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属于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当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会在接地装置所在的场区地表面形成电位梯度分布。目前,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采用人工布点测试,测点布置位置和方向通常会产生误差,且电位极铁钎插入地面深度或金属圆盘与地面接触力度因人工布点的原因并不一致,难以实现标准化,导致对地表电位梯度分布的测试造成较大的误差,同时现场需要试验人员大量的重复性劳作,工作量繁重。目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是采用人工布线的方式进行的,测点间距使用卷尺测量,由于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要求各测点尽量在一条直线上,但由于人工布线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变电站内需要测试的测点比较多,以200m×200m的变电站为例,大概需要测试4000个以上测点的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用于解决变电站接地网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板(1)、4个移动用轮子(2)、驱动装置移动电动机(3)、电源(5)、工控机(7)、金属圆盘电位极(8)、金属棒(9)、铁钎电位极(10)、地面图形采集器(11)、驱动铁钎电位极电动机(13)、驱动金属圆盘电位极电动机(14)、遥控器(15);/n所述水平板(1)下设有4个移动用轮子(2),4个移动用轮子(2)与驱动装置移动电动机(3)连接,电源(5)用于供电,水平板(1)上设有工控机(7)、金属圆盘电位极(8)、铁钎电位极(10)、地面图形采集器(11);/n所述工控机(7)与遥控器(15)连接,地面图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板(1)、4个移动用轮子(2)、驱动装置移动电动机(3)、电源(5)、工控机(7)、金属圆盘电位极(8)、金属棒(9)、铁钎电位极(10)、地面图形采集器(11)、驱动铁钎电位极电动机(13)、驱动金属圆盘电位极电动机(14)、遥控器(15);
所述水平板(1)下设有4个移动用轮子(2),4个移动用轮子(2)与驱动装置移动电动机(3)连接,电源(5)用于供电,水平板(1)上设有工控机(7)、金属圆盘电位极(8)、铁钎电位极(10)、地面图形采集器(11);
所述工控机(7)与遥控器(15)连接,地面图形采集器(11)与工控机(7)连接,工控机(7)分别与驱动铁钎电位极电动机(13)、驱动金属圆盘电位极电动机(14)连接,驱动铁钎电位极电动机(13)、驱动金属圆盘电位极电动机(14)均通过锥齿轮组(4)分别与铁钎电位极(10)上端、金属棒(9)上端连接,金属棒(9)下端与金属圆盘电位极(8)连接,金属圆盘电位极(8)、铁钎电位极(10)与测试仪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组(4)有两个,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分别与铁钎电位极(10)上端、金属棒(9)上端连接,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的结构均相同,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锥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与驱动铁钎电位极电动机(13)连接,第二锥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与驱动金属圆盘电位极电动机(14)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内打磨有螺纹,第一锥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与铁钎电位极(10)上端连接,第二锥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与金属棒(9)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测试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炜,沈映,余云光,朱启龙,郭涛,腾飞,王允光,杨露,李茂兵,青言,张志磊,赵元东,张睿,黎慧明,何磊,高林,李虹,胡亚超,谭智斌,姚燕琪,潘浩,陈波,岳倩倩,郭征南,段兵,高树功,李时珍,邓亚奎,邰世福,吴军,徐吉用,雷东,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