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型耐火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41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其特征是光缆的加强件均采用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并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在其表面上。由于不含有丝毫金属材料,提高了抗干扰强度,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对人身和设备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并有易于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光纤,光缆领域。更确切地说,是光纤通信网的光传输线路用光缆。随着光缆通信向广泛的应用领域深入,各种用户接入光缆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光缆的阻燃性和耐火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用于智能大厦、防盗告警电台、医院、交换机房、隧道、油库以及军事设施等场合,光缆的耐火性能更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国外开发的耐火光缆分别采用铝合金骨架,不锈钢管,钢绞线或钢带铠装等金属加强件及散热结构,再加以厚的热绝缘层和吸热层,因而尺寸大,也较重,不易弯曲。由于含有金属材料,有许多场合,其使用范围还受到限制。本技术是要提供一种用非金属构成的,结构紧凑,重量轻有强抗电场干扰的使用安全,并有优良耐火性能的新型光缆。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来完成的本技术的光纤加强件3,采用由若干根(可以由12根到18根或者更多根)表面有一层聚丙烯酸酯涂覆的玻璃纤维,纵向与光纤平行,围绕光纤轴芯均匀分布。总体结构是,由数个(如图为6个也可更多)外包有加强件3和光纤护套4的光纤2,均匀、对称地围绕在中心加强件1的周围,依次被隔热层5和光缆外护套6所包裹。其中隔热层5是由云母带和玻璃丝带,以间隔层的形式构成的复合隔热层,光缆外护套6,是由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均匀地挤包在隔热层5四周表面;中心加强件1,由低烟无卤阻燃聚合物,挤包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表面上构成的;光纤护套4,由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在玻璃纤维纱表面上构成,本技术中的光纤2,可以是紧套光纤,也可以是松套光纤,还可以是光纤带。附图为本技术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缆芯采用纹合型结构。先用紧套光纤制造成单芯光缆,然后将单芯光缆绞合在中心加强件1周围形成缆芯,其后再用适当层数的云母带和玻璃丝带以间隔层的型式绕包在缆芯周围构成隔热层,最后在隔热层外挤包适当厚度的低烟无卤阻燃外护层。本技术为非金属型,所以具有极好的抗强电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有尺寸小(本技术外径仅11mm),重量轻,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优点,具有极好耐火特性,按IEC331修正版建议进行的耐火试验,在90分钟试验及停火15分钟后光损耗增量小于0.2dB;光缆所用全部材料选用低烟无卤材料,因而具有极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非金属型耐火光缆,由光纤、加强件、隔热层和护套所组成,其特征是光纤加强件(3)由若干根表面有一层聚丙烯酸酯涂覆的玻璃纤维,纵向与光纤平行,围绕光纤轴芯均匀分布所组成由数个外包有加强件(3)和光纤护套(4)的光纤(2),均匀、对称地围绕在中心加强件(1)的周围,依次被隔热层(5)和光缆外护套(6)所包裹。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隔热层(5)其特征是由云母带和玻璃丝带,以间隔层的形式构成的复合隔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光缆外护套(6)其特征是由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均匀地挤包在隔热层(5)四周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中心加强件(1)其特征是由低烟无卤阻燃聚合物,挤包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表面上所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光纤护套(4)其特征是由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在玻璃纤维纱表面上构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光纤(2)其特征是紧套光纤。7.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光纤(2)其特征是松套光纤。8.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所述的光纤(2)其特征是光纤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的非金属型耐火光缆,其特征是光缆的加强件均采用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并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在其表面上。由于不含有丝毫金属材料,提高了抗干扰强度,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对人身和设备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并有易于制造和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G02B6/44GK2300923SQ9723531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高祥萍, 戴玉东, 李惠琴, 冯海云 申请人: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金属型耐火光缆,由光纤、加强件、隔热层和护套所组成,其特征是光纤加强件(3)由若干根表面有一层聚丙烯酸酯涂覆的玻璃纤维,纵向与光纤平行,围绕光纤轴芯均匀分布所组成:由数个外包有加强件(3)和光纤护套(4)的光纤(2),均匀、对称地 围绕在中心加强件(1)的周围,依次被隔热层(5)和光缆外护套(6)所包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祥萍戴玉东李惠琴冯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