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360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超晶格层、发光层及第二半导体层;超晶格层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为依次层叠设置的SiInN层和SiInGaN层或者是依次层叠设置的AlInGaN层、SiInN层和SiInGaN层;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通过设置超晶格层能有效释放第一半导体层的应力,同时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LED外延生长方法,包括依次在衬底上生长第一半导体层、超晶格层、发光层和第二半导体层;超晶格层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能限制从第一半导体内注入的电子,同时能够让电子在LED传送通道上分散开来,便于向发光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
,具体涉及一种LED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在LED制造领域中,LED常利用半导体PN结作为发光材料,而在LED中空穴迁移率远远低于电子迁移率,从而使得在LED中电子迁移出发光层区域,而空穴却难迁移至发光层区域的现象,容易造成以下弊端:1、空穴注入效率低下,造成LED发光效果不良;2、发光层区域中存在电子和空穴浓度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使得空穴和电子的复合几率偏低,严重限制了LED发光效率的提升。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提高空穴和电子复合效率的LED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及生长方法,以解决空穴和电子复合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超晶格层、发光层及第二半导体层;所述超晶格层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为依次层叠设置的SiInN层和SiInGaN层或者是依次层叠设置的AlInGaN层、SiInN层和S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1)上的第一半导体层(2)、超晶格层(3)、发光层(4)及第二半导体层(5);/n所述超晶格层(3)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为依次层叠设置的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或者是依次层叠设置的AlInGaN层(3.1)、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1)上的第一半导体层(2)、超晶格层(3)、发光层(4)及第二半导体层(5);
所述超晶格层(3)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为依次层叠设置的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或者是依次层叠设置的AlInGaN层(3.1)、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半导体层上还设有ITO层(6)和保护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的厚度为200-400nm;所述超晶格层(3)的厚度为150-250nm;所述发光层(4)的厚度为200-300nm;所述第二半导体层(5)的厚度为100-200nm。


4.一种LED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衬底(1)上生长第一半导体层(2),所述第一半导体层(2)包括不掺杂的U型GaN层(2.1)和掺杂Si的N型GaN层(2.2);
步骤二:在第一半导体层(2)中掺杂Si的N型GaN层(2.2)上生长超晶格层(3);
步骤三:在超晶格层(3)上生长发光层(4);
步骤四:在发光层上生长第二半导体层(5);
所述步骤二中的超晶格层(3)包括至少一个超晶格单体,超晶格单体为依次层叠设置的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或者是依次层叠设置AlInGaN层(3.1)、SiInN层(3.2)和SiInGaN层(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超晶格层(3)包括依次生长的10-20个超晶格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超晶格单体的具体生长方法为:保持温度800-850℃,保持反应腔压力200-250mbar,通入流量为50000-60000sccm的NH3、1000-1500sccm的TMIn和1-2sccm的SiH4,生长1-2nm的SiInN层(3.2);保持温度800-850℃,保持反应腔压力200-250mbar,通入流量为50000-60000sccm的NH3、100-150sccm的TMIn、400-1000sccm的TEGa和10-20sccm的SiH4,生长10-20nm的SiInGaN层(3.3);
或者是,保持温度800-850℃,保持反应腔压力200-250mbar,通入流量为50000-60000sccm的NH3、120-250sccm的TEGa、20-50sccm的TMAl和1000-1500sccm的TMIn,生长2-4nm的AlInGaN层(3.1);保持温度800-850℃,保持反应腔压力200-250mbar,通入流量为50000-60000sccm的NH3、1000-1500sccm的TMIn和1-2s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冯磊徐平
申请(专利权)人: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