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逐渐兴起,这同时推动了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摄像产品的发展,具有小型化高像素大光圈的摄像广角镜头产品得到更多人们的青睐。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对大尺寸CMOS配置的电子产品需求越来越高。随着CMOS尺寸的增大,在同样的光圈下,景深会越来越浅,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目前市面满足一英寸CMOS及以上的镜头,多采用全玻璃镜片,小型化程度低,整体重量大。因此,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的存在,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n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n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n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n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n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数量为七枚,并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均为塑胶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为可变光阑或不可变光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存在至少一个反曲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由近轴处至周边处存在凹面转凸面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4<f/TTL<1.0,其中,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满足:0.25<|(R11-R12)/(R11+R12)|<0.5,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