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7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仓,且滑动仓的两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内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底座,且转动底座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焊接有夹板,所述台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盘,且吸尘盘的底部连通有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转盘通过滑块在滑动仓内部进行滑动,而转盘内部的转动底座可通过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四个夹板能够根据机器人手脚的形状进行调整,增加工作台的实用性,台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盘,在气泵的作用下可将吸尘盘顶部的灰尘吸入过滤盒内部,从而保持台体的整洁,提高机器人手脚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加工
,具体为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执行机构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机器人手脚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工作台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工作台在加工机器人手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工作台往往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够通过夹板对机器人手脚进行夹持,而难以根据机器人手脚的形状对夹板进行调整;其次,现有的工作台上往往没有设置除尘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竖直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仓(2),且滑动仓(2)的底部嵌设有第一筛网(5),所述滑动仓(2)的内部设置有转盘(4),且转盘(4)的两侧通过滑块(3)与滑动仓(2)的内表壁卡合连接,所述转盘(4)的底部嵌设有环形筛网(19),所述转盘(4)的内侧设置有转动底座(7),且转动底座(7)的底部通过转动轴(18)与转盘(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筛网(17),所述转动底座(7)的横街面呈U形结构,且转动底座(7)的内侧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固定块(15),并且固定块(15)的两侧与转动底座(7)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机器人手脚加工用装夹工作台,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竖直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仓(2),且滑动仓(2)的底部嵌设有第一筛网(5),所述滑动仓(2)的内部设置有转盘(4),且转盘(4)的两侧通过滑块(3)与滑动仓(2)的内表壁卡合连接,所述转盘(4)的底部嵌设有环形筛网(19),所述转盘(4)的内侧设置有转动底座(7),且转动底座(7)的底部通过转动轴(18)与转盘(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筛网(17),所述转动底座(7)的横街面呈U形结构,且转动底座(7)的内侧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固定块(15),并且固定块(15)的两侧与转动底座(7)的内侧之间均焊接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上套接有滑套(16),且滑套(16)与固定块(15)之间通过拉伸弹簧(14)弹性连接,并且拉伸弹簧(14)位于滑杆(13)的外侧,所述滑套(16)的顶部焊接有夹板(8),所述台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盘(6),所述吸尘盘(6)的底部连通有气泵(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越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