),固定架(13)中部安装轴承并与转轴顶端轴承配合,壳体(11)外壁安装切断电机(16),切断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壳体(11)底部开设出料口(17),出料口(17)的出料端位于上料带(2)入料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3)、下料端在破碎机(3)入料口上方的上料带(2),其特征在于:上料带(2)的上料端上方安装有切断机(1),切断机(1)包括壳体(11)、水平固定在壳体(11)内的安装架(12),轴承配合安装在安装架(12)上的转轴,转轴底端穿过安装架(12)并安装有从动链轮,转轴中部沿圆周均匀焊接有若干把切断刀(14),壳体(11)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架(13),固定架(13)中部安装轴承并与转轴顶端轴承配合,壳体(11)外壁安装切断电机(16),切断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主动链轮并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壳体(11)底部开设出料口(17),出料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炳奎杨川伟梁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彭州建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