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冲压成形构件、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及热冲压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618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冲压成形构件、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以及热冲压成形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在基础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铝或铝合金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所述基础钢与铝或铝合金的预涂层之间的相互扩散产生,所述涂层的厚度为6~26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冲压成形构件、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及热冲压成形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冲压成形构件、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以及热冲压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节能环保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超高强钢因其优异的强度性能可以实现减重,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但是高强度钢零件的制造采用传统的冷冲压方式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热冲压成形技术应运而生。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采用裸板冲压成形时,需在氮气或氩气等保护气氛下加热,以避免产生氧化皮和脱碳,然而送料和成形过程中的氧化则无法避免。氧化皮将影响到板料与模具接触表面的状态,既降低了模具和板料界面的接触换热系数,又增大了钢板与模具的摩擦系数。冲压时,脱落的氧化铁皮将磨损模具表面,影响零件的成形质量以及模具寿命。更重要的是,需要将该氧化层去除后才能进入汽车装配和涂装,因此裸板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必须进行喷丸处理或酸洗,以去除该氧化层后再进行汽车装配和涂装,不仅仅大大增加了热冲压成形的成本,而且这种喷丸处理会导致零件残余应力释放而发生变形,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冲压成形构件在基础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铝或铝合金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所述基础钢与铝或铝合金的预涂层之间的相互扩散产生,所述涂层的厚度为6~26μ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8 CN 2018104012595一种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冲压成形构件在基础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铝或铝合金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所述基础钢与铝或铝合金的预涂层之间的相互扩散产生,所述涂层的厚度为6~26μm。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仅由第一层构成,所述第一层位于靠近所述基础钢的一侧即最内侧,所述第一层为厚度6~14μm的相互扩散层,所述相互扩散层的成分为含Al、Si的α-Fe,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大于等于7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包含体积百分数为20%以下的Fe与Al的金属间化合物相。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层中,在所述中间扩散层的外侧覆盖有厚度1~2μm的FeAl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第一层和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位于靠近所述基础钢的一侧即最内侧,所述第一层为厚度6~14μm的相互扩散层,所述第一层的成分为含Al、Si的α-Fe,所述第一层中Fe含量以重量计大于等于70%,
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层组织为Fe、Al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为30%~47.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构成,
所述第一层位于靠近所述基础钢的一侧即最内侧,所述第一层为厚度6~14μm的相互扩散层,所述第一层的成分为含Al、Si的α-Fe,所述第一层中Fe含量以重量计大于等于70%,
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层组织为Fe、Al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为30%~47.9%,
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二层的外侧,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0~10μm,第三层组织为Fe、Al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为48%~6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不连续分布的表面层构成,
所述第一层位于靠近所述基础钢的一侧即最内侧,所述第一层为厚度6~14μm的相互扩散层,所述第一层的成分为含Al、Si的α-Fe,所述第一层中Fe含量以重量计大于等于70%,
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0~8μm,第二层组织为Fe、Al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为30%~47.9%,
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二层的外侧,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0~10μm,第三层组织为Fe、Al和S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Fe含量以重量计为48%~69%,
所述表面层位于所述第三层的外侧,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0~4μm,所述表面层包含所述第二层组织与所述第三层组织,在所述表面层中以体积百分数计含有至少30%的所述第三层组织。


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冲压成形构件。


一种热冲压成形用预涂镀钢板,在基础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亮常智渊刘钊源杨达朋熊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